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城市化也叫反城市化或去城市化,是人们从城市地区迁移到农村地区的人口和社会过程。根据人口统计数据以及城镇人口比例来看,目前我国确实存在部分逆城市化现象,但与整体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相比,逆城市化只是极个别城市现象,且一直只是少部分群体在“逃离城市”,毕竟城市不管是教育、医疗、就业等都不是农村或者乡镇可以媲美的。即便生活在城市钢筋混凝土中很累,但为了下一代更好教育,为了积攒更多的财富,大部分人还是选择留在城市。
当下我国逆城市化现象出现最多的地区当属“北上广深”这四一线城市,比如逃离深圳、逃离上海等,不过逃离的原因有很大不同。大部分逃离一线城市的人,是因为在一线城市没有足够资金购买房产,动辄几百万的房产,仅凭借普通打工即便掏空3个家庭的家底,也只能勉强凑个首付,后续还贷压力巨大,所以很多年轻人迫于生计出现逆城市化。另外一种逆城市化则是“富豪”群体,那些早期下海的商人、明星等,赚得足够财富后,认为精神上要贴近自然才是完美人生,所以也会找一处风景秀丽的郊区,置上几亩薄田,或者开办几处农场,,但这类“逆城市化现象”属于少数。
至于逆城市化现象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只能说不同国家、不同国情肯定会出现不一样的发展程度。
反城市化的原因与移民的推拉因素有关,它最初是在英国出现,当时英国市中心的工业出现崩溃,导致大规模工人失业,城市地区的经济因此快速衰退,再加上劣质的住房和低劣的居住环境,最终迫使人们远离市中心。但这种情况与我国的情况明显不同,我国国土面积大、资源众多、人口多,仅内需就可以拉动全品类工业生产,不会出现欧洲国家的工业萧条。我国如果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更多是因为人们想要更好的生活质量,希望能够生活在一个干净安静的地方、没有重工业造成的空气和噪音污染的地方、以更便宜的价格拥有更大的房屋和更多土地的地方。
这里再举一个现代案例。1981 年至 1996 年间,美国后工业化时代,20 个主要城市失去了50万个工作岗位,而全国村镇地区则增加了 170 万个工作岗位,这说明逆城市化现象在美国很有吸引力。但美国情况也与我们不同,其地广人稀,现代大型农业、小镇生活也很富足,最关键的是,美国下一代教育不像我们竞争这般激烈。
另外,逆城市化现象可能也与文化XX有关,比如我国1966年-1976年的文化XX,城市化停滞不前,当时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逆城市化,其表现形式是一场大规模的“到农村去”。据估计,在 1960 年代末的高峰期,有超过 1000 万人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而 1968 年我国城市总人口仅为 1.68 亿。所以未来除非再次出现类似事件,否则不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逆城市化。
当然了,未来农村也会建设得越来越好,因为新农村生态意识越来越强烈,农村建设得也越来越美丽。人类在生理需求、文化需求达到一定层次后,也可能会出现“返祖”现象,重新回归自然,而届时的农村就是自然最佳体现地,但50年内很难大规模出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