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群书导演的《猎冰》这部剧,可以概括为张颂文扮演“中国版绝命毒师”,但主要话题变成了“女主角姚安娜毫无演技”。
本片是近几年罕见的反派人物当男主(海报位置和署名位置都是第一),这种反派当一号主角现在已经算“大尺度”。
和多年前的《黑冰》一样,男主原型是2009年死刑新闻上过新闻联播的大毒枭刘招华。
在这里先跑题一下,刘招华真人真事远比《黑冰》《猎冰》拍出来的离奇得多。他高中擅化学,家里没钱退学,当过法警立过功,业余时间开始制毒发家,制毒全靠自己钻研出的技术突破,能找到不受管控不引发警察注意的原材料还降低成本,同时提炼方法也堪称“业界突破”,警察都承认其在化学方面的天赋。刘招华能在同伙被审判的时候去法庭旁听,被通缉后开始逃亡,在那个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里,他甚至能逃到一个新地方找一个新身份重新开始大张旗鼓地生活,上新闻媒体、做大生意、结识地方人物操盘投资忽悠局。电视里播出他的通缉令时他正在跟人吃饭,还问对方这电视里的人像不像自己。被捕后刘招华说:“人家曾经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我也应该可以用冰毒打开他们的大门。”制毒逃亡过程里他找了三个老婆。
(△2009年新闻联播播出刘招华执行死刑新闻)
《黑冰》把毒枭拍得像个儒商,配上身世和心理问题,钟情卧底女警察,被抓了,还对着她倾诉过往。过去观众会觉得这种“恋爱脑”很降智;现在看来又觉得这是在美化男人,哪里找一个不把女人当工具的男罪犯呢。
2024年的《猎冰》里有相当癫的桥段,隐约可辨出一些本世纪初犯罪电视剧的放飞。
张颂文扮演的黄宗伟制毒之后等验货的状态,简直是演出了颅内高潮。验货的是吸高了,黄宗伟是制毒的才华被肯定了。
打响指的动作反复出现,一打响指就是大招来了。
表面上他有礼貌讲义气,但随时能翻脸不认人,这种变脸演技配合自恋犯罪分子的癫狂,自然也很有戏剧性。
男主角黄宗伟很多台词令人啼笑皆非,犯罪分子却有伟光正之语。既是黑色幽默,剧集官抖也把这段总结为“大毒枭怕的人”。
不过如果看过原型人物刘招华的新闻就会感受到,原型确实也这样,高智商犯罪,一本正经说话,大局观拉满,但就是要制毒。另外“货不能在国内卖”也是刘招华本人制毒时对下家出货的嘱托。
癫狂的犯罪段落里还有点无厘头。绝命毒师本人亲自发癫式禁毒↓
毒品罪犯之残酷细节也有,黄宗伟展示高超制毒技术,毒贩子决定起用他,二人达成合作时,上一个制毒师已经在几米开外就被杀了。
如果你像我一样,只想好奇张颂文怎么演毒枭,又或者想从粗糙中重温《征服》的感觉,其挑拣过程相当辛苦。因为张颂文也是在一个无脑无序的剧情里努力维持局面。说实话,稍微能提点神的情节,剧集官方抖音已经都给你剪出来了,一旦你进正片看这些片段都是怎么连起来的,就难熬得让人绝望。
《猎冰》的画面之粗陋,也可以勉强按导演自己的解释说,就是想拍这样如同犯罪纪实片一样不精美的感觉。但是犯罪纪实片情节是扎实好看的,《猎冰》这个抓毒贩的情节比纪录片难看多了!情节乱七八糟,情绪也是乱的。纪实节目都知道怎么把一个案子按照已知条件、推理过程、关键抓捕环节剪出个起承转合来,也有自己的表达基调。而《猎冰》是彻底没有这些。现在看《征服》我们依然会觉得有一种粗粝的风格感,《猎冰》主要是让我感到非常无助,想问天问大地,这破玩意儿我应该如何找重点?
尤其是警察办案的过程,简直等于没有编剧。观众只见得姚安娜扮演的女警只要去打听就能打听出线索。网络锐评曰“全靠女主开光的嘴”。
随便打听就有线索的同时,女主做事又特别降智。
前脚另一个警察刚以“生意朋友”为幌子来打听消息,后脚女主就直接跟屋里小女孩说自己是警察,竟然这样打探消息还能成功。剧情是小女孩还没到会撒谎的年龄,对着陌生人也说实话,告诉女主,自己外婆在撒谎。这时候女主只要顺着小孩的情绪安慰一下,就能套话,不存在暴露身份才能获取信任,而她告诉小女孩自己是警察,小女孩也会告诉外婆再泄露给当事人,这样不就打草惊蛇了吗???
本来姚安娜的演技已经让人难以入戏了,这种随意的细节更会让观众难以集中精神。
剧情片应该让观众主动去代入双方进入一种“做题”的思路。警察已知什么,需要什么线索能拼出完整答案;罪犯已知什么,现在手里条件还有什么可以逃脱。
但《猎冰》是什么样呢,就是,你带脑子吧,侮辱自己的脑子。要说不带脑子吧,那我看这个干啥呢?一个不带脑子看的犯罪片???那你凭什么是犯罪片啊?
警察进毒品村之前开会部署,从宋代方腊起义讲起,说这个村子多厉害从古至今扩建都没忘记躲避官府围剿。
你还以为要给我见识个多厉害的村子呢,后面剧情就是被网络戏称为“安娜快跑”的段落,女主激怒毒贩,毒贩追,女主跑,女主放炮仗示意同事增援,三伙人一起跑,但是这种追跑过程里,村子一点不复杂感觉好像没几个人住。既没有机关暗道,也没有凶猛村民四面围堵,更没有私藏枪火。那你前面交代个什么劲儿啊!还从方腊讲起!
就说警察布置工作,上句和下句之间都不挨着。
警察领导说,先派一个人乔装进毒品村。男警察主动请缨,领导说男警察看着不像吸毒的进村容易露破绽。领导又说,那找个有身手的女人吧。——等会儿,决定“找个女人乔装”来替代“不像吸毒的男警察乔装”,这方案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毒品村以为女人都没什么杀伤力所以不防备女人?我姑且按这个逻辑接着看,结果后面姚安娜乔装进村还在努力说购买毒品的黑话,那她还是要假装吸毒者?可是姚安娜也并不像吸毒的人啊?开会的时候也没说咱这个女警适合扮演吸毒者啊?就你这里外里你们警察选人去乔装的逻辑到底是啥啊啊啊。要是没逻辑就不要讨论谁像不像吸毒者好了啊啊啊啊啊。
让观众认真看剧却没有回报,到处找不到逻辑抓手,这不是最令人抓狂的吗!
光看张颂文疯狂的片段,是想找正片的。但是一旦认真看,我就感觉自己是个冤大头,我是谁我在哪我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在这个糟糕的剧情中,姚安娜是尤其突兀的存在。首先当然是演技差,其次是女警察的行动完全是随机播放掷骰子剧情东一榔头西一棒。
那么,观众在观剧过程中的躁狂很容易都归结于姚安娜个人。
高群书称自己找姚安娜是因为她不是职业演员,自己喜欢用非职业演员。问题是,有些非职业演员能演出生活的质感,不等于你随便找一个人都适合来演戏。“非职业演员”和“拍出真实感”之间,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剧中除了姚安娜之外的有些非职业演员,看着还有生活里普通人的感觉。
同剧的魏瑾(参加过《创造101》)只是戏份很少的女配,但只要是看过张颂文跟魏瑾粤语对手戏的观众都觉得她很自然,并惊叹于她竟然是《创造101》出道的。一个艺人给观众的既定印象是可以打破的,观众也不可能挨个查谁是科班出身的谁不是,这些本来也不重要。
然而姚安娜不但不像警察,连路人也不像。如果姚安娜在本剧去演一个路人,观众也会觉得好出戏,这个路人太刻意了。
刻意而不专业,整个人无法正确完成剧情的表意,这就是姚安娜的状态。
她的每一个表情都是试图思考,但眼神失焦,同时还眉头深锁。
高群书夸赞她接受过专业培训因而有了女警状态,结果观众说她像在玩吃鸡游戏。
同事牺牲后她的反应↓
作为观众随便一说,符合这个角色设定(在部队立过功,射击比赛得过奖)的女演员,现成的有一个蒋璐霞(《红海行动》《特战荣耀》)。蒋璐霞小有名气到现在,还没有女一戏问世呢,而且蒋璐霞片酬也没多少钱吧。蒋璐霞这战斗力这肌肉,要是个男人,不敢想已经接了多少个大项目了!
“你知道某某有多努力吗”这种逻辑连粉丝控评都不敢用了,演员经过多少训练这个过程,导演更没必要跟观众说,观众看到的就是姚安娜并不像个警察。但是定睛一看姚安娜训练警察训练好像最多是10天……10天……
开机前10天,姚安娜先去当地派出所刑警队体验了生活。但开机之后,我发现她的动作还是不太对,就请了个特勤局的退役的教练……我跟教练说,你千万别把他们当演员,就像训练新兵一样,从立正开始,每天8小时,全程录像,不能偷懒。就这样练了一周之后,他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看东西都有焦点了。
高群书:“他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看东西都有焦点了。”
姚安娜的动作身手肯定是不像警察了。
但她连开会发言的戏份都是满脸写着“我在演我在演”。光看她的表情,比较适合的剧情:领导家孩子第一天到单位实习,全单位都假装不知道她是领导的孩子,夸她做的白底黑字PPT重点突出,她自我感觉良好。
姚安娜的确是有愣的、劲劲儿的感觉,但这种感觉用在搞笑或荒诞戏份上更合适。接着瞎说,更适合姚安娜的角色应该是制毒集团内部的一个手下,去完成黑色幽默的犯罪戏份。比如她觉得自己特别厉害能干一票大的,别人都觉得这人傻,但就能靠极度的愣做成狠事杀人越货,但也会在某个无厘头的点上忽然失手就被抓了。目前的姚安娜有一种积极爱表现但不能进入正戏的气质,不如放在喜感反派上去塑造一个荒谬的场景。
本就薄弱的警察侦破线和姚安娜毫无演技的个人表现融到了一起。女主办案四件套:跟路人打听、跟领导同事犟嘴、随时奔跑起来、奔跑到了开始吃鸡式演技。
很多人觉得《去有风的地方》里姚安娜还算不出戏。一是因为戏份少,二是因为那个角色本身就比较憨。
而警察的“傻”和“愣”终归是需要执行力和智慧的,需要锋芒。姚安娜没有锋芒。
尽管剧情很奇怪,女主没演技,但《猎冰》最近热度仅次于《南来北往》,可称在无趣的国产剧领域打出辨识度。张颂文演反派能刺激观看,姚安娜有槽点那也是“黑红”。前几天刚听说一个惊人的消息,一部被全网怒骂直男癌的烂剧其实是赚钱了的,因为大家都骂总有人好奇,所以就赚钱了。《猎冰》还是分账剧,成本低但一旦数据量好收益就会很好,纵然剧本再差,女主角再没有演技,剧组也是以小博大的商业成功。
使姚安娜演技争议越来越大的是导演高群书几次解释。
他先是发了长微博表示,用姚安娜演女主是因为自己有用非职业演员的习惯,赞美姚安娜朴实。
长微博里高群书自称排斥“学了四年表演课学了一身毛病的表演系学生”。难道姚安娜现在这个表演状态不是一身毛病吗?任何时候都一个表情,肢体语言也看不出是个警察。张颂文不但是正正经经学了四年表演还能教表演呢。专业训练和表演毛病不是一对反义词,非专业也不是就一定能演戏,不然你干脆直接从横店群演里随机挑人呗,那都是最渴求机会想出镜的人。
之后几天高群书在接受采访时再度详细阐述选择姚安娜的理由。
姚安娜是我们定全用非职业演员的时候,有人推荐的,也介绍了她是任正非的女儿。但她是谁的女儿我一点都不关心,我拍戏用过农民,用过警察,为什么就不能用任正非的女儿?我们不能搞身份歧视。 推荐之后,我们约在公司一楼吃了个饭。我怕她娇气,必须得先见一面,一见发现并没有。她那天是跟着一位经纪人来的,没化妆,一头短发,特别朴实,而且一看就没整过容。选非职业演员男的好选,女孩不好选。这是几十年的经验。 周矗,公众号:娱理
这段话精读一下不得了。
首先是重新定义“歧视”。姚安娜的资质如果不是任正非的女儿,会有如下机会吗:有出道、发单曲、未有成名作先有代言广告、上芒果S+综艺、刘亦菲李现偶像剧里演配角。已然如此被优待,高群书说,不能歧视有钱人的孩子。
接下来对姚安娜的夸赞是,短发、朴实、没整容。又说“非职业演员男的好选,女孩不好选”。咋了,女的有什么不好选的,男的好选是因为内娱对男人要求太低了什么样男的都能演男主。
此外高群书又开始抨击资本啦流量啦:
前几年资本当道的时候,做剧的模式都是靠流量明星,我说没问题,但有两点必须遵守,第一必须提前一个月体验生活,忍受我的“摧残”;第二拍戏中间不许离开剧组。这两点一个流量演员都没谈成,因为他们都做不到。我挑演员,从来不会用流量、外貌这些标签去衡量,但你首先得认真对待这件事。
人往那一站粉丝就买账,粉丝买账就有流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种风气我们老导演接受不了,但老板说你必须得用,要不人家不来,我们这戏没保障了,所以我就先把自己开了。
想说高群书导演当年能用Angelababy加黄晓明情侣档演《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里面还冒出个韩国人,是资本安排的吗,是冲着人家流量去的吗?当初这戏高导也拍过,现在开始说我不用资本流量,我用新人,我是因为不歧视有钱人的女儿选择了这个新人。
用Angelababy当女主的时候,高群书说:
我找来Angelababy演的《全城热恋》看,看完后彻底傻了,这可怎么弄啊。(笑)演技是导演的事儿,之前我一直我觉得我在调演员方面还是挺牛的,但是Angelababy让我在这方面第一次有了挫败感,真是有黔驴技穷的感觉。“月月”是有性格、有状态的,Angelababy不仅没受过表演训练,本身也是一个极其单纯的人,就像还未踏入社会、完全一张白纸的感觉,太空白了。 新京报:《高群书:Angelababy曾让我黔驴技穷》
前几年这段话被用来嘲笑Angelababy演技不好,但其实有个问题,这段话也透露出来,高群书在看到Angelababy彻底不能演戏之后依然必须使用该演员。这大导演也没有按业务能力选演员。——论失职,导演和演员都失职。
尽管出道不被看好,但姚安娜的从艺之路依然是超级easy模式。机会多多上文已经说过,受众对有钱人终究是降低了标准的。姚安娜演《有风》的女配,就有人夸她踏实,毕竟没有演女主嘛。但就算是偶像剧里的搞笑配角,我们在台偶里看过太多更出色更细腻更卖力的了。但姚安娜只要做到“不出戏”就会被夸。
姚安娜在《猎冰》已经出戏到这个程度,还有人说,她毕竟演了打戏很愿意吃苦,警察就是要愣一点,姚安娜微博都没控评随便骂诶……夸她的时候默认值是什么。“不配评价二公主演技”是默认值,评论能说一句“姚安娜会不会演戏”还得谢谢她没控评?
问题是我看有的评论也不像真人啊↓
一个穷人努力是应该的,富人(据说在)努力就变成了美德。
《猎冰》有热度是真的,这种热度真正的根源是观众对于放飞的疯狂的犯罪故事还是很着迷。与其说张颂文演反派总有人看,不如说任何戏剧化的非脸谱化的更有人性的黑暗故事都有人看。问题是这类故事常常为“尺度”所限,本身能立项的就有限,拍出来的放飞程度又有限。如果观众喜欢看什么就有批量生产,那才能在量产里追求质量。现在很多影视大家其实都是凑合在看。虽然这样那样但毕竟别的也没有了忍了吧。(顺嘴一槽,我觉得隔壁《南来北往》也一样是凑合看的。)
有热度,但剧本太差和选角不行直接影响了观感,也都是非常直观的问题。导演无需辩解成本低时间短,观众跟这些事情都没有关系,观众只评价最终的结果。然而高群书重新定义“歧视”倒是令人大开眼界。
选角出现问题本身就是导演的问题,谁知道导演的发言似乎比他的选角能力还失格。
用高群书的逻辑看世界,拜金慕强、或把机会留给完全没能力的人,就是公平的,因为:我们不能歧视有钱人/领导/占据更多资源的人啊!
~更新的文章总是被大家错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