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河马君 楚青舟
发布 |深瞳商业(ID:DEEP-FOCUS)
农夫山泉舆情发酵了不短时间,但似乎有一些重要问题仍较少被讨论到。
众所周知的是,近来农夫山泉遭遇一轮规模空前的舆论踩踏,从包装的“日式元素”,到继承人钟墅子的国籍问题,一系列批判几乎将这个品牌打成“汉奸厂”。
当然也有不少为农夫山泉发声的舆论,凤凰传媒更是提出了“谁在围剿农夫山泉”的问题,认为网暴已经超出了商业竞争范围,在舆论下沉的时代,民族主义情绪过分发酵会危害营商环境,伤害民族品牌,放纵对农夫山泉的“猎巫”行动无疑是作恶。
凤凰等媒体的意见当然不能说没有道理,这场流量盛宴中肯定含有“猎巫”的成分,但这个视角也显然地缺失了一部分,大规模舆论的形成不可能只靠煽动。
如果我们真的仔细阅读下《猎巫:塞勒姆1692》等关于“大猎巫运动”的资料,那么作者并不是单纯在批判“魔鬼与愚昧共存”,也花了大量篇幅讲述“猎巫”的缘由:
殖民地经济与社会的巨大不安全感、新教强调的末日学说与“保持警惕”的反复说教、低下的女性地位导致少女们抓住每一次主宰他人命运的机会……在一场“猎巫”中,狩猎者与猎物的身份往往会瞬间转换。
而农夫山泉也是这样,在过去20年中,农夫才是舆论战的猎手与大赢家,现在轮到它变成猎物了。一向善于把握人性的“独狼”钟睒睒,这次的应对似乎也不太成功。
舆论时代的猫鼠游戏,或许值得每个企业重新思考思考。
在我看来,农夫山泉如果不能更好扭转舆情,此次危机对业务的影响,或许会很长,很长。
一、从水仙花实验到慈善营销,“公关之王”的反噬
请允许我首先论述一个重要的背景信息:“舆论战”从来就不是农夫山泉的短板,恰恰相反,公关营销是农夫山泉的最长板。
可如今看来,彼时之蜜糖,今日之砒霜,农夫山泉品牌困局的一个重要缘由,可能正在于它在舆论上赢得太多了。
比如2000年4月农夫山泉的“水仙花”实验,用纯净水和天然水分别浇灌水仙花,记录纯净水浇的水仙生长的慢。
钟睒睒亲自召开发布会,宣布因科学实验证明长期饮用纯净水对人体健康无益,农夫山泉不再生产纯净水,只生产天然水。
这是典型的“猎手姿态”,在众多竞争对手还在布局纯净水时,农夫山泉以“大自然的搬运工”定位切入战场,在整个舆论场扩散“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健康”的观点,可以说几乎是把纯净水赛道的合理性给否决了。
彼时娃哈哈掌门宗庆后反驳说:“如果水仙花在粪水里能长更好,难道粪水就比纯净水更好吗?”——平心而论,反驳得很好。
可是宗老说的是逻辑小品,而钟睒睒用的是“视觉+科学背书”,二者在公关传播上有代差。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当时农夫山泉公司一位负责人接受采访时才说:希望事情闹得越大越好。69家纯净水企业联合诉农夫山泉不正当竞争案,最终以政府介入调停、农夫山泉罚款20万告终,但舆论上、商业上农夫山泉都大赢特赢。
“纯净水不适合长期饮用”的观念深入人心,农夫山泉长期成为行业市占率第一的品牌。
甚至在20多年过后的今天,你去百度搜索“纯净水不能长期饮用吗?”首页的答案依然是不能……
大部分搜索者依然不会怀疑答案里说的“人体所需的矿物质20%依靠饮水获得”到底是不是真的,矿物元素补充究竟是不是饮用水的主要功能。
多年以来,农夫山泉在舆论战中对阵过多家媒体,也对阵过怡宝、华润等同行,几乎没有落下风的时候。
创始人钟睒睒出身媒体,农夫山泉也一贯是“公关之王”。
另一个经典案例,是农夫山泉“一分钱捐赠”系列活动,它曾在电视媒体上广泛传播。
农夫山泉宣称每卖出一瓶水,就捐出一分钱改善贫困山区儿童的学习状况/助力北京申奥/改善水源地环境等……这是一个被收入商学院教程的“慈善营销”经典案例。
其后几年,有媒体质疑农夫山泉的慈善捐赠数量与销售额不成比例,农夫山泉动用了对活动的“最终解释权”,认为自己只负责捐出“活动期间”的每瓶1分钱……
法理上这并没有问题,营销上也很成功,毕竟看广告的人要远远多于关注舆论纠纷的人。
农夫山泉利用当年电视媒体效能要远高于报纸的现实,再次完成了舆论的大胜利。
可就是这么一次次赢下舆论战以后,一部分网友对农夫山泉“鸡贼”的印象也难免累积。
2024年,当农夫山泉面临所谓“舆论围剿”的时候,它当然希望用事实说话,但社交媒体大量声音也学会了当年农夫山泉的技巧:借助更高效的传播渠道,筛选过后的部分事实能够覆盖中立事实。
社媒的声音里当然也夹杂着不少非事实的内容。只不过这一次,农夫山泉是被“低质量信息”覆盖掉的那一个。
当一株水仙生长了20多年,操弄人心的猎手变成了猎物,这个故事也变得更有趣了。
二、“谁在围剿农夫山泉”?恐怕不是正确的问题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当下,农夫山泉这次的局面可以说是非常被动。谁也没想到,宗庆后去世以后的纪念氛围,会突然一变,转为对农夫山泉的舆论踩踏。
这一波舆论攻势发起的地方在“下沉市场”的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社媒,这是过往不少生产型企业的视野盲区。
而支持农夫山泉的舆情,则更多来自过去与农夫相爱相杀的传统媒体,这也是农夫山泉一直经营得比较好的“传统战区”。
战斗突然爆发在盲区里,导致农夫山泉的应对明显滞后了,更准确地说,是错位了。
其一,实际上,我认为部分传统媒体“支持”农夫山泉的方式是有问题的。
首先,把矛头放在“民粹”上,是典型的精英视角,只有管理部门才担心“破坏营商环境”,抖音快手谁管你这一套……指责他们最多只能得到一些舆论场的精英抱团认可,对化解舆论危机意义很有限。
在微博凤凰网《谁在围剿农夫山泉》文章的评论区,有一个超过700赞的回复:“不用找了,就是我在围剿”。回答者不是任何大V,而是普通用户,但此言一出,应者云集。
我个人始终尊重任何基于事实做分析解读的媒体。但就事论事,凤凰网这篇文章,实际上是扬汤止沸,农夫山泉甚至被架在舆论的对立面。
谁是民粹?如果力挺农夫山泉的人语焉不详,大量中间立场的网民就会直接自我代入,最终更多人成为农夫山泉的“敌人”。
其二,部分下沉舆论,将“黑公关”的帽子扣给娃哈哈,这显然也欠考虑。
我们假设这复杂的舆情中,有行业内部的推波助澜。那么,行业这么大,其他竞争对手难道不能浑水摸鱼?何况行业里除了品牌方,还有数量级远超品牌方的经销商呢?农夫山泉如果吐出了市场,娃哈哈一家肯定也吃不掉。
其三,不管钟睒睒的公开信,还是后续应对,如果只是一条条去反驳“不实”的攻击也是不合理的公关策略。
一方面,低质量信息或者说“谣言”是永远都辟不完的,别说农夫山泉,就算相关部门对此都很棘手,一些谣言都只能挑影响大的处理。农夫山泉也不可能对“瓶盖是日本国旗”这种弱智言论一一作出反应;
另一方面,大家都不是外宾,农夫山泉的包装设计有日式元素、钟睒睒的儿子是美国籍,这都是基础事实,农夫山泉如果采取“辟谣”的策略,就得刻意避开这些问题。
继承人是美国籍当然不违法,但现在群众不喜欢,农夫山泉现在联合媒体精英,难道想把这个“不喜欢”的趋势扭转过来?
且不说做不到,这与钟睒睒惯常的“顺应人性”的营销底色背道而驰。
必须要承认,极端自媒体是少数,许多上了头的网民群众一时恍惚之后,还是会理性判断形势的。
与其找“谁在围剿”,不如从企业自身出发,变“辟谣”为“解释说明”,将公关身段放软一点。
对农夫山泉来说,现在切忌把自己的“生态位”卡死,成为下一个“联想”。
联想是真的有技术背景、有品牌背书、有中科院出身的高新技术企业,一个快消品公司做成网络思潮的对立面,真的能活下来吗?
真到那个时候,可就来不及了。
三、“养生”的农夫山泉,却没有嗅到社会的“湿气”
人们总是说,娃哈哈是更传统的那一个。娃哈哈的产品力毫无问题,但在对渠道、经销商的控制上是浙商“祖传”的分级代理制度,地区只设少数品牌代表,监管跨区域串货、为总公司催收款项。
农夫山泉则将更多的渠道纳入中心化监管中,对经销商有KPI考核、要求配合宣传营销,人员体系也安排得更合理,要更“现代化”一些。
农夫山泉的渠道、营销理念更先进,意味着它能玩出更多“花活”,这是为什么农夫在竞争中长期处于优势。
但从这一次的舆论风波来看,农夫山泉的体系也有些“老旧”了。反而是娃哈哈曾因为“老派”的宗庆后掌舵,等来了机会,拥有了“真诚”这个杀手锏。
农夫山泉在舆论上占尽便宜,玩的多是媒体中心化时代那一套,这一次为农夫山泉说话的,许多也是正规新闻背景出身的媒体人。
他们的观点其实有合理性,从逻辑上说,一家企业的继承人是任何国籍都不构成抵制其产品的理由。如果是10年前,用上滑坡的“U型锁”等话术,舆论也就反转了。
但在这个媒体去中心化的时代,舆论是“失控”的。君不见大洋彼岸,美国也对“不在五行中”的Tiktok无比头疼。旧传播时代结束了,媒体人手里的“第四权”也在贬值。
除了媒介传播形式,更重要的是,这一次,“养生”的农夫山泉,却没有嗅到社会的“湿气”。
我们以饱受关注的国籍问题为例:时代的趋势在变化,钟睒睒的儿子钟墅子1988年出生,1996年赴美留学,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全球化不断推进,中美双方经济你中有我,娃哈哈的继承人宗馥莉、福耀玻璃的继承人曹晖都曾经在美国学习商务管理。
但随着如今WTO体系处于半停摆状态,中美双方的贸易战、科技战进入肉搏阶段……“继承人是美籍”当然就是一个(公关舆论上的)问题。
Tiktok高管周受资作为新加坡人,在美国国会接受质询时,仅仅因为种族出身就被反复认定为“Chinese”并加以攻击。
首富儿子的国籍,又怎么可能不是公关问题?而且,和Tiktok等全球化企业不同,农夫山泉的用户,主要都在国内。
所以正相反,国籍是农夫山泉一定要面对的问题,说到底,饮料行业没有绝对的技术壁垒,消费者的“好感度”意味着一切。
当年因为“天然水”而信任农夫山泉的消费者,并没有深究这种宣传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如今因为感觉“鸡贼”、“不仗义”而抛弃农夫山泉的消费者,也不会深究这种判断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舆情是一个轮回,不管你认为公平不公平。
部分媒体或许忽略了一个问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存在先验的、绝对的“理念正确”。
首先是有基础的政治、经济、文化趋势,然后才有民众的普遍情绪,而不是相反。
可能15年前,一部模仿日本妆造的古装剧,会被赞美“服化道好精致”,但今天只会被批判“以倭代华”,这背后是日本文化影响力的渐弱、中国民族审美意识的增强。
而这,并不是“民粹盛行”的结果,而是时代思潮的自然演进,它无所谓“对错”,更不能强行逆转。
农夫山泉在过去屡战屡胜,是因为它顺应人心。但现在,全世界思潮的风里有湿气,以“养生堂”起家的农夫山泉反应却很迟钝。
而曹德旺等同辈的企业家都提前处理了“子女赴美”的问题,娃哈哈更是因为与达能的品牌纷争,树立起民族品牌的担当。
再举个例子:营销号攻击农夫山泉不像娃哈哈那样老实缴税。这本来是不成立的,只要符合法律法规,缴税多少都可以。
但社媒简化了逻辑:娃哈哈老实,农夫山泉不老实。更高效的渠道将这个结论四处传播,农夫山泉百口莫辩——恰如当年的“水仙实验”和“天然水优越论”,当然不是完全合理的,但你却难以反驳。
但公关鬼才钟睒睒,还会如何接招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