原标题:许振海 戏装老字号“把子许”传承人(引题)
“这就是老手艺”(主题)
北京日报记者 张楠
“我不希望这门老手艺到我这结束了。一直想找个机会,能够开个工作室,系统地把我这些手艺传承下去。”——许振海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子流星;带钩儿的,带尖儿的,带刃儿的,带刺儿的,带峨眉针儿的,带锁链儿的……”这是相声中关于十八般兵器的一段贯口。在北京的一条小胡同里,也藏着一位制作“兵器”的高手,他就是被人们称为“把子许”的许振海。
爷爷曾为皇宫内的戏班制作戏装、盔帽和把子,父亲曾为叶盛章、李万春等京剧名家制作刀枪剑戟等把子兵器……受先辈们的影响,许振海从小耳濡目染,16岁读中学时就已立下了子承父业的志向。
戏曲演员在舞台上使用的刀枪剑戟等兵器,行话里俗称“把子”。因制作出来的把子轻巧趁手、结实耐用,看上去又格外逼真,许振海的父亲被行里人冠以“把子许”的美名。
入行之初,许振海从刻枪头学起。“先用车床车出圆棍,再用斧子砍出枪头的大体轮廓,锉刀慢慢锉出造型,刻刀雕刻出图案,刷底色……做一杆枪,得花两天工夫。”
在父亲手把手教导下,许振海慢慢习得了制作传统戏剧服装、盔帽和把子的全套技艺。但他却并不满足于此。“会制作是一码事,但是如何在舞台上使用这些服装、行头,又完全是另外一码事。”1980年,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舞台美术工作队公开招收25名学员,许振海从800余名考生中脱颖而出,顺利考入。
“我们行里有句老话叫做‘宁穿破,不穿错’。一台戏,拉开大幕,观众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唱念做打,而是演员的扮相。”许振海说,作为戏曲舞美工作队的一员,拿到一张戏单子,看到戏名,你就得知道,戏里的每个人物、每一场戏都要穿什么服装、化什么妆、戴什么盔帽,手里拿什么兵器,还要知道这些服装、盔帽如何穿戴。甚至连台上的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如何摆放,都有讲究。
一次,许振海跟剧团到天津演出。距离大戏《红娘》的演出开场仅剩一个半小时了,负责红娘服装的工作人员这才突然发现:糟糕,红娘的服装忘带了!
眼瞅着开演的时间一分一秒逼近,满剧团的人急得团团转。回北京取服装肯定来不及了,随便东拼西凑一身衣服给红娘穿上,先应应急,能行吗?“宁穿破,不穿错。让台下懂戏的人看出来,那不闹大笑话了。”许振海突然灵机一动,自家叔叔在天津有个剧装门市部,不如到店里给红娘借套衣服先救场。
他心急火燎赶到叔叔家,进门就大喊:“赶紧上店里,帮拿一套红娘的服装!”听明白来意,叔叔扔下筷子就带着许振海往店里跑。
红娘的全套服装道具借来了,一场危机也因此顺利化解。
为了发扬并传承祖辈手艺,1993年,许振海将一家名为“德昌号”的剧装店开在了西草市街,前店后厂,边制作边销售。“把子许”的头衔,如今也成了他的名号。正是在这家小店内,他将匠人的精益求精发挥到了极致。
在德昌号剧装店里,许振海随手从兵器堆里抽出一对武旦鞭和一杆长枪。他示意记者:“比比看,有什么不一样?哪个好看?”
在灯光的照耀下,长枪枪头锃亮,而武旦鞭的表面则显得有些暗淡。记者犹犹豫豫指向长枪:“这个亮。”
“这个?嘿,看着!”只见许振海双手交替,用手掌在武旦鞭的表面反复快速擦拭。“变了!亮了!”记者惊讶地发现,武旦鞭原本暗淡的表面,经反复用力摩擦,渐渐变得越来越亮,闪出金属寒光。而长枪不管如何擦拭,颜色都没有任何变化。
“这就是老手艺!”许振海颇有些得意地掂着手里的兵器解释说,长枪的枪头是用普通电镀色灌装喷漆喷上的颜色,虽然乍一看起来锃亮,但是在舞台上闪贼光,不够逼真。而这一对武旦鞭在制作时,用的是老手艺。首先要在武旦鞭表面刷上热骨胶,趁热立刻撒上一层锡粉,随后用一分钱硬币大小的玻璃珠手串在锡粉上反复碾压,行话叫做“摆锡”。摆锡出了亮光后,还要再反复刷上三遍水银。这样做出来的兵器,临上场前擦拭出亮光,在舞台上几乎可以跟真刀真枪媲美。
在许振海的心中,在“不穿错”的同时,也要不断突破表现形式,创新演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他曾经和商家合作,将戏剧元素图案用中国传统刺绣的方式,绣到牛仔裤等时尚服装上。“服装出口到国外,很受欢迎。”他也曾在胡同里开起“京剧剧装体验馆”,手把手教年轻人如何穿戴戏剧服装盔帽。
在传承路上,许振海一直是个痴心人。已经退休的他不安于颐养天年,而是接受了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邀请,返聘回学校教书。这些年,也常有年轻的戏曲演员和戏曲爱好者登门拜访,向许振海取经。“有内蒙古的,有浙江的,经常晚上给我打电话,一聊就聊到12点多。”但许振海的心里仍留有遗憾。“我不希望这门老手艺到我这结束了。一直想找个机会,能够开个工作室,系统地把我这些手艺传承下去。”
来源:北京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