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是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草性蔬菜。根茎肉质,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调味品,姜具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等功能,俗话说“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等。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都种植,国内生姜种植地区广泛,产量高,是一种经济效益比较好的蔬菜作物,生姜耐储运,近年来生姜销售价格比较好,种植生姜亩产值超两万元,是蔬菜生产中产值最高的蔬菜品种。现在已经进入了春季,气候逐步温暖了,很快又要到种植生姜的季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生姜如何种植能高产?种植生姜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播种季节的确定:各个地方的气温是不相同的,具体时间还要根据当地的天气和气候条件来确定,以保证生姜的生长和发育。姜喜温暖,姜块生长需要比较高的温度,在16—18℃以上才能发芽,在20—27℃时姜块发育迅速,月平均温度为24—29℃最适宜根茎分生,在15℃以下停止生长,低于10℃,姜块容易腐烂。生姜时间要根据生姜的生长发育适合的温度来判断,各地的温度变化不一样,适宜种植的时间肯定是不一样的。生姜播种期都比较晚,在我们贵州适宜 的栽培时间是不相同的,在暖热地区以3月上、中旬播种为宜,温和地区以4月中旬后播种为宜,温凉地区以5月上旬播种为宜。如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时间可以适当提前。
二、种植生姜土地的选择与整地施肥:
1、种植生姜土地的选择:生姜的根系少,分布范围小,因此需要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地。要选择肥沃疏松的壤土或者沙壤土和富含腐殖质的肥土种植,不宜选择粘重潮湿的低洼的土地和瘠薄保水性能差的态度种植。生姜容易发生姜瘟,生姜不宜连种,必须与其他蔬菜进行3—4年的轮换栽培,可以与水稻或者十字花科蔬菜、豆科作物轮作,生长前期还可以套作,防止姜瘟病的发生和危害。
2、整地施肥,生姜生长旺盛期比较长,生姜的根系少,分布范围狭窄,因此用来种植生姜的土地必须在种植前深翻暴晒,使土壤风化疏松,以利生姜的根系生长发育。生姜的产量高,生长期长,所以需要的肥量多,要求基肥多、质量好,施肥相对集中,一般要求经过半年以上腐熟的厩肥、土杂肥,每亩施放腐熟的农家肥2500公斤左右、堆放发酵的饼肥50—100公斤、磷肥50—100公斤。
三、种姜的处理:在栽培时,为了使姜种发芽早,争取在生长中、后期的有利温度条件,获得肥大的姜块,提高生姜产量,所以在栽培前必须进行种姜的处理。
1、选种:在上年的留种地选择健壮植株的姜块采收贮藏,播种前选择形状扁平、颜色好、节间短而肥大、没有病虫害的姜块作种子,每亩用种量150—250公斤,凡是姜块有水渍状、肉质变色、表皮容易脱落的,说明已经受到腐败病的感染,不能作种。
2、消毒:用草木灰溶液浸泡种姜15—20分钟进行消毒,防止腐败病(姜瘟)的传播危害。或者用1.1:1:120的波尔多液浸种20分钟。
晒种:为了出芽快并且整齐,在播种前将已经选好、消毒好的姜种晒2—3天,直到姜皮变干发白时进行催芽。
3、晒种催芽处理:为了出芽快而整齐,在播种前一个星期左右,选择在晴天将种姜翻晒几天,使姜皮变干发白,放入垫有稻草的竹筐内,一层层地放好姜块后,再覆盖草帘或者稻草,要绳子扎紧,放在20—30℃温暖的室内,保持竹筐内湿润。经过20多天后,当幼芽长1厘米左右就可以取出来放在温室或者大棚内,维持20℃以上的温度进行催芽,催芽后把种姜切成小块,每块有1—2个芽,粘上草木灰就可以播种了。没有发芽的姜块继续催芽。我们村子种姜农户一般都是在农历二月初开始这项工作的。
四、生姜的栽培方法,为了避免生姜在生长期间根茎露出土面,降低品质,在栽培时必须适当进行深栽,生姜的栽培方法有高厢栽培法和条垄栽培法。在播种时要将芽朝上放,播种后覆盖泥土5—6厘米,使姜块尽快出苗。
1、高厢栽培法:就是将栽培土地耙平开沟,做成厢宽120厘米、沟宽30厘米的高窄厢,每厢均匀横开种植沟3条,施入腐熟的底肥与土壤混合后,按15—18厘米的株距进行播种栽培,每亩可以栽培8000—9000株,这种方法在地势平坦,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底带,可以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土温,防止积水烂根。
2、条垄栽培法:这种栽培方法是将土地深翻耙平,不做厢,按照50厘米的行距开种植沟施放底肥,与土壤混合均匀后,按15—20厘米的株距进行播种,以后培土作成垄,这种方法每亩可以种植8000株左右,适宜在地下水位低,通风透气性比较好的梯地或者斜坡地栽培。
五、生姜的田间管理
1、搭棚遮荫:生姜喜阴,害怕烈日直射,但是散射光对生姜生长又有好处,因此生姜播种后在生姜苗高15厘米左右时就要搭1米高左右的遮阳平架,在架上铺稀疏的农作物秸秆以遮挡部分阳光,降低阳光照射强度,以利生姜的生长,到秋季生姜的地下部分膨大需要较多的光照时间撤去覆盖在遮阳棚上的遮阳秸秆。
2、中耕除草与培土:姜喜欢土壤疏松通气,因此在姜生长发育时间要进行中耕除草。一般中 耕2—3次,结合培土进行。生长前期中耕适当深一些,到了中后期植株较大,并且地下部已经开始膨大,要进行浅中耕。姜的地下部有向上生长的习性,因此需要经常培土,一般结合中耕除草追肥培土3—4次,培土可以增厚土层,防止姜块暴露出土面降低质量。通过培土,将原来的栽植平行逐渐变成垄行,使土壤滤水透气,以利于姜的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3、生姜的追肥管理:生姜在生长期间,要根据植株的长势确定追肥,一般共追2—4次,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要掌握先淡后浓的追肥方法。在生长的前期由于植株不大,需要的肥料比较少,一般要少施,到生长中、后期植株长大,并且地下部开始经姜块,需要的肥料较多,要多施勤施,可以在人畜粪水中加入0.5%左右的复合肥,在晴天进行施肥即可以作为肥料又可以作为水分,效果比较好。
4、排水:生姜喜欢温湿但是水过多会引起根系腐烂,发生姜瘟,尤其是在阵雨多、地势低洼积水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病蔓延。因此要开好田间排水沟渠,注意排水,厢面厢沟都不能浸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