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西夏区要转型了?西夏区教育小镇的规模已现,威记觉得未来的银川西夏区可能会成为一个热地。
记得刚来银川的时候,威记就听说到一个名词,那就是“新市区”。那时候以为所住的是老城区, “新市区”就是银川发展的新地盘。后来才知道, “新市区”正式名字叫“西夏区”,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也是有说法的。
第一次去西夏区的时候,威记却看到和听到很多具有时代烙印和痕迹的建筑和名字。比如说氮肥厂,毛纺厂, “801” , “217” ,轴承厂,军马场,柴油机(修理)厂等等。它们遍布西夏区的角落,并且围绕它们而出现的那些小区,都也很具有年代感,称之为“老旧小区”。
总之由东往西一过了北京路的铁路下穿涵洞(隧道)明显就能感觉到似乎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返回到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的错觉。
当时很奇怪,明明是怀旧样子,怎么能叫“新市区”呢?
后来才知道,之所以叫“新市区”,那是因为新时代到来时候,银川的发展规划布局里,曾有一段时间是想把发展重心放到西夏区。也是因为这样,对于老银川人来说,它就叫“新市区”。
那时候的“新市区”生活质量可是让老城的人们很羡慕的,因为这里的人们很多都是“支宁”而来的五湖四海的人们,他们来自相对发达和开放的地区,比如说上海,北京,江浙等地,带来的是时髦和相对新奇的生活习惯,给老城的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冲击是很大的。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厂”也历经了时代的大浪淘沙, “新市区”也褪去了铅华, “下岗”潮的浪起,使得“新市区”变得相对沉寂起来。
随后,银川的发展布局调整为填充“哑铃型”城市中的“横杠”部分,于是金凤区崛起了,发展成为一个时尚高大上的模样,成为了银川的颜值担当。而金凤区的崛起,更衬托出西夏区的落寞和“老旧”。
自从没有在西夏区搬砖之后,威记都感觉很久没有去了,因为老城离西夏区还是有段距离的。可是也知道,西夏区是学校云集的地方,就感觉怀远路以北,尤其是贺兰山路以北,几乎都是学校的地盘。
尤其是中专学校和大学学校,多不胜数,反正威记不知道有多少所,反正看到大大的门口,多半就是学校了。这些大中院校的学生,也支撑起了西夏区的繁华。
不过奇怪的是,西夏区的中小学师资力量却是银川三区里最为薄弱的,那时候威记还在想,西夏区的教育力量这么猛,如果把中小学教学质量搞起来了,那么住在西夏区,愿意努力的话,那就说是可以实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一站式读书生涯全过程体验了。
都知道,如今很多家庭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投入,就是房子和教育,既然西夏区如今教育小镇的兴起,那么随着而来的还有教育资源的倾斜,那么这番操作填补中小学的教育“短板”,还怕西夏区没人吗?
老城做减法已经很多年,金凤区做精致也颇有成效,城北阅海和城南的宝湖和七子连湖片区已经成为人们安居银川的首选之地,那么西夏区就拼教育吧!
不知道这样可否?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