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冲突中,一旦落入自证陷阱有理也说不清,被动漩涡如何破局?

分享至

人们在面对他人的批评或指责时,往往会去过度解释和强调自己的观点,由此而陷入一种自我证明的恶性循环,这就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误区——自证陷阱。

人一旦被卷入自证陷阱,就仿佛置身于一个不断翻滚的漩涡,你越是拼命挣扎,越会深陷其中无法脱身。

尤其是遭遇人际冲突的时候,如果你一不留神坠入自证陷阱,那么,往往有理也说不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当两个人出现言语争执的时候,任何一方都无法保持完全的思维中立,也就是说,难以做到对别人讲出的话充耳不闻,一门心思地只专注去表达自己的立场,大家回忆一下是不是这么个情况?

比如,你本来想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提醒某个人说:你这样做不合适,让我感觉不太舒服。

但是对方突然来了这么一句:你刚才讲话把口水都喷到我脸上了。

注意,此时就相当于对方为你设置了一个自证陷阱,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你本来想表达的内容是,对方的行为让你感到不舒服,你正在建议对方调整对你的态度。

但是,当对方冷不丁地冒出这么一句指责,说你的口水喷到他脸上了,不管这是真实的情况,还是无中生有的诬陷,很多人都会在此时此刻沉不住气,硬生生掉入对方为你设下的自证陷阱里。

比如,你会把自己的观点暂放一旁,然后努力去解释和证明自己并没有把口水喷到对方脸上。

也许你会这么解释:我刚才说话的幅度很小,不太可能把口水喷到你脸上啊!或者说,我们之间还隔着一米多的距离,口水怎么会喷得那么远,是不是你的错觉呢?

这时,如果对方继续补充一句:就是有,你怎么敢做不敢当呢?

听到这话,你可能会生气地继续为自己辩解,拼命想要自证清白,并试图让对方相信和接受你的说辞。

然而,你就算费尽口舌,说得精疲力尽,都不一定能把问题说清楚。

直到最后,你才恍然发现,本来是你打算告诫对方,调整令你感到不舒服的行为模式,结果到头来,竟反变成你在拼命解释,自己说话没有把口水喷到对方脸上这件事,这就妥妥的掉进了拼命自证的逻辑漩涡,你说可笑不可笑?

那么,遇到类似的情况又该如何破局呢?接下来,我教给大家三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