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歌舞剧《猫神在故宫》:“猫眼”看故宫 童心悟历史

0
分享至

▲ 歌舞剧《猫神在故宫》剧照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供图

“我想让‘小东西’回来,小猫们都回来了吗?”演出散场后,画着“猫脸”的小观众仰着头问妈妈。妈妈回答:“小猫们是去守护故宫文物、守护家园了,它们一直陪在我们身边,故宫里的每一只小猫都是‘小东西’。”

2024年寒假演出季,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简称“中国儿艺”)里,一群脸上画着小猫胡须的孩子们在剧场欢乐地奔跑,或在前厅与猫型人偶合影留念,或在集章处排队等待盖章。最让他们欢喜的还是剧场里精彩的演出——由中国儿艺和故宫博物院共同出品的歌舞剧《猫神在故宫》。该剧改编自同名绘本,通过猫的视角讲述了一段关于爱与陪伴、记忆与历史、生命与永恒的故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提供了新的思路。

破圈合作,故宫猫化身“小东西”

在紫禁城里,一只名叫“宝贝儿”的小猫,因为对人类伙伴的深深眷恋,经由奇特机缘穿越时光,成了名叫“小东西”的小猫。此时的紫禁城已经成了故宫博物院,“小东西”在这里寻找着曾经陪伴自己的伙伴,也寻找着自己……2020年,中国儿艺院长冯俐创作的绘本《猫神在故宫》问世。导演焦刚回忆,他最初看到绘本时,就被故事中猫和人之间无限眷恋和互相关爱的情感打动。基于故宫猫这一热门IP,绘本故事以新奇的视角、深厚的文化底蕴,收获了业界和读者群体的广泛关注,也埋下了戏剧创作的种子。

经过漫长的筹备与排练,活泼生动又各具特色的故宫猫形象来到了观众面前。紫禁城里的四爪侍卫“宝贝儿”、穿越数百年时光来到故宫博物院的“小东西”、霸气张扬的“局气猫”、英武洒脱的“大橘猫”、喜庆可爱的“墩墩猫”……它们善良乐观、勇敢坚强,是孩子们的好伙伴,也是脚下这片土地历经岁月变迁的见证者。

好的作品在于情节,更在于细节。在《猫神在故宫》的舞台上,随处可见传统文化与时代元素的有机融合。近2小时的演出中,每位观众都能在剧中发现自己喜欢的元素,比如,将传统服饰元素与国风漫画相结合的人物造型,以青少年儿童更易接受的方式传播民族服饰文化。

从2023年12月到2024年2月,《猫神在故宫》完成了首轮50场演出,并以线下演出与线上传播相结合的方式成功“破圈”。在演出现场,不乏“三刷”“四刷”的小观众,甚至还有不少京外小观众拉着行李箱专程来看剧。

“猫眼”看戏,小故事展现大情怀

“总有人担心孩子能不能看懂剧情,我觉得应该给孩子适当提供一些‘刺激’,让他去看、去听、去感受。”这是一位观众看完戏后的真实体会。评判一部戏是否成功,不仅要看观众在剧场里的反应,还要看观众走出剧场后留下的思索。《猫神在故宫》虽以儿童为主要受众,但其中蕴含的哲思却不囿于年龄,同样也打动了走进剧场的家长。

在创作之初,“思考猫和人的关系”就是主创团队尤其关注的问题。冯俐通常会用“伴侣动物”来代替“宠物”这个词,这些伴侣动物对待人类的情感,是毫无保留,也带着人性的。在剧中,这种“人性”通过戏剧表现手法得以丰富。在“小东西”到来之前,故宫里的小猫们对待人类并不友善,它们或曾受人类欺骗或曾被人类伤害。但“小东西”坚信“人类不是猫的主人,而是伴儿”。在它的影响下,一身戾气的小猫们看到了万物向善的可能性,它们眼中的世界也变得平和、明亮了。

戏剧教育的意义在于让人们认识世界的丰富性。透过舞台上一双双灵动的“猫眼”,小观众能看到复杂的人类情感和多面的人类社会。“小东西”在一系列经历中变得勇敢、自信,建立了对世界的友好和善意,成为故宫的守护者。角色的成长同样给孩子以启迪,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处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如何与这个世界建立友爱。

走进剧场,听文物讲述“活历史”

《猫神在故宫》不仅融入了历史背景,还对小猫与文物之间的情感联结进行了深度刻画,赋予故宫文物拟人化的生命和情感。比如“小东西”初来乍到受排挤时,“铜狮子”和“罐罐”给予它安慰。它们不仅是小猫的好朋友,更是故宫文物和中华家园的具象。

“这部戏以小朋友易懂、易接受的形式进行表演,既有细腻视角,又有宏大格局。”“孩子不仅看懂了,回家后还在不停地回味,主动学习补齐对这段历史的认识。”看到观众这些由心而发的评论,冯俐十分欣喜地说:“故宫的故事是非常丰富的,我们用100部戏都说不完道不尽,但我们可以用一部戏来唤起所有人对故宫的好奇和想象。”她希望能在这部戏里注入更为丰富的内涵,也让每一位观众拥有解读这部作品的权利。

《猫神在故宫》让故宫文物“开口说话”,小猫守护朋友与人类守护文物的行为在孩子们的意识里贯通,借由戏剧艺术与历史故事的融合,在“活着的故宫”里触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奥义。小观众带着对小猫世界的好奇走进剧场,在戏剧中感知并理解历史的厚重,并化作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竭动力。

2024年3月5日《中国文化报》

第5版刊发特别报道

《歌舞剧〈猫神在故宫〉:“猫眼”看故宫 童心悟历史》

责编:陈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石再预测中国未来房地产走向:若无意外,或大概率又是对的

王石再预测中国未来房地产走向:若无意外,或大概率又是对的

巢客HOME
2024-12-21 05:55:03
中国贫困率跌破1%,而美国却高达18%!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中国贫困率跌破1%,而美国却高达18%!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墨下
2024-12-25 21:27:50
网友:吾儿24岁心肌炎去世!评论区众多网友:照顾一下我家孩子

网友:吾儿24岁心肌炎去世!评论区众多网友:照顾一下我家孩子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5-02-18 14:25:44
80万开店,3个月就倒闭!遍布全国的数万家零食店,开始割韭菜了

80万开店,3个月就倒闭!遍布全国的数万家零食店,开始割韭菜了

肆时说
2025-02-19 00:03:48
正式和谈前拿下波克罗夫斯克 对俄罗斯有何意义

正式和谈前拿下波克罗夫斯克 对俄罗斯有何意义

看看新闻Knews
2025-02-19 00:51:28
河北大学生开学舍不得走,晒出奶奶做的早餐,网友:换我也不想走

河北大学生开学舍不得走,晒出奶奶做的早餐,网友:换我也不想走

阿龙美食记
2025-02-16 18:13:23
《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

《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

财联社
2025-02-18 18:44:12
疯传东莞一老牌超市突然倒闭?!

疯传东莞一老牌超市突然倒闭?!

东莞潮事儿
2025-02-18 11:57:48
东莞往事:工厂大姐的情欲,让我叹为观止

东莞往事:工厂大姐的情欲,让我叹为观止

三惊胖爷
2025-02-12 19:38:39
菲政坛“大变天”!马科斯傻眼,64名候选人参战,莎拉反败为胜?

菲政坛“大变天”!马科斯傻眼,64名候选人参战,莎拉反败为胜?

傲骨真新
2025-02-17 13:52:46
油管一哥砸1亿美元野兽游戏落幕!1000人参加,冠军独得千万!但人性太复杂...

油管一哥砸1亿美元野兽游戏落幕!1000人参加,冠军独得千万!但人性太复杂...

英国那些事儿
2025-02-17 23:36:47
爆大冷+梦断100冠!德约澳网后首秀一轮游,0-2不敌意大利帅哥

爆大冷+梦断100冠!德约澳网后首秀一轮游,0-2不敌意大利帅哥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02-19 02:13:06
赵长鹏:放弃中国国籍,痛快交531亿罚款,成全球最信美国的冤种

赵长鹏:放弃中国国籍,痛快交531亿罚款,成全球最信美国的冤种

葡萄说史
2025-02-15 11:20:40
外星人找到了?科学家在金星上发现2万座文明遗址,怎么回事?

外星人找到了?科学家在金星上发现2万座文明遗址,怎么回事?

琉璃聊科学
2025-02-18 08:06:19
国昌收不回来?黄珊珊否认埋怨黄国昌:不需要做文章瞎掰

国昌收不回来?黄珊珊否认埋怨黄国昌:不需要做文章瞎掰

新时光点滴
2025-02-19 01:36:06
2025情人节惨烈翻车!男人集体摆烂不掏钱,这届爱情被谁杀死了?

2025情人节惨烈翻车!男人集体摆烂不掏钱,这届爱情被谁杀死了?

笑熬浆糊111
2025-02-17 00:05:23
过安检能让多少人“身败名裂”?网友分享太炸裂,一看一个不吱声

过安检能让多少人“身败名裂”?网友分享太炸裂,一看一个不吱声

奇特短尾矮袋鼠
2024-06-26 20:24:41
女医生辱骂患者内幕曝光!医院介入,医生竟被气到发抖!

女医生辱骂患者内幕曝光!医院介入,医生竟被气到发抖!

小毅说事
2025-02-17 19:25:44
俄外长:俄美将努力为恢复全面合作创造条件

俄外长:俄美将努力为恢复全面合作创造条件

环球网资讯
2025-02-19 01:03:06
性生活谣言你信了吗?八大真相曝光!

性生活谣言你信了吗?八大真相曝光!

智见派
2024-11-27 23:54:39
2025-02-19 03:28:49
文旅中国 incentive-icons
文旅中国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34054文章数 111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10元1个螺母被认定为枪支散件 父子被刑拘获分案调查

头条要闻

10元1个螺母被认定为枪支散件 父子被刑拘获分案调查

体育要闻

曾遭遇两年欠薪,国足最新归化球员是他?

娱乐要闻

陈晓与陈妍希宣布离婚:今后各自安好

财经要闻

存款准备金率5%隐形下限能否突破?

科技要闻

马斯克发布"最聪明AI":号称碾压DeepSeekV3

汽车要闻

两种电池可选 小米YU7最大续航820km

态度原创

教育
数码
艺术
本地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初中三年,别让孩子的 “拼命”,变成无用功

数码要闻

体验全升级,最低4200元! 联想小新Pro这波新品太炸了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非遗版春节|新春青岛行,是谁闯入了动漫世界?

军事要闻

北约秘书长:欧洲准备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