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在倡导植树造林、关爱自然的同时,如何避免“树线矛盾”也是值得关注的话题。所谓“树线矛盾”,是指树木、竹子等植物与输电线路小于安全距离后引发的跳闸停电等事件。这种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跳闸停电、火灾、触电等安全事故,甚至引发生命危险。
那么,如何防范“树线矛盾”?线路与树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多少?相关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今天,记者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的技术人员一道,为您一一解答。
典型案例:
树枝和电线“亲密接触” 导致1万多户居民停电
2017年4月8日晚6点50分左右,湖北孝昌县新城区建设路东侧的绿化樟树树枝磨破110千伏高压线外皮,当时正在下雨,沾了水的树枝把两根电线搭在了一起,造成了电线短路,导致新城区1万多户居民家里停电。当地电力部门冒雨抢修四个小时,才最终恢复正常供电。
据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术人员介绍,“树线矛盾”的主要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部分枝叶接近或高过输电线路时,会导致电线对树木放电,引起线路跳闸,这样就会让一大片居民区或者工厂停电;二是高压线对树木放电,放电会产生电火花,在高温天气下可能造成下方树木燃烧,从而引发火灾;三是遇到雷雨天气,树木会倾倒压坏输电线路,一旦线路被压断,倒在人身上,或者电线杆倒了,砸到路过的人,就会危及生命。
一旦发现可能影响到电网正常运行的树木,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依法进行修剪或砍伐,“如果发现树木过高危及线路安全,请及时通知当地电力部门进行处理。”电力工作人员说。
法律法规:
电力设施保护区内 不得种植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植物
那么,针对“树线矛盾”,相关法律法规是如何规定的?据了解,根据《电力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依法规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修建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不得种植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植物,不得堆放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物品。在依法划定电力设施保护区前已经种植的植物妨碍电力设施安全的,应当修剪或者砍伐。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以下规定:不得堆放谷物、草料、垃圾、矿渣、易燃物、易爆物及其他影响安全供电的物品;不得烧窑、烧荒;不得兴建建筑物、构筑物;不得种植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植物。
什么是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条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指导线边线向外侧延伸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在一般地区,各级电压导线的边线延伸距离如下:1-10千伏5米,35-110千伏10米,154-330千伏15米,500千伏20米。在厂矿、城镇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区域可略小于上述规定。
应对措施:
电力设施保护区内 林木的产权人应当适时对树木进行修剪
那么,自家地里的树木超高该怎么办?据记者了解,根据《四川省电力设施保护和供用电秩序维护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电力设施保护区内林木的产权人应当适时对树木进行修剪,保证林木与架空电力线路等电力设施之间的距离符合安全规定。
电力设施产权人发现林木与架空电力线路之间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规定、危及公共安全的,应当及时通知林木产权人进行安全修剪。林木产权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日内应当依法予以修剪;逾期不修剪的,电力设施产权人可以修剪影响安全距离的部分,并不给予补偿,修剪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古树名木应当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杨甦 责任编辑 刘杨 编辑 王小雪供图 国网成都供电公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