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马上就到了,龙,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作文十二属相中唯一的神物,在佛教中又有怎样的传说和地位呢?今天我们一切来学习一些佛教中,关于龙的知识!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及象征,传说龙可腾云驾雾、兴云布雨,能禳除灾难、辟邪除祟。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浩瀚的历史进程中,龙成了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的形成,也与佛教息息相关。今天,我们便来了解佛教中的“龙”,观佛教中国化进程。
早在东汉,大德们即把Nāga“那伽”翻译为“龙”。如《四十二章经》云:“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槃,如昼夕寤。视倒坐,如六龙舞。”在中华文明悠远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佛经的不断传入与广泛传布,佛经中“龙”的形象逐渐与中国龙的形象交融互渗,龙王、龙母、龙女等形象,不断丰富了中国龙文化的内容,而龙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交相融合,无不说明着佛教自印度传入以后,不断融入华夏文化,自觉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的历史进程。
在印度,那伽是一类长身、无足、有一个或多个头、带有龙盖的蛇神,有时呈现为半人半蛇的形象。那伽潜于河流、沼泽、湖泊、大海的深处,积贮宝石、财宝,能够呼风唤雨。《楞严经指掌疏事义》载:一天龙,与云致雨;二地龙,决江开渎;三天宫龙,守天宫殿;四伏藏龙,守护伏藏。佛经传入中国后,大德们根据中华“龙文化”信仰及“龙”祥瑞的表征意义,将“那伽”意译为龙。
《大智度论》云:“那伽,秦言龙。”蛇首人身,具有人格化的那伽王也自然而然地翻译成龙王。虽然中国龙的形象与古印度那伽有所区别,但二者也有相通之处。
《吕氏春秋》就有“龙致雨”之说,早在商代就开始设土龙以求雨的巫卜之术。而到了晋朝,有龙化为人形的记载,龙的形象有了人格化的雏形。
最早传入中国的龙王故事,来自于西晋高僧竺法护翻译的《佛说海龙王经》,其中讲述了龙王发愿护持佛法的故事。
至南北朝时期,扶南国国王遣天竺僧人释那伽仙向南齐武帝进献一尊金镂龙王坐像。
而在北朝,也有佛图澄、沙公等僧侣降龙为百姓祈雨的故事。在佛教的自觉融入和相互促进下,中国本土龙神信仰逐渐形成。龙神信仰与佛教的融合,并非直接挪用佛经中龙王的名称及故事,而是化用其中人格化特征,丰富拓展本土龙形象,使龙逐渐从瑞兽向人格化神祇转变。这个传至今天的龙。
最后我们回归到佛教中看看龙。在阅读经典中,常常会见到一个名词——娑竭罗龙王,它就是护法神的一个代表。
娑竭罗龙王,又作娑伽罗龙王。娑竭罗,意译为海。娑竭罗龙王意为“咸海之龙”。即咸海中一百七十七龙王中第七龙王也。八大龙王之一。依其所住之海而得名。今独列此龙王者,谓是大权菩萨,位居十地之中,示现龙身,处於咸海。若降雨时,先布密云,端坐举念,其雨普洽。常随佛会,护法护民,其利甚博。龙宫居大海底,纵广八万由旬,七重宫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皆以七宝严饰,无数众鸟和鸣。所居宫殿,七宝严饰,与天无异。然诸龙皆为金翅鸟所食,仅娑竭罗龙王、难陀龙王等十六龙王幸免此难。佛寺中,为身穿帝王服的龙王像。他的女儿即辅佐观世音的龙女。(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娑竭罗龙王为降雨龙神,古来祈雨皆以之为本尊。又此龙为千手观音之眷属,为观音二十八部众之一。身呈赤白色,左手执赤龙,右手握刀,状甚威武。其女年八岁,智慧利根,以持法华经之功,即身成佛,现男子身,具菩萨行。《海龙王经》、《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等诸经,皆为佛对此龙王所说之法。〔长阿含经卷十九龙鸟品、起世经卷五、法华文句卷二下、华严经疏卷五〕
龙主水,水是古代农业的根本,水多则涝,水寡则旱。历史以来,无论在宗教还是民间,对于“龙”的崇拜都体现东方农业社会对于大自然的尊重和珍惜,并寄希望于将自己与自然合一。古老的东方文明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实人类文明越进步,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越紧密,只有对大自然足够的尊重才可能获得相应的回馈。莫以为“人定胜天”,为“人”“天”本来无别。新的一年春耕开始了,但我们的修行并无间断,祝愿大家在播种的季节,龙腾祥瑞,龙气激越,龙行龘龘!
图文 | 玉泉寺数据中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当阳玉泉寺
© 公众号:dy-yuquanchansi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