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会感觉Perlisten Audio 有点陌生,甚至很多老烧也不知道,很正常,因为它诞生于 2016 年,没有悠久的历史,不过品牌背后的焦点人物并不是音响新人类,而是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与营运者。
品牌的 CEO 兼创办人 Daniel Roemer 已在行业中的R&D界别打滚了超过25年,他曾为 NHT、Acoustic Research、Advent,并曾于 MITek 领导整个 R&D 团队。另一方面,他亦为不同的领域担任技术顾问,汽车领域有大家熟识的 Aston Martin、Land Rover与Ford,还有太空科技的领域。
品牌另一位核心人物 Lars Johansen,他是品牌的 CSO,曾为 JBL、Harman Kardon、Klipsch等等知名品牌担任管理工作,亦曾负责丹麦著名单元品牌 Peerless的生制工作与 Danish Sound Technolgies 的营销总监。在成立 Perlisten 之前,Lars更是 M&K(Miller & Kreisel)的总裁。
Daniel & Lars 所创立的 Perlisten,无论在设计上与技术上,是要把既熟识又新颖的创作带到了音响市场,以灵活的手法将电影重播与音乐重播的追求融而为一。
从旗舰 S 系列转移的 DPC Array 技术
应用于 R 系列的 DPC Array 技术
点音源,缩窄顶底声音扩散!
R 系列,是 Perlisten 的二当家系列,A 系列尚未登场,而旗舰系列是 Signature – S 系列。Perlisten 最亮眼的设计无疑是三高音单元……岂不是与 M&K 的设计异曲同工?非也,它只是一款看似是用三高音设计的扬声器,其实,当中只有中间一个单元是负责高音,另外两颗是中高音单元。
厂方称整个 26mm x3 半球形振膜列阵为 DPC Array – Directivity Pattern Control,而旗舰 S 系列用 28mm x 3 半球形振膜。刚才提到,DPC Array 只有中间一颗是高音单元,它负责重播线性 900Hz-20kHz 频率,而上、下两个半球形振膜严格而言,是两个与高音有相同口径的中高音单元,线性频率响应大约是 1kHz至4kHz(不同型号有些微差异),由 4kHz 逐渐滚降, 所以严格而言不算是纯高音单元。要达到如此宽阔的频应要求,三个半球膜单元必须是长冲程兼低失真的设计。
设计上,三个 26mm 振膜的重叠频域少,借以减低高中音过时可能出现的失真,因为人耳对高中音极为敏感。两个 26mm 中高音单元相比一般重约 4-5 克的 130mm 中音单元轻约 1.2 克,令中高音单元不仅能配合高音单元展现出高动态、瞬变快的人声与流畅的中高频,也能仔细地控制时间、振幅与相位。
事实上,两个中音单元也属于高音导波器的一部分,令 DPC Array 拥有非常出色的水平声音扩散特性,并缩窄垂直扩散,避免天花板和地板反射并扰乱声音。说穿了,DPC 的设计目标就是要追求「点音源」效果,即单一发声点的声音重播效果。
DPC Array 技术其实是由顶级 S 系列转移过来,S 系列中间的那颗高音升级用铍高音。厂方指,他们与瑞典有关方面合作,足足花了 18 个月才把 DPC Array 钻研、模拟出来。技术令整个 R 系列的灵敏度达 90dB/2.83V/1 米,最高峰值音压可达 116dB<3%-2nd, 3rd 谐波。
纤维盆低音单元
低音单元
设计上,难度最高的是要让 DPC Array 与低音单元无缝衔接,所以,Perlisten 所选用的低音音盆质素必须够轻。流畅的弧度,无相位塞,并选用 HPF 纤维低音,厂方称之为 Hybrid Pulp 结构。别误会 Pulp 等于传统的纸盆单元,HPF Pulp 是混合了实木长纤维、竹与羊毛制成。
厂方最统一的设计,是让整个系列都配上相同的 DPC Array 和相同口径的低音单元,R 系列统一用 165mm 口径低音单元,包括今次测试的 R7t 座地扬声器、R5c 中置扬声器和两对 R4s tilt down 设计的挂墙式环绕声扬声器,而 R 系列扬声器的恒常阻抗为 4Ω。
R7t 座地扬声器是 R 系列中设计比较特别的座地扬声器,亦是 Perlisten 的二当家扬声器。厂方称之为四路扬声器,高音一路、双中高音一路、估计 DPC Array 对上与对下两个 165mm 口径单元为中低音单元,而最顶与最低两个是低音单元。
在 R7t 的底部其实还有一个低音反射气口,既可让它们设定为低频反射式扬声器;加入气口塞后,立即让它成为一款气垫式扬声器(R5t 与 R5m 同样可以切换为低音反射式扬声器),不过,必须在装上底架前决定用哪一种方式播音乐。系列的其他型号,均属气垫式设计。另一个非常低调的设计,是 R7t 的面板微微 tilt up,由于 R7t 属于哑铃式单元排列,所以 tilt up 的幅度并不夸张,角度轻易对准耳平位置发声。
超低音
今次测试使用了两款超低音 – D15s 和 D212s。顾名思义,D15s 用一个 15 英寸口径低音单元;D212s 则用两个 12 英寸口径低音单元。不同的,是D212s 不仅是密封式设计,也属于一款采用推挽式工作的超低音,一个单元向前投射,一个磁体对着地板,单元向箱顶投射。低音音盆选用碳纤复合音盆、Nomex 音圈桶悬挂(spider)、多层铝音圈及巨型磁铁结构。
厂方强调,超低音均经过 Klipper 激光量度。两款超低音均配备 RCA 与平衡输入端子,D15s 内置 2000W 连续功率输出,10 段预设 PEQ 修正,小房间最低频应为 24Hz,大房间可潜低至 16Hz,THX 可响应 20Hz。D212s 内置功放可连续输出 3000 瓦,同样提供 10 段预设 PEQ 修正。两款超低音均由 App 操作,微调方便得多。
笔者先后三次到此间聆听 Perlisten,首两次是为了订定示范会的题目及示范会前热身。首先可以肯定的,是 Perlisten 的水平扩散幅度并不狭窄,两排共 10 个座位,即使坐两侧,声音表现的下降幅度不会太难接受,一家四口排排坐看电影,最侧两位聆听到的声音表现会比其他设计理想。
播演奏会与音乐会
另一可以肯定的,是它播音乐会绰绰有余,以天秤的两头比喻,假设一侧是音乐,一侧是电影,我认为 Perlisten R 系属于中间偏向音乐一点点的定位,可以估计纯电影发烧友会觉得系统略偏向斯文,但针对既看电影,也看音乐会与演奏会的发烧友而言,Perlisten 一石二鸟的能力,让我敢于在示范会中挑选了卡拉扬多年前拍摄的演奏会《莫札特小提琴协奏曲No.5/Dvorak 交响曲 No.9》 BD,两声道 LPCM 讯号,声音细节反映能力良好,小提琴演奏的连贯美与变调丰富,也展现出小提琴家的柔韧美, 乐团展现出有一定深度的音场,即使是 4:3 黑白画面一样不减兴致。
小提琴音细滑有摩擦力,不尖恶、不干噪,细滑感强烈,与后方的乐团一前一后的立体感鲜明,而且展现出卡拉扬追求的高贵雅调。
再听一张非常特别的录音,《John Gorka – The Gypsy Life》这位当代 folk song 歌手 BD 专辑,最轻细微弱的音乐动态在这套 R 系列下,展现得细致有弹跳力,不暗不蒙不淡,背景的静,将不同结他、乐器、人声的强弱动态表达得精彩,实在是笔者的意料之外。
注重电影音效细节动态
由于近期推出的热门电影 4K UHD 出现不少「撞桥」情节,正好让笔者比较一下不同片段的制作特色。《杀神4》 第二幕与《MI:7》第二幕的沙漠、骑马、枪战戏。
《MI:7》制作将场面的气氛动感还原出强劲的气势,马蹄的声音动力夹杂着长枪的声音动力,视觉场面混乱,但声音一点也不混乱,让我清晰地听到蹄声与子弹声的声音方向与落点,枪战刺激、瞬变反射快速;枪声有力而不夸张,长短火比例恰当,当沙尘暴扑面而来,混乱而动力强劲的方向感,让我听到每一阵来自不同方向的阵风与沙粒杀到的扑面气势。
《杀神4》港版就明显把声音的重点放在枪声上,马蹄声比较弱,然而手枪的声响竟然要比《MI:7》的长枪更强,怪不得此片甚得音效发烧友的欢心。回到序幕血肉拳头重击麻绳木桩的动力有如地盘打桩般的能量,颤动地板兼扑面而至,不压心口、不难受的动感,证明了 R 系列失真之低与分辨力之高。
最后,再播《挑战者 1 号》大小车互撞、电锯、火车出轨、吸金币、大铁球、暴龙、King Kong,复杂的场面与音效中,声音有条不紊,同时有质、有量、有力、有精致的细节,如此全面,实属少见的!
总结
上文提及,在音乐感与音效感的天秤上,Perlisten R 系列属于中间稍为偏向音乐感的特质。换了一个天秤,在逼真与夸张之间,R 系列明显侧重追求逼真感多于夸张感;在文艺感与爆烈感的天秤上,R 系列居中;在细致立体与平面粗糙的天秤上,R 无疑是一面倒,侧向追求细致与立体感。
在笔者的记忆中,能高度平衡地播放电影音效与音乐会的环绕声系统,Perlisten R 系列确有出类拔萃的实力, 不同市场对 Perlisten 的认同亦逐渐出现正面的回响!
每次听好几小时的枪林弹雨、爆炸风暴、拳脚刀剑的音效,仍然不觉疲累。希望以一套系统播好音乐会与电影音效的发烧友,Perlisten 是一套值得你去听一听的系统!
声明:本文不代表家庭影院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