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胆囊结石在我国发病率达到10%,而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达到11.6%。在糖尿病患者中,胆囊结石发病率高达31.5%,相当于3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位同时患有胆结石,远高于正常人群中胆囊结石的发病率!
为什么糖尿病会成为胆结石的“帮凶”?
糖尿病引起胆囊结石的机制还不明确,但医学界认为很可能与三大因素有关:
01、脂肪代谢障碍
正常情况下胆汁中的胆固醇、胆汁酸与磷脂含量比例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中。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作用缺陷,不能有效地抑制脂肪分解,Ⅱ型糖尿病患者又常合并有肥胖、血脂紊乱和高胰岛素血症,结果造成肝内合成的胆固醇增加。
胆汁中的胆固醇相应增加后,会导致我们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和磷脂浓度比例失调而胆汁淤滞,届时胆汁中胆固醇呈现过饱和状态,就易析出并形成结晶,逐步形成结石。
02、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内脏自主神经功能对于进食后胆囊的正常收缩排出胆汁十分重要,当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后胆囊运动功能障碍,胆囊大而松弛空虚,排空延迟,胆汁淤积,形成结石。
03肠道菌群紊乱
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肠道微生态失衡,表现为肠道菌群的种类、数量和功能都发生异常改变。当肠道菌群持续紊乱时,易导致胆汁酸盐水解酶活性增加,从而抑制胆汁酸合成,造成胆汁中的胆固醇、胆汁酸和磷脂含量比例失衡,最终就会易析出、沉淀,形成结石。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胆结石?
在临床上,不少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胆结石,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尤其注意胆结石的发生,除了要控制好血糖外,也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那么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预防胆结石呢?
01、多喝水
多喝水并不是说大口大口的猛喝水,而是小口小口的慢慢喝水,让身体能够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多喝水可以减少一些疾病的发生,增强抗病能力;对并发症有一定的缓解延迟作用;对尿路方面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02、多锻炼
可以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水平,有助于减轻体重和控制血压,预防糖尿病的发展。也能够增强体质,提高疾病的抵抗能力。可以选择散步、骑行等不剧烈的运动。
03、戒烟酒
香烟中的尼古丁等化学物质会影响血管壁弹性,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存在大血管和微血管的并发症,所以吸烟会加重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的发展。
空腹饮酒会引发低血糖,而且饮酒会影响胰岛素和口服药的疗效,使血糖控制不稳定,就会提供额外的热能,却没有食物的营养素,长期饮酒会加重患者的体重,营养却不均匀,影响肝功能。
04、调整饮食
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除了要控糖外,还要注意避免进食富含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食物。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高脂血症,这是导致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基础,所以要禁食高胆固醇食物。
高脂高热量食物不利于体重的保持和血脂的控制,会间接影响到血糖和血压的控制效果。
05、定期体检
由于糖尿病患者患胆结石的概率较高,所以至少半年或是一年体检一次,进行B超筛查,早查早治,以免给身体造成其他伤害。
糖友查出患有胆结石又该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一般合并微血管病变,一旦并发急性炎症,容易出现胆囊穿孔,在短时间演变成危重情况,此时术后的并发症非常高。因此,对于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良及高龄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或肥胖者,更应当警惕“尾随而至”的胆囊结石。
最好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每年做一次肝胆B超,若发现有胆结石且符合保胆取石手术指征,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防止病变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