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岩韵”是武夷岩茶的独特魅力,古往今来让无数人趋之若鹜。岩韵是什么?岩韵源自哪些方面?在“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已经成为新时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的背景下,岩韵之于武夷岩茶发展有哪些意义呢?带着这些疑问,年终岁首,中国网海峡频道携手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开展“何以天心 探寻岩韵”主题新春走基层采风活动,走进岩韵源头武夷街道天心村,探寻岩韵背后的茶产业传承发展之路。
这是我第三次来武夷山。第一次,1994年,我泛舟于九曲溪、亲近了玉女峰;第二次,2006年,我闯入了“世界自然遗产申遗路线”、与妻女平生首见并品尝了秋葵;这一次,我知道了天心村,也才一并知道了不仅九曲溪、玉女峰这样名闻遐迩的丽景属于天心村,就连大红袍、三贤祠等如雷贯耳的胜迹,也在天心村。
位于九龙窠的大红袍母树 蔡瑛摄
“何以天心 探寻岩韵”采访组在武夷山天心村——这个“天下岩茶第一村”前后两天,一个词总在我脑海中闪现。无论是细雨绵绵中漫步大红袍景区,听着天心村副主任李景枝侃侃而谈的介绍,还是围坐于芝兰玉树环绕的正袍国茶,品其老总李骊文亲自冲泡之香茗,抑或是拜访仅生茶业,津津有味地听着陈仅生父女讲述那曲折动人的创业故事,以及在石上一品府上不顾贻笑大方,斗胆与左俊老师“朱门谈儒”,它总蹦跶出来让我挥之不去。
石上一品总经理左俊在介绍朱子文化 蔡瑛摄
这个词,便是“茶商”。
但此“茶商”,并非贩卖茶叶的商人之意,这个“商”,既是“情商”的商,也是“智商”的商,它融合了天心人对这方山水的情感、渗透了天心人对这片树叶的灵感,凝聚着开山拓荒的血汗、镌刻着一往无前的勇气;正因为天心人“茶商”值高于他人,他们才懂得珍惜祖先的技艺,正因为天心人“茶商”值高于他人,他们才懂得抢占发展的先机,正因为天心人“茶商”值高于他人,他们才懂得携手团结的奥秘;是天、时、地孕育了天心人高乎常人的“茶商”,是高“茶商”的天心人打造了天下岩茶第一村。
天心人的高茶商,是有文化韵脚的。大红袍景区不长不短的一段路,天心村副主任李景枝一路讲来,让采访组一行人对武夷岩茶的前世今生印象深刻,那生于斯长于斯的地域生态文化血脉相连,如假包换;南方小年夜“朱子家宴”,石上一品总经理左俊对“中庸”独到的解读, 让人仿佛品尝到了大红袍别样的泡法,茶还是那叶茶,但有更悠长的“香远溢清”;所有这些,都在日复一日不经意地注解着天心人、天心村的文化韵脚,深厚的韵脚,必然恰如其分地垫高天心人的“茶商”。
茶香不怕山深,只有市场的律动,方能让天心人的“高茶商”有用武之地,市场作为韵律,靠山吃山的天心人抓住机遇,从双手捧旅游碗华丽转身,腾出最有力的右手,开垦、挖掘、种植、研制、销售岩茶,直到诞生出一个又一个的自主品牌,仅生茶业的陈仅生、正袍国茶的李骊文,一位60后、一位70后,他们从无到有,诠释了何谓筚路蓝缕,演绎了如何守正创新,前者侧重于供货定制,后者专注于品牌经营,却都于市场大潮的律动中稳步地合上自己的节拍、踏出自己的舞步……
武夷名枞园里的武夷水仙沐浴在春雨中 林锦旺摄
离开天心村的时候,立春的雨一直下着。在返程的路上,我们简单盘点了两天的所见所闻,大家印象最深的共识是,是天心村茶人那彼此助力、相互呵护、精诚一致的团结氛围。如此,文化为韵脚,市场为韵律,团结为韵声,天心村茶人的“茶商”才得以在武夷山的山水间、茶香中,高声唱响,远扬千里。(陈文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