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今年52岁,她在30出头的时候就得了糖尿病。不同于其他糖友,张阿姨体型一直偏瘦,当得知自己患了糖尿病时还很纳闷,但也没有深想。只是这几年一直有感觉身体乏力,耳朵听力也有所下降,明明有吃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血糖越来越不理想。于是这个周末,张阿姨去了医院,在听完她的自述病情后,医生先询问了张阿姨的母亲、外婆那一系的亲戚是否有糖尿病,且具有听力下降病史。张阿姨表示自己的妹妹、母亲的确都患有糖尿病,于是医生安排她做了相关检查。最后,医生拿着报告单和张阿姨说,她得的糖尿病,不是常见的1型糖尿病或者2型糖尿病,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糖尿病,叫做线粒体糖尿病。
线粒体糖尿病这种疾病非常罕见,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5%。它是遗传缺损引起线粒体代谢酶缺陷,使ATP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导致的一种疾病。线粒体分布于细胞的胞质内,而受精卵的胞质绝大部分来源于母亲,所以线粒体糖尿病系母系遗传,起病年龄范围不定,大多数是45岁前发病,常有轻至中度神经性耳聋症状及神经肌肉症状,但耳聋与糖尿病起病时间可不一致,可间隔20年。
多数线粒体糖尿病患者初诊时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他们通常无酮症倾向。不同于典型的2型糖尿病,线粒体糖尿病患者体形消瘦。亦有少数患者初诊被误诊为1型糖尿病并发生过酮症酸中毒,与1型糖尿病的不同点在于:①发病年龄相对较晚;②病程呈缓慢进展,临床症状也随着年龄的老化而加重;③胰岛β细胞功能低下是不完全的;④胰岛细胞抗体多为阴性,少数表现为低滴度持续阳性;⑤多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临床诊断以基因诊断技术确诊。
值得注意的是,线粒体糖尿病常合并有因线粒体功能障碍所致的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如线粒体性脑肌病等,病者除有肌无力外,伴发肌阵挛癫痫、共济失调、视神经萎缩、周围神经病以及神经性耳聋和智能低下等症,癫痫发作和发作性呕吐为此型病者最常见症状。
虽然都是糖尿病,但线粒体糖尿病有以上这些独特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尽早对所有疑似的患者进行精准分型诊断很重要。
对患者本人而言,确诊线粒体糖尿病后,临床医师可以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并尽早筛查及治疗其他临床并发症(如耳聋、神经肌肉病等)。
对患者家庭而言:可通过基因检测筛查整个家族,早期识别携带突变基因的家庭成员,对已患糖尿病的家庭人员应用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延缓疾病进展。尚未患糖尿病的家系成员也需定期随诊复查。家族中有生育要求的女性患者,可以基于产前诊断技术优生优育。
对疾病治疗而言:线粒体糖尿病治疗有其显著不同于2型糖尿病的特殊要求,不宜严格控制饮食,不宜剧烈运动。双胍类药物可导致线粒体糖尿病患者出现血乳酸水平升高,甚至乳酸酸中毒,应避免应用。早期规范使用胰岛素治疗以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延缓各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出现。适当应用保护及改善线粒体功能和抗氧化治疗的药物。
案例中的张阿姨在被确诊后,遵医嘱停用了以前的二甲双胍,换成胰岛素降糖,血糖得到了良好控制。张阿姨出院后,又带着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女儿来医院进行了检查,果然有一些发现,目前他们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进行监测及治疗。
编辑:郭师宇
二审:刘 红
三审:黄红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