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对不起!年轻人真的不想生孩子!微博9万人投票,66%选择“不生”

0
分享至

昨天浙江宣传又发了一篇爆款,标题是《这届年轻人真的不想生吗》(全文放在文末),分析了当下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有经济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等。

然后大V做了个投票,这届年轻人真的不想生吗?

截至目前,9万人投票,接近6万人选择了“是的,真的不想生”,占比高达66%。

另外还有1.2万人选择“想生,但条件不允许”。

选择“已经生了”的仅有5000多人。

不管怎么看,目前中国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已经降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都已经不是前几年所说的“不敢生”而是想都不想了,已经没有欲望了。

看看浙江宣传的年轻粉丝们怎么说的:

很多网友都提到了一点,现在工作时间太长,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带孩子。以前妈妈都能中午回家做个饭,现在晚上7点能到家就算早了。

没有人带孩子,怎么生?

随便翻一翻现在的招聘,哪个招聘敢写清楚自己的岗位就是一天8小时,一周40小时?

更不要说提供了50%以上就业岗位的服务行业。送外卖、送快递、做奶茶、传菜、售货员……哪个工作能双休,哪个工作一天只用干8个小时?

对不起,年轻人真的没有时间和精力生孩子,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养孩子。

对不起,年轻人真的也很想知道,夫妻两个人,到底做什么工作,都能一周工作40个小时,就能体面地养活3个孩子?

浙江宣传全文:

今年年初,某大学教授曾在一档节目中称:“青年女性生孩子就是一种劳动贡献,国家就应该补贴,要么你就给房子,不用大,生个孩子给一居室。”这一“生娃送房”的言论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纷纷调侃:“这个教授能处”“建议这个专家多建议点”“今天能落实吗,实在是还有几天就要生了”。

一段时间以来,生育话题成为关注度高的社会焦点。与此同时,一些所谓人口专家关于生育话题的建议也屡屡登上热搜。不禁要问,这届年轻人难道真的不想生孩子吗?

近年来,尽管二胎、三胎政策陆续放开,但是我国人口出生率并没有呈现出想象中的那种显著提升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新生儿人数和出生率两项数据均为近5年来的最低值。

在这种背景下,围绕生育话题展开讨论可谓切中现实关切。但一些专家信口开河的“雷人雷语”却引发了不小争议。

此前有专家提出,“子女是可以给你带来长周期回报的耐用消费品”“年轻人如果暂时找不到工作,可以先去结婚生子”“适当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如此言论就算初衷是好的,也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也会让年轻人反感,在“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舆论声浪冲击下,一些专家沦为了“砖家”。这种现象不仅削弱了专家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也对年轻人的生育观造成误导。

与此同时,互联网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成为强化生育担忧的无形推手。特别是一些自媒体为了博人眼球不惜猛带节奏、拱火引战,有的对专家言论断章取义、添油加醋,有的炮制出“一孕傻三年,二胎傻半生”“生孩子对女人的摧残和伤害大到丢了半条命”等信息,还有的热衷于关联“婚姻牢笼”“产后抑郁”“家庭暴力”“职场歧视”等关键词引流。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频频借助生育问题来挑动公众情绪,一个重要考量就是想通过贩卖焦虑来收割流量,以达到蹭话题、蹭热度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当本该严肃讨论的话题被不断带偏甚至走向娱乐化,理性探讨的空间也在不断被挤占、压缩,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撕裂。一场场流量“狂欢”,很可能对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构成一次次无形冲击。

图源:视觉中国

在现实生育率走低的同时,一些没有生育意愿的年轻人反而热衷于在网上“云养娃”,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浏览各种晒娃帖,进行深度互动,实现“无痛”当妈当爹,通过消费和再次创作家长们在网上公开的晒娃内容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这一冷一热之间,是年轻人的线下生育意愿与线上育儿意愿的显著差异。而矛盾的背后,实则是年轻人对生育成本的考量以及代际之间不同观念的碰撞。

比如,有人在担忧“瞻前”和“顾后”的负担。当前,我国的适龄生育人群主体仍然是独生子女一代,他们受教育层次更高、就业竞争压力更大,还要考虑父母的赡养和孩子的育养问题,可以说是既要“管好自己”,又要“瞻前”“顾后”。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生育、养育、教育等各环节涉及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较高,住房、教育、就业等压力环环相扣,让不少年轻人在生育问题上犹豫不决、望而却步,呈现出“想生”又“不敢生”的矛盾心理。

又如,有人在掂量“当下”与“长远”的得失。客观地说,虽然相关法律对保护女性生育权益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她们依然要面对一系列复杂和尖锐的挑战,而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无疑是来自生育和职场之间的矛盾。不少女性担心生育会带来被降薪、被辞退、边缘化等潜在职场风险,这些不得不考虑的现实因素成为了职场女性绕不过去的生育顾虑。

在很多老一辈看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个孩子不过是添双筷子加个碗”。但在这届年轻人看来,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不确定性,“自己不能在翻越大山的同时还要背负一百斤的负重”。于是,不少人在“催生”与“自洽”之间,选择了“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

平衡事业和育儿让年轻人压力很大 图源:“新华社”微信公众号

生与不生,是选择,而非对错。生有生的乐趣,不生也有不生的洒脱,尊重每个个体的选择,是一个社会包容大气的体现。但是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

要解决生育率低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加快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让年轻人在做“生育”这道选择题的时候,既有“接手”的意愿,又有“跟手”的能力。近年来,为提高生育率,很多地方在住房、托儿、学费减免、延长产假等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笔者看来,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有话好好说”,让年轻人想生。营造生育友好的舆论环境,是激发生育欲望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的年轻人是崇尚独立的一代,“道德绑架”“心灵鸡汤”等不再像过去一样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判断与个人选择。倚老卖老的说教、自以为是的指责难以让年轻人打开心门,强行灌输在很多时候还会适得其反。对于父母来说,不妨静下心来多听听子女的想法,而非以“强说教”“弱沟通”的角色徒增情感消耗,使得代际隔阂与矛盾进一步加深。专业人士应当拿出更多靠谱的可操作性建议,媒体则要承担起更多公共责任,以理性的视角探讨问题、弥合对立,倡导更加积极健康的生育文化。

技术来助力,让年轻人能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我国育龄夫妇中不孕不育患者超过5000万,占育龄人口的12.5%至15%。生育困难群体数量庞大,于他们而言,医疗、经济、家庭等各方面都可能造成巨大压力。对此,一方面,促进生殖健康和辅助生殖技术研发应用,不断提升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及配套政策法律体系,让想生的年轻人能生;另一方面,逐步把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有助于降低生育成本。今年全国两会,有委员就提交了《关于建议将辅助生殖治疗费用纳入国家医保的提案》。

做好“后半篇”,让年轻人敢生。“生”只是开头,“生了”之后能不能托住“稳稳的幸福”才是关键。因此,应更加注重从全过程的视角为年轻人多着想。婚嫁、生育、养育、教育等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在设计、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时需要把它们通盘考虑、综合施策,这样孩子出生以后才会有更好的成长环境。同时,女性生育权益保护需要实打实的落地,使其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双重的“母职尊重”。

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不仅靠提出多少“点子”,更要靠落地多少“法子”。面对生育这道题,要让年轻人选择的天平重新倾斜,还需我们共同加上有份量的砝码。

责任编辑:汪子钰_NN469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博主采食学校野蘑菇中毒,怪校方管理不善索赔获500,甩锅称是室友让吃的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并购重组新规发布后首单!3000亿市值海光信息,拟吸收合并900亿市值的第一大股东

并购重组新规发布后首单!3000亿市值海光信息,拟吸收合并900亿市值的第一大股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5 20:00:11
俄罗斯防空系统误将俄机当敌机,连续打爆已方两架飞机

俄罗斯防空系统误将俄机当敌机,连续打爆已方两架飞机

史政先锋
2025-05-25 19:31:31
朱媛媛去世七天,最恶心一幕出现:李乃文演出追悼好友被嘲不道德

朱媛媛去世七天,最恶心一幕出现:李乃文演出追悼好友被嘲不道德

星光看娱乐
2025-05-25 13:16:25
惊!苏州工业园一电车充电起火后,引燃2台蔚来、1台小米SU7

惊!苏州工业园一电车充电起火后,引燃2台蔚来、1台小米SU7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5-05-25 21:46:17
发改委官员:形势严峻,我担心中国要为此而付出沉重代价

发改委官员:形势严峻,我担心中国要为此而付出沉重代价

霹雳炮
2025-05-25 23:05:57
外网再次炸锅,高加索强国下订单:1亿美元1架,拿下40架枭龙战机

外网再次炸锅,高加索强国下订单:1亿美元1架,拿下40架枭龙战机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5-25 16:08:33
打工人捧红的中式养生水,又卖爆了

打工人捧红的中式养生水,又卖爆了

新周刊
2025-05-24 09:09:44
央视新闻责任编辑艾玖玫,这下你火了!一篇报道居然只有一个标题

央视新闻责任编辑艾玖玫,这下你火了!一篇报道居然只有一个标题

火山诗话
2025-05-25 06:44:45
特朗普大战哈佛,竟带来意外之喜,在哈佛的中国学者称很高兴离美

特朗普大战哈佛,竟带来意外之喜,在哈佛的中国学者称很高兴离美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5-25 20:24:18
震惊!董明珠和孟羽童“和解”合体直播带货,销量让人难以置信!

震惊!董明珠和孟羽童“和解”合体直播带货,销量让人难以置信!

妮妮玩不够
2025-05-24 20:54:07
央视曝光!成本2元,却卖到19800元,不少人被骗,赶紧别用了

央视曝光!成本2元,却卖到19800元,不少人被骗,赶紧别用了

侃侃娱季
2025-05-22 10:05:24
6队踢欧冠!英超欧冠席位:纽卡搭上末班车,热刺联赛第17上岸

6队踢欧冠!英超欧冠席位:纽卡搭上末班车,热刺联赛第17上岸

直播吧
2025-05-26 01:04:37
突发!保利集团,重大消息!

突发!保利集团,重大消息!

地产八卦
2025-05-25 12:50:44
湖南郴州北湖区发改局一干部从办公楼坠楼,目前伤情好转“能开口说话”

湖南郴州北湖区发改局一干部从办公楼坠楼,目前伤情好转“能开口说话”

澎湃新闻
2025-05-25 13:26:26
集体崩盘,油车天花板“漏顶”了!

集体崩盘,油车天花板“漏顶”了!

蒋东文
2025-05-25 07:32:04
学员母亲控诉孙继海:黑中介!索要18万阻止孩子退队 良心在哪?

学员母亲控诉孙继海:黑中介!索要18万阻止孩子退队 良心在哪?

风过乡
2025-05-25 14:23:54
罕见!中国退居全球第三,25年来第一次,背后信号很不寻常

罕见!中国退居全球第三,25年来第一次,背后信号很不寻常

牛锅巴小钒
2025-05-25 08:30:30
难以置信!女子非法入境,盗用美国公民身份生活20年,不仅投票选总统,还领超40万美元福利

难以置信!女子非法入境,盗用美国公民身份生活20年,不仅投票选总统,还领超40万美元福利

大洛杉矶LA
2025-05-25 02:35:53
皇马官宣43岁阿隆索任新帅!签约3年+薪水1200万欧 周一正式亮相

皇马官宣43岁阿隆索任新帅!签约3年+薪水1200万欧 周一正式亮相

我爱英超
2025-05-25 18:24:00
官媒发文批评!朱媛媛去世仅一周,最令人心寒一幕出现了

官媒发文批评!朱媛媛去世仅一周,最令人心寒一幕出现了

头号剧委会
2025-05-24 20:48:17
2025-05-26 01:27:00
可达鸭面面观
可达鸭面面观
不看新闻就头疼,看了更疼
1504文章数 1573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孙正义又有新点子:美日搞联合主权财富基金

体育要闻

武汉女足:从大学校园,到亚洲之巅

娱乐要闻

朱媛媛只留给女儿一句话,却字字千金

财经要闻

重组胶原测不到胶原?800亿医美巨头回应

科技要闻

宇树科技机器人这场格斗大赛燃爆了

汽车要闻

赛博风旗舰轿车 全新小鹏P7申报信息曝光

态度原创

健康
游戏
数码
手机
公开课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手游吃瓜周报:二游集体大更新,三国杀推出野史男娘武将

数码要闻

古尔曼:苹果智能家居中枢产品有望今年年底前推出

手机要闻

华为Pura 80系列再次提升:第二代红枫原色影像,拍照进一步提升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