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之妹毛泽建,仗剑驰骋,不让须眉,心有家国,万死无恨

分享至

我即将赴死,不足为惜。对达湘而言死固然痛苦,但我已在狱中尝遍世间酷刑,今日赴死或许是解脱。当今各地均在反共,此乃我当初参加革命之初即预想到的,革命无在转瞬间即获成功之可能,我等也万万不要抱此幻想。但我相信,劳苦之人定会当家做主,共产主义事业定能实现,只要革命成功,纵然万死也无恨,到那天,我们会在九泉下举杯相庆。

这是革命烈士毛泽建在其英勇就义前留下的遗书。遗书中没有分配财产,也没有交待后事,更没有留下任何抱怨和遗憾,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革命者面对死亡来临前的大义凛然和对自己所追求的伟大事业一定能够成功的坚定信念和企盼。透过这份遗书,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身陷囹圄却宁死不屈的女共产党员的飒爽英姿,看到了从她双眸中射出的刚毅与果敢,让人钦佩,让人赞叹。



毛泽建烈士

化蛹成蝶

毛泽建是毛泽东的堂妹,因其父毛慰生经年劳作身染痨病,几乎丧失劳动能力,而其母亲又患有眼病几乎失明,故其童年生活过得非常凄苦。她出生在1905年菊花盛开之际,家里没给她起什么正式的名字,只是应景地叫她“菊妹子”。那个时候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很低,还在遵循着“三从四德”的古训,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风气下,家境好的女子都不让读书,何况菊妹子生长在贫寒之家,因此,她连私塾也一天没有读过。不过,尽管家境贫寒,可菊妹子却生得漂亮周正,很是讨人喜欢。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一生只生了三个男娃,很想有个女儿在身边,也是看着孩子可怜,便在“菊妹子”九岁时把她接到家里当女儿养。



毛泽东母亲文七妹

毛家有几亩薄田,还在外面做些生意,因此生活条件自然是菊妹子原来的家无法相比的,加上家里有三个大哥哥相伴,因此菊妹子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方面,文七妹对她很是溺爱,不想让她受到任何委屈,另一方面,哥哥们对这个给家里带来欢笑的妹妹也很是喜欢,谁要是在外面得到了什么好吃的,或者有什么好玩的东西都想着带回家里和小妹分享。因此,菊妹子在毛家渡过了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可是好景不长,五年以后,随着毛泽东父母相继离世,而毛泽东兄弟几人又在外求学的求学,做生意的做生意,且都没有成家,因此,无人照看的菊妹子,只得又回到了生身父母身边。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