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军位于约旦东北部的一个军事基地遭遇无人机袭击,造成三名美军士兵死亡,至少34人受伤。
这也是本轮巴以冲突升级以来,首次有美国军人在中东身亡。尽管拜登和奥斯汀都对此事发表了强硬的措辞,誓言要报复,但此事还是惊动了整个美国。
在国际社会普遍将此视为本轮巴以冲突升级一个重要迹象之际,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发动了对拜登政府又一轮的舆论攻势。
特朗普指出,如果自己担任美国总统的话,这样的情况就不会发生。只要拜登继续担任“美国三军总司令”,美国就无法生存下去,拜登“软弱和投降”应该为美军牺牲负责。
客观上来讲,特朗普此番攻击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的。拜登政府在中东的确采取了错误的外交和军事策略,但软弱绝不是其中错误之一。
事实上,此轮巴以冲突升级之后,美国选择跟英国对也门胡塞武装发起空袭,进而引起中东什叶派反抗武装对美国军事基地的频繁袭击,反倒是证明了拜登在中东问题上的强硬。
说白了,如果不是眼下美国受困于国内形势、俄乌冲突,以及整体外交战略上要重点围堵中国的抉择,以至于无法向也门胡塞武装发动地面军事行动的话,也许中东局势就不止是现在这么简单了。
事实上,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就已经采取从中东战略收缩的策略了,当时针对美军基地发起的袭击也时有出现。
但是,特朗普讲如果自己担任总统,不管是俄乌冲突还是巴以冲突都不会爆发,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东美军
倒不是因为特朗普有多“强硬”,而是他采取的相对孤立主义的政策,积极收缩全球美军力量,这使得美国卷入其他焦点地区冲突的概率会无限降低。
而没有了美国支持,不管是乌克兰还是以色列在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前都会更加谨慎。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拜登政府的确应该为中东局势失控乃至美军基地遭袭负责。但不是因为软弱,而是执掌美国之后采取了所谓的重整盟友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刷存在感的外交政策。
拜登
当前的美国由于受到本身经济问题以及全球其他新兴国家崛起的影响,相对实力已然发生了衰退,美国再想对全球实现霸权控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
既然美国没有能力维系霸权,那么正确的方式就是收缩力量,尽可能的避免卷入国际焦点问题。
特朗普时代采取孤立主义的政策,从经济上来讲推动逆全球化和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当然是错的,此举无法让美国重新强大起来,也不利别国。
布林肯
但是从军事上来讲,主动从全球其他地区撤出军事力量,避免卷入美国处理不了的麻烦中,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应对方式。这对于维持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强国的“体面”,以及尽可能的保存美国实力来说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然而民主党上台后,顽固认为美国依旧可以基于“实力和地位”出发,同全球任何一个国家打交道,连中俄这样的世界大国都不放在眼中,更别提中东的也门胡塞武装和伊拉克民兵武装这种武装力量了。
正是因为过于自信,又轻视其他国家和政治势力的存在,才导致了美国中东战略的失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