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矮星是是一些已经耗尽了核燃料的恒星的残骸,它们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质量,但是它们的体积只有地球的体积。你可以想象一下,它们有多么的致密。这样的密度是我们在地球上无法实现的,所以我们要用一些特殊的物理理论来描述它们的性质。
白矮星没有了核能源,所以它们只能靠散发热量来冷却,就像一个热水壶一样,它们会越来越冷,直到最后冻成一块冰。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十亿年,甚至更长。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公式来估计白矮星的冷却时间,比如说,它的冷却时间和它的质量的平方成反比,和它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这意味着,质量越大,半径越小的白矮星,冷却得越快。这也和我们的直觉相符,因为质量越大,半径越小的物体,表面积越小,散热的效率越低。
但是,最近有一些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些很奇怪的白矮星,它们的冷却过程被打断了,它们的亮度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而不是随着时间逐渐变暗。这些白矮星的质量都比较大,大约是太阳的0.9倍,它们的表面温度都在1万度左右,它们的年龄都超过了80亿年。这些白矮星在赫罗图上形成了一个分支,被称为Q分支。赫罗图是一个用来表示恒星的亮度和表面温度的关系的图,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恒星的演化过程。
这些Q分支的白矮星是怎么产生的呢?它们为什么会停止冷却呢?最近发表在《自然》的一篇论文,他们用了一些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来探究白矮星的内部结构和冷却机制。他们的主要发现是,这些白矮星的内部发生了一种固液分馏的过程,导致了一种浮力晶体的形成,这些晶体可以释放大量的重力能,从而抵消了白矮星的冷却。
什么是固液分馏呢?这是一种物质在固化的过程中,不同成分的分离的现象。比如说,你有一杯盐水,如果你把它放在冰箱里,水会先结冰,盐会留在液态的部分,这样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相,一种是纯水的固相,一种是盐水的液相,这就是固液分馏的一个例子。
白矮星的内部也会发生类似的过程,因为它们的核心主要是由碳和氧组成的,而且还有一些重元素的杂质,比如氖。当白矮星的温度降到一定的程度时,它们的核心会开始结晶,形成一种叫做体心立方的晶格结构。但是,这个晶格结构对于重元素是不稳定的,它会把重元素排斥到液态的外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富含碳和氧的固相,和一个富含氖的液相。
这个过程有什么影响呢?首先,它会释放一些潜热,就像水结冰时会放出热量一样。其次,它会释放一些重力能,因为元素从内部向外部移动,会导致白矮星的重心下降,从而减小了白矮星的引力势能。这两种能量的释放,都会延缓白矮星的冷却,但是它们的效果都不够强,不能解释Q分支的白矮星的异常。论文的作者指出,还有第三种能量的释放,才是关键所在,那就是浮力晶体的能量。
什么是浮力晶体呢?这是一种由固液分馏产生的晶体,它的密度比液态的部分要小,所以它会向上浮动,就像冰块在水里一样。这种晶体的浮动,会导致液态的部分向下沉降,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对流的运动,这种运动会释放更多的重力能,因为液态的部分比固态的部分要重,它们向下沉降,会使白矮星的重心更加下降,从而减小了更多的引力势能。这种能量的释放,就足以抵消白矮星的冷却,使它们的亮度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直到固液分馏的过程结束。
这个过程会持续多久呢?论文的作者估计,对于一个质量为0.9倍太阳质量,表面温度为1万度的白矮星来说,它的固液分馏的过程会持续大约80亿年,这和Q分支的白矮星的年龄是一致的。这也意味着,这些白矮星在这段时间里,几乎没有冷却,它们的亮度和温度都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就像一些主序星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这些白矮星不再是死星,而是有着新的生命的星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