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鲁晓明建议:
民生领域的教育、医疗、养老问题,一直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今年,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鲁晓明聚焦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建议采取措施促进医师多点执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多点执业能活化医疗资源
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当中提到,鼓励医师到基层、边远地区、医疗资源稀缺地区和其他有需求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
鲁晓明关注到,长期以来,优质医疗资源在大城市核心区域相对集中,偏远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优质资源相对较少,尤其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老年人群体居家医疗的需求日益迫切。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需要医生能够从单一的医疗机构“走出去”。
“现在大家都喜欢去三甲医院等优质医院看病,导致‘一号难求’。”鲁晓明认为,多点执业的好处在于,可以活化医疗资源,避免医疗资源过度集中拥挤,同时又能使优质医疗资源尽可能地辐射到偏远地区、农村地区的群众。
鲁晓明表示,当下医生多点执业的积极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调动。究其原因,他认为,一方面是主执业机构对多点执业的态度。“培训一名医生需要耗费不少资源,主执业机构会担忧医生多点执业会降低医疗机构本身的竞争力,增加其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医生本身也存在着疑虑,不确定多点执业会对其绩效考核、职业生涯的提升有什么影响。
“社会上也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医生多点执业是不安于本职工作。在主执业机构、医生本身和社会不理解的情况下,医师多点执业的激励机制没有能够有效形成,导致客观上开展多点执业的医师比例较低,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鲁晓明说。
加大对多点执业的宣传
针对以上情况,鲁晓明建议,要建立医师多点执业的激励机制。他说:“我们应该要考虑到主执业机构在医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培养上投入,要引导建立一个医师多点执业的收益分成和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分摊的机制。同时加大对多点执业的宣传,消除群众对多点执业的误解。”
为了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好地服务偏远地区和特殊人群。鲁晓明表示,“是不是可以考虑把对公立医院的拨款,与医师从事公益性多点执业的人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医疗机构从事多点执业的医师数量较多、比例较大,在奖励和补助方面可以有所体现,在考核上评优评先也可以有所体现。”
鲁晓明认为,要引导主执业机构将医师多点执业的经历与医生的职业提升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在医师进行职称晋升或职级晋升时,多考虑或者优先考虑有面向困难群体进行多点执业的经历的医师。”
他还提到,应该强化多点执业的医疗保险服务。“医疗活动是存在风险的,有些医疗机构的赔偿能力可能相对较弱,所以我在想,可不可以尝试以某个地区为试点,建立一个多点执业医疗机构职业责任保险强制购买的制度。引入医师开展多点执业的,必须为医师和机构购买医疗责任险。”
■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邓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