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之往
这次在柏林电影节看得很随缘,也很谨慎。开始一两天对主竞赛多少有些执念,线下认识新朋友们之后,在大家的交流里选出大概率有趣的看,体验渐入佳境。我的目标就是「看得开心,留有遗憾」——确实如此。平均一天三部的节奏虽然已经相对舒缓,但也有大脑沉重空白,身体疲乏酸痛的时候。很难想象每天十四个小时泡在电影院里且保持持续输出的职业选手——或许那种乐趣不仅在个人与电影的互动,也在「先吃螃蟹,多吃螃蟹」所掌握的评价话语权上。俺无所谓——被豆瓣进盐半年之后,我发布的内容都被后移和折叠了。
回阿姆斯特丹之后,仍然感觉很不真实。电影节结束了,喜欢的电影愈加清晰。整理了一下留下美好印记的那些作为纪念——其实很多噢。希望明年能再见。
旅行者的需求 / 여행자의 필요 / A Traveler's Needs / Yeohaengjaui Pilyo
在电影海报发布的时候,我开玩笑说,「这会是柏林电影节我最喜欢的作品」——也不算玩笑。
这是洪尚秀最近的作品里我最喜欢的一部。
Iris的鞋子掉落的时候,旁边观众的手机也掉了,扑通一声闷响,全场大笑。
这样共时同感的观影体验如此特别宝贵,只在洪尚秀。
一个异国的,说着外语的女人,我们对她,一如电影中的人物对她一样一无所知。
这是「自我指涉」或「洪尚秀宇宙」之处:
我们总能「解读」并「转译」这个故事。
对我而言,最有趣的则是一种反思:
角色之间的「沟通」障碍,真的是来自对第二语言的「词汇量」的匮乏吗?
还是本质上「感受力」的封闭?
我们在持第一外语的状态下,在与异国他人的交流中,是更真诚,还是更虚伪?
电影中,Iris作为旅行者的需求非常简单,不过是赚钱(make money),而旅行者之外的人物对学习外语(法语)的需求却别有层次。
这是一部既简单又丰富的电影,是我心中回归本质的电影。这种看似「谁都能拍」,但没有人拍的电影,在现在的环境下尤为可贵。
"My path is always a new path." 洪尚秀的每一次「重复」都是崭新的。
每个你每个我 / Alle die Du bist / Every You Every Me
私心最爱的一部,郁郁击掌。
曾经在黑暗中惶恐绝望莽撞热烈地爱过,被这部电影狠狠击中。
我不知道我还有没有爱,能不能爱,要如何爱; 我不认识我的爱人,也不认识我的爱,更不认识我自己。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只关于女主角和她的爱在不同身份下(工作/生活,伴侣/母亲)的境况/困境,甚至和她的爱人没有多大关系,也远远比两个人的婚姻故事丰富:
她太累了,需要休息。
非常喜欢男女主的人物塑造与他们之间的互动:
有点疯,有点甜,特别配而更显「此种甘苦两心知」。
表演真实具有层次,我跟着一遍遍心碎与笑偷偷舔掉酸涩的眼泪鼻涕微微觉得自己好恶心哦但不管我要大哭特哭!
女儿那句「你就是太空飞船」太妙了,结尾的一笔凝固住爱来爱去的无因的美丽——很久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意想不到又恰到好处的最后一幕了。
甚至不需要提她眼中的每个他的呈现这一最「显眼」的,巧妙的视觉传达设计(不剧透了)。
外语 / Langue étrangère / Foreign Tongue
有人觉得「话题元素一锅乱炖」,在我看来不过是成长日常:
这不就是我的朋友们的孩子们,我的十七八岁的学生们经历着的,经历过的生活吗?
Antifa,XR,动保/素食,无政府,我的身体我的选择,吃蘑菇,流动的性,在学校课堂上和家庭聚会上的讨论争执,各种形式的反抗……这就是自由世界的自由灵魂的故事呀——怎么才有人拍啊?
——终于有人拍了:一部具有欧洲时代精神的青春片——当然无法代表所有人,但有所代表。语言,地缘,欧洲议会中心的设定蛮巧妙的——也不重要——就是喜欢这个故事。希望拿奖,向世界发送一条信息。但没有奖,也不意外。撇开得奖元素加持的「玄学」,这电影有些,普通。
黎明的一切 / 夜明けのすべて / All the Long Nights
三宅唱在QA中表示,确实有意让男女主角保持简单的同事/朋友关系,没有让电影落入异性恋浪漫爱的窠臼,而我真的太感动太喜欢这一点了: 「医生也可以是异性啊」——女主角在回答「男女能否做朋友」的时候说——她相信朋友就是互相关心、帮助的人们。 这种同情同理之心远远大于心动和爱情,给了电影更加广阔的意义: 他们中有人经历着丧亲之痛,有人困扰于精神疾病,但长夜过去总是黎明——与其说「太阳照常升起」,不如说我们终将「负重前行」。
我也喜欢电影的聚焦于人,模糊了城市和空间,将我们无限拉近他们以同频。 这部仍然非常三宅唱,在沉静与灵动中慢慢构筑一个可爱可感的世界,并且魔法一般地让我有种「这世界的另一个我」的感觉「星星」的那段虽然俗而不尬(就不剧透了),因为有「人」的元素,还是很感动——大多数时候我不喜欢电影中的直给,但如果直给的是希望的话,我会开心收下。
主题音乐是好的,但真的单调重复了,到后来,每每响起的时候我都有些微的「就不想听」的「逆反心理」了,有些遗憾。
恶魔之浴 / Des Teufels Bad / The Devil's Bath
在柏林看的最黑暗,最压抑的电影: 一个天真烂漫的女人被宗教与社群剥夺身心与神志的故事,又或,一个没有犯错的女人背负了他人的罪恶,相信自己是罪人并惩罚自己的故事(suicide by proxy)。 一个真实的恐怖故事,无数个故事的缩影。 从摄影、音乐到服化道各方面都和电影的整体气质自成一体,女主角身体样貌的变化与自然景观的过度相互成就剧情的推进。 结尾的高潮部分手起刀落,欢声笑语,将巨大的震撼与不安留给观众,残忍而有力。 女主演Anja Plaschg贡献了惊人的表演,并化名Soap&Skin写了部分配乐。 拿了小奖,也好。 看了看豆瓣短评,很惊讶在有片尾字幕的情况下还有很多人对电影传达的核心信息视而不见,非要理解成「邪教害人」,无语。
死亡乐章 / Sterben / Dying
父母兄妹前任继任朋友伙伴老板同事客户事业生活爱好负担瘾症惯性生老病死爱恨情仇。人和人一场游戏,我们生来就是孤独。三小时的人生全景,偶有冷箭般的笑与痛——非常德国。经历了一场事先张扬的死亡进行时,看完只觉得幻灭痛苦,于是没有再看别的电影。那段翻唱Wilco的Jesus, etc的圣诞节蒙太奇给得恰到好处,歌词中「Tall building shake/ Voices escape singing sad, sad songs/ Tuned to chords, strung down your cheeks/ Bitter melodies turning your orbit around……Our love/ Our love is all we have」如神来之笔一般点题,成就一个年度怅惘时刻。
电影课 Filmstunde_23 (2024)
Berlinale Camera 2024得主Edgar Reitz的纪录片。
90岁的他和55年前的学生们重聚,以影像和对话追忆了他给当时十三四岁的她们上的实验性质的夏季电影课程的过往。
Reitz一直致力于推进电影教育进入初级教育系统。
他认为,电影是一种语言,学习运用这种传播工具很重要,而电影课的缺失是人文教育的失败。
这场实验,是为了解电影课对学生的影响,以供教育部门参考。
遗憾的是,所获颇丰的学生们并不没有太多影响力,而家长们的反映普遍仍是觉得「不是必须」和「带来麻烦」——有位父亲提出,女孩子们上街,拿着摄像机在公共场所拍摄,是一种危险的行为,老师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
这一场的观众中有很多中老年人,我总觉得,他们选择这一部,除了对Reitz有私人情结和「周日上午十点」方便之外,还有些「追忆似水年华」的意思。
她们所记录的人与物都那么遥远陌生,其中的互动又依旧这样亲近密切,真的很微妙。
对慕尼黑的吐槽很逗,引得观众狂笑不止——「那里有很多爱抱怨的老年人!
」——镜头一切,果然如此。
还有学生拍「脆弱的男性气质」——由一只公鸡和她的父亲参演,幽默讽刺。
这些半个世纪前的作品让我们意识到,不同世代的人们的相同之处或许比不同之处要多很多,而电影,真的是通用的语言,它很重要。
虽然到如今, 电影课依然没有以Reitz期望的方式在教育系统内普及。 而我们依然需要继续思考那些关于电影、时间与人生的问题——答案便是意义。
Above the Dust(2023)
这部电影我看了两次。相关的讨论逐渐分化并脱离电影本身。我是觉得好看的——「 这么大的一块地方,怎么会容不下一个人呢?」 从水枪到猎枪,从挖地到埋土,从农村到城市(乡村结合部),从农民到(农民)工人,不变的是,他们(我们)没有真正拥有过什么,除非在梦里,只有在梦里。 暴风骤雨平等地落下,扬起沙尘又归于地上。 群山喘气,高楼与人亦如是。 周日早九点半,座无虚席 带现场德语同传字幕翻译,和很多孩子们一起,是一种可爱与幸运。
电影 结束 ,生活继续——先这样啦。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