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有异物,要先断开主断路器,降弓……”临近过年,走进位于山东济宁兖州区的济南西机务段兖州运用三车间,“万吨列车”司机贾乾峰一边在模拟器前操作,一边用清晰的语言复述动作。此刻,他正忙着录制列车驾驶的教学视频。“年前抓紧录完,没准春节跑车的年轻同事用得上。”贾乾峰说。
瓦日铁路(吕梁至日照铁路)是我国西煤东送的重要运输通道,在此开行的货运列车因重量大,被称为“万吨列车”——平均车重10400吨,100多节车厢长度达1.5公里。贾乾峰和同事们的日常工作,便是驾驶一列列“钢铁巨龙”日复一日奔行在这条煤炭大通道上。
HXD1型货运电力机车驾驶室内,“95后”驾驶员陈川仔细查看各项参数,对出发前的列车进行最后检查。“一周少说两趟,往返于河南台前和山东日照,哪怕春节期间也不例外。”陈川说。
由于瓦日线路穿过泰山和沂蒙山等多座山脉,总海拔起伏超过600米,加之车辆重量大、惯性大,“万吨列车”对司机要求非常严格。“取得万吨重载列车驾驶资格,需有2年及以上列车驾驶经验,经过后续考核筛选后,只有10%的司机能踏足‘万吨领域’。”济南西机务段兖州运用三车间主任姬长发说。
在时间和铁轨的相交中,“万吨列车”司机们与我国铁路建设共同前行。
在驾驶员娄亚楼的储物柜角落处,有几个未拆封的水杯。今年,他虽已离开驾驶岗位,但谈起这些杯子的来历,娄亚楼仍颇为感慨:“早些年开‘万吨车’基本只能靠个人经验,制动闸稍拉快一点,后面车厢便会因惯性向前挤压,伴随着强烈的‘推背感’和刺耳的摩擦声,驾驶台上水杯时常应声落地。所以当时多备了几个。”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建设日益完善,智能化、数字化设施不断“上新”,“万吨列车”司机们的经验变成了一个个可视的数字与语音指令,让列车和驾驶员在上山下坡的过程中更加从容。
“在安全辅助防护系统帮助下,我们能更准确地控制车速,‘小站停不准’的难题已成为‘过去式’,这些没拆封的水杯,就是铁路发展的见证者。”娄亚楼说。
春节将至,瓦日铁路上每天运送煤炭4万多吨,国铁济南局60余名“万吨列车”司机坚守在这片“钢铁阵地”,用日夜不息的奔驰保障能源供应。(记者张钟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