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不是源自“造物主”,这件事只能听科学的。
不过,“造物主”这个词,其实是个来源于中国古籍的汉语词汇。
《庄子··大宗师》:“伟哉夫造物者”,指创造万物者。
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搜索枯肠借用来指代他们的“神”,以传播其宗教。
国外著名宗教里,各有各的“造物主”,但大多同出一源,只是或称“上帝”,或称“真主”——汉译不同。
以《旧约》首卷的《创世纪》为例,其“造物主”是“耶和华”。
《旧约》说——“创世”之前,黑暗无声的太空中只有海水,没有陆地。耶和华——也就是上帝——之灵在海面上飘行,同时也在思考。
耶和华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耶和华说:“这就是白天”。
后来,亮光消失了,黑暗来临。耶和华说:“这就是黑夜。”这样,第一天结束,他睡了。
亮光再次到来,耶和华说:“要有天,穹隆覆盖于海水之上,天上要有云,风要吹过海面。”于是都实现了,黑夜又来了,第二天结束了。
天又亮了,耶和华说:“陆地要浮出水面。”山就出现了,山下有平原与河谷。耶和华又说:“地上要有结种子的植物和开花结果的树木。”大地于是变成绿色,草木繁茂。第三天结束了。
再次天亮,耶和华说:“天上要布满星辰,用来区分季节和年月日。白天由太阳主管,夜晚是休息的时间,让宁静的月光给那些穿越沙漠的漂泊者指明方向,帮他们找到栖身之处。”这些事情完成后,第四天结束了。
第五天,耶和华说:“水中要有鱼,天上要有鸟。”于是,鱼在水中嬉戏,鸟在天空飞翔。夜晚来临,鱼儿潜入水中,鸟儿把头钻在翅膀下。这一天结束了。
第六天,耶和华说:“这一切还不够,还要有爬行动物和行走的动物。”他造出了牛、虎,现在还有的和已经灭亡的动物。然后,他抓起一把泥土,按照自己的样子,捏成了一个男人,赋予生命,并将其置于所有生物之上。这一天也结束了。
第七天,耶和华对“造物”的事情很满意,于是休息。据说这就是“星期”的起源——“星期”和星象无关,而与西亚早期历法习惯有关。
第八天,耶和华担心他“创造”的名叫“亚当”的男人寂寞,就从亚当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出了女人“夏娃”。
亚当和夏娃生出子子孙孙,是因为他们不听从耶和华的警告,被一条老蛇所骗,偷吃了“智慧果”的后果。
这是国外关于“造物主”很流行的说法。
中国古代的说法则不同。
《淮南子·精神篇》说,天上有两个分管“阴”“阳”的大神,他俩把浑浊的空气化成了“虫鱼鸟兽”,把清朗的气变成了人。
《淮南子·说林篇》还记载了另一种“众神造人”的说法,说“黄帝”造出了男女不同的器官,“上骈”造出了人的耳目口鼻,“桑林”造出了人的四肢手足,里面还提到了“女娲”。
《绎史》说,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垂死化身”,“因风所感”,身上的各种虫子化成了人。这个说法,有点难于被人接受,后来也就很少有人提了。
《述异记》说,盘古和他的妻子,就是分管“阴”“阳”的大神,他们生下的子女即后来的人类。
中国古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伏羲、女娲成为夫妻,创造人类的说法,《路史》《太平御览》等等皆有记载。
而在《风俗通义》中,说是女娲补天后抟泥造人。这可以看做是女性氏族社会曾经存在的痕迹。
中国没有“一神教”的宗教,所以从未形成某一个“神”创造了人类的神话或传说。
但纵览上述各种古代关于“造人”的说法,又不难发现——所有传说中,“造物主”皆与“阴阳”有关,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气”。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又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史记·天官书》说:“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三光(日月星)者,阴阳之精气本在地,而圣人统理之。”
这其实是中国最根本的“造物观”和“造人观”——“造物主”,是“阴阳”和“气”。
在《尚书·尧典》里,“羲、和(伏羲、女娲)”,就是“阳”“阴”的代名词。
在《山海经》里,“太阳(日)”和“太阴(月)”,也是伏羲女娲(阴阳)之子。
日月星的“三光”,反映在在地上的“阴阳之精气”,是人的造物主。
不得不说,中国古人的这一认知,更具朴素唯物主义色彩,也更接近科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