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28日公布《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该商务合作区以国际商务交流为核心功能,满足境外人员短期停留商务活动需求,为国际商务人士在商务合作区内开展商务会见、商务洽谈等活动提供便利。
根据《总体方案》,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规划面积约0.88平方公里,以三“新”为发展定位,即便利国际商务交流的新平台、服务资源要素汇聚的新载体、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节点。建设过程中将实施集成优化管理模式、便利人员进出、便捷行李物品管理等措施。
此次《总体方案》,经国务院批复并原则同意,由海关总署公布。面积仅0.88平方公里的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规格”何以如此不一般?
国务院批复指出,《总体方案》实施要更好发挥上海对外开放优势,依托国际航空枢纽条件,用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创建高度便利的国际商务交流载体,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由此可见,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上的新地标,更是国际商务交流合作的新载体和新平台。
过去提到的“东方枢纽”,或者说最初所称的“浦东综合交通枢纽”,是指依托上海东站和浦东国际机场,集航空、国家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功能以及站场城开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此次《总体方案》的发布,意味着东方枢纽从综合交通枢纽升级为“综合交通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
定位的升级,实际上是要依托这一综合交通枢纽,为上海、为长三角再造一个比肩虹桥枢纽的开放窗口。同时这也宣告,上海开放发展格局将进入“西有虹桥枢纽、东有东方枢纽”的“两翼齐飞”时代。
“东方枢纽”底气何在?良好的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是其一。据介绍,将于2027年建成通车的上海东站年设计客流达到6000万人次,而2028年浦东国际机场T3航站楼投入使用后,全场旅客保障量预计将达1.3亿人次。这两大超级交通场站的强强联合,将使东方枢纽成为连接长三角与全球的世界级交通枢纽,由此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等的加速聚集,必将催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发展增长点。
底气之二,上海是全球最大的口岸贸易城市和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多的城市,在对内对外开放上,向来是资源聚集高地,也是相关服务需求高地。特别是在跨境合作、商务交流、国际展览、培训等方面,随着长三角乃至全国开放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势必需要新的开放交流平台和开放要素聚集载体。
还要看到,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在推动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历史背景下,同样担负着探索制度型开放的重任。“东方枢纽”可谓应运而生,成为制度型开放的试验田,这在《总体方案》为合作区确定的一揽子管理措施中都有直观体现。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东方枢纽”横空出世,必将成为推进上海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锚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