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8月5日凌晨,距法国海岸不远的一处海域,一艘名为“警报”号的蒸汽船正在海浪中奋力作业。在该船艉部一部由多个滑轮组成的机器正从海底艰难地拉起一根电缆,此时一支驱逐舰舰队正快速向“警报”号驶来,“警报”号的船员见此情景,一度紧张到了极点。“警报”号当时正在干什么?为何见到驶来的舰队。船员们会如此紧张?秘密都藏在下面的故事里。
“断网”之争
“警报”号隶属于英国邮政总局,是一艘电缆敷设船,不过在导语提到的时间段“警报”号承担的任务却不是建设,而是破坏。早在一战爆发前,英国帝国国防委员会有线通信小组委员会便提出,战时要切断德国与其他地区的有线通信,待一战爆发后,这一任务被分配给了“警报”号。按战前计划,只要英德开战,“警报”号就要迅速抵达英吉利海峡上的五个地点,切断德国通往法国、西班牙和亚速尔群岛的水下电缆。“警报”号在1914年8月5日凌晨出发时,船上只有一名叫布尔多的英国邮政总局主管了解任务细节,其他船员都是在路上才得知实情的。
英国无线电台天线
“警报”号切断电缆的行动充满了风险,毕竟英国皇家海军(下文简称英国海军)不会派出任何一艘舰艇为“警报”号护航。任务开始后,“警报”号首先切断了德国至西班牙的水下电缆,然后依次切断了其他三条,但当该船要切断最后一条电缆时,却出现了电缆卷扬机损坏的意外。更糟糕的是,船上瞭望哨发现一支驱逐舰队高速向“警报”号接近。“警报”号的船长和主管布尔多都深知切断电缆任务的重要性,所以“警报”号并未逃离,而是选择修理电缆卷扬机,并继续对电缆进行破坏。幸运的是,高速驶来的驱逐舰隶属法军,当法国人听说“警报”号已经破坏了德国的水下通信电缆时,竟欢呼起来。
与法国人的欢呼相比,德国人在发现英国给自己“断网”后,只能被迫寄希望于无线电台。其实,一战爆发前,德国已预感到水下电缆可能遭到破坏,加之德国在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过于分散且大多面积有限,为此其在1909年对设在勃兰登堡的瑙恩无线电台进行全面升级,将信号的覆盖范围扩展到5000千米,希望借此同外界保持联系。
1911年6月7日,瑙恩无线电台首次与设在非洲多哥的卡米纳电台实现通信。1914年2月10日,德国抢在战争爆发前为瑙恩无线电台安装了一条全长1037米的超级天线,以增强其通信能力。1914年3月13日,当月才竣工的纳米比亚温得和克电台与瑙恩无线电台实现首次通信。
对于德国试图凭借无线电台建立本土与东非、西南非、远东和太平洋各殖民地及分布在各地的舰艇之间的通信联系的尝试,英国是乐见其成的。原因很简单,作为近代电子情报搜集工作的开创者(注:1904年,英军舰艇“戴安娜”号在苏伊士运河附近截收了沙俄海军发给舰队的电报),英国人对其无线电台监听、测向及电报破译能力十分自信,他们认为通过监测德国无线电台,更容易掌握德国与外界的机密通信。
筚路蓝缕
尽管英国对其无线电监测能力很自信,但1914年8月一战爆发时英国官方几乎没有像样的无线电技侦和密码破译部门。然而,1914年8月,日后担任马可尼公司总工程师的莫里斯·赖特,在切姆斯福德实验室中对新型三极管收发报机进行测试时,意外截收到来自德军舰艇与瑙恩无线电台间的无线通信。赖特将截收的信息交给了英国海军情报局的霍尔,后者提出可否利用马可尼公司的技术, 为英军建立针对德国军事无线通信尤其是由瑙恩无线电台发布信息的监听站。最终,马可尼公司协助英军建立了名为“Y服务网”的电子情报监听网络。这个监听网络汇集了马可尼公司、英国邮政总局、海军斯托克顿无线电台及民间的各种电台,1915年,赖特甚至奉命在挪威建立秘密监听站。
英国监听人员正在工作
不过,当“Y服务网”开始截收大量德国无线电通信报文时,英国才发现其无法破译德国的电报。时任英国海军情报局总监的亨利·奥利弗只能向海军教育和训练总监阿尔弗雷德·尤因求助。尤因是奥利弗的好友,也是一位有着电磁学工程学和数学学术背景且对密码设计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奥利弗后来承认,尤因肯定有能力组建密码破译部门,而且尤因认识更多可靠且具备德语或密码学、数学等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
临危受命的尤因果然从奥斯本和达特茅斯的海事学院招来大量德语、数学等方面人才。不过,最初几个月,尤因主掌的密码破译部门并未摸到门道,仅仅是在建立无线监听站方面取得一些进展。
意外之喜
关键时刻打开德国密码大门的钥匙,竟是德国人拱手送给了沙俄。1914年8月25日至26日夜间,德国巡洋舰“马德堡”号在大雾中因导航失误,在芬兰湾口的奥登霍姆岛附近搁浅。时任英国海军第一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在其《世界危机》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沙俄巡洋舰迅速赶到,“马德堡”号上的德国水兵未按纪律条令将包括密码本在内的秘密文件投入锅炉焚毁,而是将其挂上铅锤丢入水中。沙俄成功将这些宝贵的秘密文件打捞出水,并将复制本移交给了英法海军。
沙俄海军史研究者通过调阅圣彼得堡海军档案馆的馆藏文件发现,德国官兵还是对密码本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保护的。首先,“马德堡”号触礁搁浅的地点距最近的沙俄信号站仅 1.5链(约277米)。因此,沙俄舰队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掌握了搁浅地点的确切位置,并派出“帕拉达”号和“博加蒂尔”号巡洋舰赶往搁浅地点。沙俄战舰抵达后,用152毫米舰炮驱赶德方赶来救援的“亚马逊”号巡洋舰和V26鱼雷艇。
其次,“马德堡”号此前一直在努力自救,试图重新上浮,直到8月26日7时自救无望时,舰长理查德·哈本尼希特才下令通信副官本德烧毁“无用文件”。由于事发仓促,在舰桥、无电线室的三本密码本(注:即《帝国海军密码本》,又称SKM密码),以及无线电室内的收发报底稿、密钥对照表和舰上的各类方格地图(注:此为直译名,实际是一种为达到保密目的的特殊海图)、《帝国海军机动规范》(注:类似于陆军的操典)等都未被销毁。
德国“马德堡”号轻型巡洋舰
据沙俄波罗的海舰队官方历史日记中记载,当时波罗的海舰队通信部门负责人涅佩宁,在“马德堡”号无线电室的桌子上发现了舰上的第一本密码本。第二本密码本,是被沙俄潜水员发现的,当时这个密码本被一名溺亡的德军军官抱在怀里而德军的机动规范及最初被认为丢失的芬兰湾方格地图,则被德国水兵藏在木板壁后面。直到1914年9月,沙俄海军才完成对包括密码本在内的各类缴获文件的整理。如今,俄罗斯国家海军档案馆仍保留有“马德堡”号的无线电日志,波罗的海舰队参谋部档案馆则存有《帝国海军机动规范》俄文打印稿。
值得一提的是,沙俄海军为了保守已经夺取德国密码本的机密,甚至将“马德堡”号被俘官兵单独关押,最终将他们送到远东的战俘营看管。这一措施被德国解读为对俘虏的虐待,以至于沙俄被俘官兵也遭受了类似的对待。一战后,哈本尼希特回到德国,却发现战友门格林四处指责因哈本尼希特的渎职,才导致德军密码泄露。愤怒的哈本尼希特发起了诽谤诉讼,门格林则在1927年6月通过苏联驻柏林大使馆向苏联政府提出调阅相关档案的申请。不过,历史学家并未找到苏联政府回复门格林的相关文本。最终,门格林败诉。审判期间,曾任德国波罗的海海军司令的曼蒂中将承认,指挥“马德堡”号救援行动的贝林少将曾向德军高层指出,鉴于搜集到的情况可以判断沙俄海军很可能夺取了密码本,只不过德国海军并未予以反制,SKM密码本仍继续使用。
得知沙俄海军意外收获后,英国海军迅速派出“忒修斯”号巡洋舰前往沙俄接收“马德堡”号秘密文件的复制版。不过,直至9月30日,沙俄才让英国军舰返回。10月10日,“忒修斯”号回到斯卡帕湾,10月13日,丘吉尔便收到了全本文件。英国海军情报部立刻组织密码专家,试图借助密码本来破译德军电报。然而,除一些天气预报外,英国密码专家无法解密任何德军电报。
直到1914年11月,英国海军情报部密码破译人员终于掌握了德军SKM密码的使用逻辑。随后,他们利用英国海军和陆军的监听站对德国电台电报进行了一周的试验性截收破译,在证明海军情报部拥有破译德国 SKM 密码能力后,英国海军几乎立刻切断了与英国陆军军情一处B科及其他情报部门的联系以独享成果,而愤怒的英国陆军情报部门直至 1916 年才愿意与英国海军重建合作。
40 号房间
密码破译能力的提升,给了英国海军情报部密码破译部门“登堂入室”的底气——1914年11月6日,他们搬进了英国海军部金钟大楼的40号房间,这个房号随后成为一战期间英国海军密码破译部门的代号。海军高层对密码破译部门的重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首任海军情报局总监威廉·霍尔的儿子雷金纳德(注:1914年11月初接任)担任了新任海军情报总监。雷金纳德卖力地向父亲的老友费舍尔(注:前任第一海军大臣)等人“推销”40号房间的能力和意义,果真引起了后者的重视。
费舍尔很快成为40号房间在高层中最重要的“监护人”。例如,40号房间的赫伯特·霍普奉命以“海军”视角对40号房间破译的电报进行分析,从中挑出最重要的上呈海军大臣。然而,霍普很快发现,因自己缺乏足够的权限获得英德海军的动向,他基本无法对密电的重要性进行全盘分析。40号房间搬到金钟大楼仅10天后,霍普在走廊上碰到了费舍尔,并向这位“返聘”的前第一海军大臣抱怨。结果,霍普迅速获得了全面权限,并被指示每天两次向时任第一海军大臣丘吉尔进行情报简报。
搁浅的“马德堡”号
德国人的严谨、事无巨细,使其海军习惯每天通过无线电报告舰艇位置,这令40号房间利用破译电文不仅掌握了德舰动向,还能从中推测通过德国水雷场的情况。英国海军为避免40号房间秘密泄露,规定仅有英国海军“大舰队”(注:即主力舰队,其前身为英国海军第一舰队)总司令约翰·杰力科才能获得40号房间提供的信息,而且是“只能听不能问”。杰力科一度提议,应将德国 SKM 密码本副本交给舰队,直接在海上快速对德国密电进行破译,但这一建议并未得到支持。
1915 年初,马可尼公司推出较为成熟的无线电测向设备。同年5月,英国海军已具备利用无线电测向跟踪德国潜艇的能力。不过,英国海军为掩护40号房间的秘密,长期不愿意向海军一线指挥官提供准确信息,杰力科气愤之下四处告状,宣称海军情报部把关键情报压在手中。
从一战后披露的信息看,德军对密码本泄漏等问题采取了一种“漫不经心”的应对方式。英国海军在确认40号房间的威力后,迅速要求各电台只能使用最低发射功率而在进行远距离通信时,宁肯用中继台转发,以免信号被德国截获。德国方面,直至1917年才逐渐限制电台的全功率发射。正是德国在通信保密上的纰漏才造成德国大部分密电被英国破译,进而导致1917年1月影响一战走势的“齐默尔曼电报”事件的发生,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大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