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碾坊障城为包头市固阳县境内秦汉长城段最西端(西斗铺境内)的一座障城,因其所处长城北侧,也被称为塞外障城。在该障城以北几公里外的群山之中有一座依山势而筑的古城遗址,因其附近有一名为大乌兰的村落,也称这座古城为大乌兰古城。
与其它由东向西分布在固阳秦汉长城沿线以南障城不同的是,赵碾坊障城因其所处地理位置的特别性,是目前被发觉的唯一一座建在固阳秦汉长城沿线北侧的障城,这种看似“违背常理”的选址方式曾引起一些专家学者对其地望方面进行过调查研究,或许是目前并没有引起多大重视的原因,所以对这座障城为何要建筑长城沿线以北还没有准确定论。
所谓障城,其特别性显于“障”字,与其它古代城址不同之处在于,建在障城的目的有二,第一要依附于长城为预防主体而修建;其次建筑障城是为了军事预防,起到既要做好内部供给保证的同时,也要让城内屯驻的官兵们积极参与到御敌设障这方面上来。但是不要忘记,障城始终是长城的“附属品”,是服务于长城的,是无法去取代长城的,毕竟军事预防的主体始终的长城,所以障城除了因地选材的稍有不同(有着为夯土建筑,有些为石块垒筑)外,在选址上则是按照在长城沿线以南,也是在这条预防线以内的安全区域去修建。那么关于这座赵碾坊为何要建筑“安全线”以外,从其文物保护石碑中并没有得到答案,仅是提到了四个字“塞外障城”。“塞”,指的就是长城,把这座本就规模不大的障城建在塞外,使其失去长城这道防线的保护屏障,让障城在御敌出击方面打头阵,是不是有些免为其难?况且在其以北还存在着的那座一直被很多人士们认为是匈奴建筑到大乌兰古城,本就彼此相距不远,外加大乌兰古城规模远比这座赵碾坊障城大的多得多的因素来看,如果大乌兰古城确为匈奴所以属,那么在其内部屯兵等军事实力方面来和赵碾坊障城做对比,那么后者有什么可比性而言吗?况且把障城建在与敌人城址如此近距离的范畴之内,按照常理来说,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面对这些困惑不解,我个人由此产生了两个疑问和一些个人肤浅的观点。
包头市固阳县秦汉长城西斗铺段北侧赵碾坊障址
两个疑问:
1、赵碾坊障城建在长城沿线以北的原因何在?
2、赵碾坊障城和大乌兰古城是否处在同一时期?
关于这座障城要建在长城以北区域,上述已经提到至今并没有定论,而我作为一个业余本土历史文化爱好者,更不可妄加肯定,仅是说说个人的一些观点看法而已。按照以往在固阳县境内秦汉长城段以南分布?的障城来看,除了挑选在长城这条保护屏障以内,也就是以南区域建筑,还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挑选地域也都是在开阔或较为开阔的区域而建,毕竟挑选相对平整开阔的区域用来建筑障城从而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而赵碾坊障城所在区域以及其周围地势来看,
在《固阳秦长城调查报告》中已经给出了答案:“……城址(赵碾坊障址)座落在长城北1千米坡下较缓的台地上,北面是较宽阔的平地,南面群山起伏”。
那么按照这段话的理解,建筑赵碾坊障城是否受到长城以南因地势为群山起伏而导致无处选址,而在长城以北却有着较为开阔的平地区域可供挑选,所以在受到这种特别地理条件制约下,同样在没有办法、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把赵碾坊障城挑选建在长城以北,也是为了更好的“关照”它,把它建在仅距长城以北一公里这么相对距离较近的地方。我个人理解这种想法或许行得通,但绝对不是把它设在长城以北的根本目的。如果仅是出于为了选址便利的理解来看,再放眼到以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境内的两条汉外长城南、北沿线上所分布的障城来看则有些说不通了,因为在目前达茂旗境内汉外长城沿线所发觉的障城来看,不少障城则是依山势,择山险而建(石龙障址、丹山障址、稍林房子障址、娜仁宝利格障址、丹山障址等),其实这些障城本可以挑选在地势平整区域建筑但却没有这样而为,再回到秦汉长城沿线来看,赵碾坊障至或许也可以向汉外长城沿线上的障城那样,在以南群山中依山势而建却不为之,“铤而走险”挑选在一处尽管平整开阔但却暴露在安全线以外区域而建,其最初建筑者肯定有他的眼光和想法。所谓汉承秦制,尽管西汉王朝早期也是为了图方便,把短命的秦帝国所建长城在原基础上稍作一番修复加以利用,可是在武帝以后所修建的真正属于汉帝国的长城来看,尽管秦汉两朝预防和进攻均为同一敌人(匈奴),但在修建障城上则挑选了不同的方式方法。为了继续弄清赵碾坊障城所处位置的原因,
在《固阳秦长城的构筑特点与时代辨析》一文中重点提到:“…..其中,赵碾房障城地处长城防线北部约1千米处,调查估计障城有可能是固阳秦长城的一座塞外障,扼守赵碾房——十三分子一线川口,其建筑作用及与长城预防体系之间关系,还有必要做深入调查研究”
。尽管从上述文字中并没有得出赵碾坊障城修造在长城以北的根本原因,但提到了它的另外一个重要用途——扼守附近的一处川口,那么按照这样的理解,把这座障城修在长城沿线以北的原因,除了等待发挥障城的根本作用外,同时还因需要扼守川口这一特别使命,才会把一部分考虑放在把该障城建在长城以北,也就是说,这座障城在此其实发挥了更重要的用途——扼守川口、观察敌情的同时也观察因降雨导致水患等自然灾害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包头市固阳县大乌兰城址
大乌兰城址石墙沿山脊修建
关于赵碾坊障城和大乌兰古城是否处于同一时期来看、造成这一疑问主要还是因为大乌兰古城建在年代所致。此前我在探寻大乌兰古城遗址过程中,在阅读该文物遗址保护石碑中得知,这座古城建于秦、汉时期,但并没有明确到底是建在秦朝还是汉朝。同时在文物保护碑文中也未曾提到这种古城是匈奴人所建筑,而在民间关于这种古城就是匈奴人所建筑看法却一直流传在当地人和一些学者及考古人士的想法中,其中有学者通过渊博学识和实际踏察推断出这座古城是匈奴王城所在,这或许有一定的依据和道理,但是通过此前专业考古部门调查研究所发觉,在这座处于山洼中,四周山脊均用石块垒筑的城墙来看,看似占地面积规模宏大的一座古城却在地表上很难发觉古人在此生活遗留下的生活器具,也就是陶片、残罐等遗物。仅从这点看,不排除被以前过往人们捡漏的可能,但这绝对不是造成古城遗址中遗物大量减少甚至消逝的原因。另外,如果大乌兰古城是匈奴人所建筑,那么它又和以南赵碾坊障城和更南不远处的秦汉长城彼此建的关系,在这短短三公里的直线范畴内总是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若真是同一时期所建,从匈奴一方来考虑,为什么要建筑距离秦汉长城如此近的范畴之内呢?从秦汉戍守将士一方来考虑,把赵碾坊障城建在长城外侧,而且还拉进了与匈奴人保持的距离,这….完全不符合常理啊。按照这样的想法来看,赵碾坊障城修建于秦汉时期应该无异议,关键是这座大乌兰古城修建在什么时期是有必要弄清楚的。在
《包头市固阳县大乌兰城址的调查和初步认识》一文关于该城址时代和性质文字叙述中得知:“…….从城内(大乌兰古城)东北发觉的圆形石砌基址形制看,也是元代或之后的石建筑遗迹。大乌兰城址仅发觉两片白釉瓷片,由于瓷片较小,初步认定时代为元代。从城墙结构、城内石砌遗迹及遗物综合考虑,大乌兰城址时代为元代。…..从城址形制分析,大乌兰城址可能与元代圈马长有关….”。
按照上述内容得知经过专考古部门专家的实地深入探寻后得出的这一结论来看,大乌兰古城的建筑年代不再是之前文物保护碑文中记载的秦汉时期,这当然是在不断研究后得出的新观点,我个人认为也是站得住脚的一个观点,即然大乌兰古城与赵碾坊障城不在同一时间建筑来看,二者之间充满着的地域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关于大乌兰古城建筑年代的准确说法还是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这座古城还是充满着奇特感的,更需要专业考古人士和爱好古城历史文化人们有更多的探寻和深入广泛的交流,切不可因为主观臆断和妄加估计的情况下就把它单纯的定义为某一时期的产物。
以上文字是我对于这座两座不同规模、不同性质古城遗址的一些个人观点和看法。这两座古城我仅分别探寻过一次,因为时间关系并没有进行长时间细致走访和拍照,所以最没话语权的应该就是我了,但对于包头本土历史文化的尤其是古城遗址方面的热爱,不由得让我产生这些这一些想法,毕竟以目前的能力和时间还达不到多次去同一古城址去进行反复细致的探寻拍照,但相信会有更多对这些方面感兴趣的人士们会相继本着保护文物遗址的初衷去认真走访考察,从而得出更多更新的观点与想法,为包头这座美丽的城市历史文化方面做出更多有意义的贡献。
1、《固阳秦长城调查报告》
《固阳秦长城》主编:张海斌 杨惦恩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固阳秦长城的构筑特点与时代辨析》
薛峰 魏长虹 落和平 苗润华
3、《包头市固阳县大乌兰城址的调查和初步认识》
张海斌 王晓玲 李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