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潘碧灵委员:青少年心理问题别“等以后再说”

0
分享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樊未晨)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议题在今年两会期间受到不少代表、委员的重视。“在现实中常见的是,很多青少年只有成绩被关注,其他的都可以等以后再说。”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湘潭大学校长潘碧灵对这个问题观察已久。他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还面临不少挑战,比如部分家长对心理问题有“病耻感”,甚至会阻止有需要的孩子去就医,部分任课教师只关注专业知识教学,没有心理健康关注意识等等,“应该引导大家更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潘碧灵今年带来了一份《关于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提案》。他表示,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等数据引发强烈关注,随着《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重要文件的深入实施,心理健康服务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

潘碧灵坦言:“对于中小学来说,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短时间难以呈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唯分数’论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足。”

对于高校来说,潘碧灵表示,由于学生心理问题的低龄化以及学生焦虑、强迫、依赖等因素,高校教师所做的大部分工作仍然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堵”,较少能够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疏”。“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面对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发展需求,力不从心,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心理需要。”他说。

潘碧灵认为,应该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他表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一两个、一两群人能完成的工作,而是一个完整的教育工作体系,从学校顶层到课程教师,甚至后勤管理等,都是教育网格中的一个重要资源。”

而这里,就必须关注到“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潘碧灵了解到,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尤其是中小学,很多学校由兼职教师开展工作。由于兼职教师大多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和专业心理咨询技能,无法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心理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疏解。

潘碧灵认为,要加大队伍建设的日常投入和支持力度。“这不仅是指经费投入,还包括编制岗位投入,学科建设支持,政策关怀倾斜等。”他说,“术业有专攻,不同身份角色教师所处的岗位及专注领域虽有所差别,但都是跟学生密切接触的教书育人的主体,学校要推动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关心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员育人工作机制的完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
有重大影响力的全国性综合日报
122695文章数 5921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