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征信修复”遭整改之后

0
分享至

"我儿子现在还在银行征信‘黑名单’上,能通过征信修复解决这个问题吗?"近两日,来自湖北地区的读者李阿姨向北京商报记者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征信修复,在金融市场上并非陌生概念。过去的几年间,不法分子在各类公开社交平台以"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的旗号吸引用户,不仅造成了消费者的资金损失,也让金融机构大为头疼。直至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强势出手,要求全面整治征信修复相关乱象。

2024年3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在经历两年的整顿后,征信修复乱象得到有力管控,部分此前提供征信修复服务的个人中介均表示"已经转行"。不过,从警方披露的信息来看,仍然存在部分用户因欠缺对征信修复的了解而上当受骗。


仍有用户寻求征信修复

"45天修复逾期征信记录,一条2000元""征信异议投诉咨询、代理,不成功不收钱",遇到这样关于征信修复的宣传广告,你是否会心动呢?

这些广告里提到的内容,便是李阿姨关心的征信修复。据李阿姨介绍,早前其儿子因为信用卡逾期遭遇银行多次催收,即便是2021年初在家人的帮助下还清了欠款,但逾期信息已经被记录在个人征信报告上。

李阿姨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自己此前并不知道银行信用卡的使用流程,也是在儿子出现逾期后才了解到征信报告相关的金融知识。"听说进入征信‘黑名单’后无法贷款,我便开始在网络上寻找解决办法,就有人留下了信息表示可以开展‘征信修复’。"李阿姨表示。

李阿姨回忆称,彼时对方提出可以在2个月内完成该笔逾期信息修复,报价是3800元,前期支付50%,在完成修复后再支付剩下的金额。同时,还需要向其提供逾期人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征信报告等诸多信息。

最终,出于对陌生人的不信任以及隐私信息保护的考虑,李阿姨并未选择开展相关操作。近期儿子婚期临近,却因为征信处于"黑名单"状态无法购房、购车,这才让着急的李阿姨萌生了开展征信修复的想法。

李阿姨在为征信修复顾虑重重时,有人已经为骗局付出了代价。就在今年2月29日,湖南省永州市公安局冷水滩公安分局通报称,辖区居民杨先生通过朋友圈看到一条"修复个人征信、办理银行卡"的信息,便联系对方进行征信修复,并向对方转账8000元。但完成转账后,骗子却并未按照承诺将其征信"洗白"。被警方抓获后,犯罪嫌疑人唐某对自己假借征信修复、债务优化等理由进行诈骗的事实供认不讳。

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看来,部分公众对于征信系统及其影响的理解还存在不足。许多人可能对于逾期还款等行为的后果缺乏足够的认识,或者对于如何改善自己的信用状况感到困惑。因此,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征信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信用。

部分代理中介已转行

征信修复,正是此前金融市场上盛行的黑灰产之一。部分机构或个人中介利用银行与征信报告主体的信息差,混淆征信异议与信用修复概念,大肆宣传"征信修复""征信洗白"。2022年3月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征信修复"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力争在2022年6月底前对"征信修复、洗白、铲单"等市场主体实现退出率达到100%,此后严格保持动态清零。

在经历整治之后,市场上是否还有人在顶风作案开展这类违规行为?3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以"征信修复"为关键词在多个社交平台上搜索发现,此前常见的各类宣传广告当前已经销声匿迹,相关平台或是直接对征信修复进行话题词屏蔽,或是在页面上方醒目提示"切勿轻信债务减免、征信修复等承诺"。

"失去了这些社交平台,我们这类代理中介就很难找到用户了,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在问及是否还在从事征信修复相关工作时,刘庆(化名)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并进一步解释了原因。刘庆表示,征信修复这类服务瞄准的都是逾期用户,因此代理中介们往往会在贴吧等平台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广泛撒网,或是主动联系存在债务逾期的用户。

刘庆直言,不同于此前的风险提示,2022年3月后征信修复被明令禁止,这一方面降低了用户对于代理中介的信任度,一方面也让地方监管部门加大了打击力度,代理中介也不愿意再冒险。而除了刘庆外,还有部分受访代理中介向北京商报记者直言,已经转行了,更有甚者指出自己连加盟代理的学费都没能挣回来。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在天眼查平台搜索"征信修复"发现,包括企业征信修复在内,还有多家机构在公司名称、经营范围中含有"个人征信""不良征信申诉及征信修复""征信申诉修复技术推广"等字样,相关结果超过14000条。2022年3月以来,已有超过600家开展个人征信修复工作的机构进行了注销。

银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苏筱芮表示,从过往监管部门披露的案例信息来看,不法分子打着"征信修复"的概念实施诈骗活动,称可以通过修复方式将征信报告中的黑点"洗白",但通常存在骗取所谓修复费用,侵害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一方面扰乱了征信市场秩序,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相关群体的财产损失。

打击金融黑灰产不容松懈

按照监管对于征信记录的相关要求,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五年,即逾期信息将在欠款还清后的五年后从征信报告中抹去。也正是五年的时长限制,让不法分子从中看到了"商机"。

而征信修复这类黑灰产,也是金融监管部门、从业机构防范的重点之一。早前,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多次发布声明,明确任何提供所谓"征信修复"并借此敛财的均为诈骗行为。社会公众不仅无法借此删除不良信用记录,还存在信息泄露、上当受骗、钱财损失的风险。

"综合警方通报的案例现状来看,当前仍有不法分子打着征信修复概念实施诈骗活动,也再次表明对于金融黑产的打击是不容松懈的。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于征信的误解和焦虑,进行欺诈活动,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王鹏建议,一方面需要加大对于此类诈骗活动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于公众的警示和教育,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防范意识。

此外,谈及征信修复乱象的治理,苏筱芮直言,从打击成效来看,征信修复在市场上已经大面积整治,这也表明扰乱金融行业市场秩序的行为是行不通的,最终将灰飞烟灭。

王鹏同样强调,征信修复乱象治理对于其他黑灰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此举不仅表明了监管部门对于打击金融欺诈和维护市场秩序的决心和力度,对于黑灰产从业者形成了有力震慑。同时,征信修复乱象整治对于其他领域的黑灰产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经验。例如,可以借鉴征信修复治理中的做法,加强对于相关行业的监管和检查,加大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风险提示

"征信修复"有何风险?

近几年来,征信修复广泛出现在大众视野。代理中介等市场相关参与主体以"利"驱动,形成了集征信修复培训、加盟代理、个人信息售卖等多项业务的灰色产业链,在为逾期用户打开一扇"偏门"的同时也产生了信息泄露、资金损失等多方风险,并进一步扰乱了金融秩序。

而今,在监管的围追堵截下,征信修复转向了更隐蔽的地方,仍有不法分子顶风作案,从中套利。这为监管打击加大了难度,也要求用户以更高的警惕性,防范此类风险。

个人用户如何防范

作为信息主体,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量入为出、按时还款,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需要牢记的是,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任何单位与个人都无权修改、删除。同时,不要相信任何"征信修复"相关广告,不轻信、不汇款、不泄露个人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

北京商报记者廖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短短4分钟,从天堂到地狱!欧洲杯冠军出局,VAR3度介入改变比赛

短短4分钟,从天堂到地狱!欧洲杯冠军出局,VAR3度介入改变比赛

侃球熊弟
2024-06-30 04:48:10
从交大女神到学术妲己,扬琴特长生成为核物理研究生,黑料曝光

从交大女神到学术妲己,扬琴特长生成为核物理研究生,黑料曝光

老猫观点
2024-06-29 16:32:28
原来这些专业根本考不了公务员,涨知识了,不知道的收藏

原来这些专业根本考不了公务员,涨知识了,不知道的收藏

白浅娱乐聊
2024-06-29 17:08:31
永久对中国实行免签,不管待多久都行,只要不触碰这2件事

永久对中国实行免签,不管待多久都行,只要不触碰这2件事

冬天来旅游
2024-06-23 07:45:02
6.8万人见证!欧洲杯又1大师诞生:8强+双冠王,金球级表现

6.8万人见证!欧洲杯又1大师诞生:8强+双冠王,金球级表现

叶青足球世界
2024-06-30 03:06:18
“买家秀”!塞尔维亚首次公开展示红旗-17防空系统

“买家秀”!塞尔维亚首次公开展示红旗-17防空系统

观察者网
2024-06-29 21:46:53
秘不发丧!碧桂园正式清零

秘不发丧!碧桂园正式清零

投行风云
2024-06-29 17:53:11
网友:上海某餐饮品牌老板申请破产?2000多员工7个月工资未发…

网友:上海某餐饮品牌老板申请破产?2000多员工7个月工资未发…

火山诗话
2024-06-29 06:33:35
余琦事件越扒越深!4000万买美国使馆车牌,单位“三不”姿态装睡

余琦事件越扒越深!4000万买美国使馆车牌,单位“三不”姿态装睡

大风文字
2024-06-29 12:34:42
意大利头号罪人出炉!更换6名首发自乱阵脚,连创3大耻辱纪录!

意大利头号罪人出炉!更换6名首发自乱阵脚,连创3大耻辱纪录!

英超这些事儿
2024-06-30 02:08:16
浙大毕业典礼上杨谨闻称“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被爆已申请留美

浙大毕业典礼上杨谨闻称“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被爆已申请留美

妍妍教育日记
2024-06-28 20:45:34
俄国防部女副部长携10亿美元叛逃法国,全球最强“天盾”神话破灭

俄国防部女副部长携10亿美元叛逃法国,全球最强“天盾”神话破灭

史政先锋
2024-06-29 20:21:48
不和你玩了?网传苏州日商协会决定撤资,已有员工接到赔偿通知

不和你玩了?网传苏州日商协会决定撤资,已有员工接到赔偿通知

西游日记
2024-06-29 17:51:23
刚批评完冯德莱恩,欧尔班就在德国遇车祸,一人身亡,武契奇害怕

刚批评完冯德莱恩,欧尔班就在德国遇车祸,一人身亡,武契奇害怕

匹夫来搞笑
2024-06-29 22:23:19
保安砍死2名业主后续:女业主先动手辱骂,一句话激怒他起了杀心

保安砍死2名业主后续:女业主先动手辱骂,一句话激怒他起了杀心

180°视角
2024-06-29 16:40:45
扛不住了?价格“腰斩”后,再降约40%

扛不住了?价格“腰斩”后,再降约4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8 20:53:29
同样是0-2被淘汰,丹麦可以昂首离开,意大利只能窝囊回家

同样是0-2被淘汰,丹麦可以昂首离开,意大利只能窝囊回家

老霍聊球
2024-06-30 07:11:23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又复燃了。。。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又复燃了。。。

悠闲葡萄
2024-06-29 10:08:42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逝世,系施一公院士祖父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逝世,系施一公院士祖父

澎湃新闻
2024-06-29 22:58:27
三国领导人密集访华,这国支持中国加入CPTPP

三国领导人密集访华,这国支持中国加入CPTPP

上观新闻
2024-06-30 07:36:12
2024-06-30 09:40:49
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
北京发行量最大综合类经济日报
213576文章数 2982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A股上半年人均亏损1.2万 你亏了多少?

头条要闻

三国领导人密集访华 越南总理表态支持中国加入CPTPP

头条要闻

三国领导人密集访华 越南总理表态支持中国加入CPTPP

体育要闻

“意大利很弱”,不再是错觉了

娱乐要闻

白玉兰明星反应精彩 胡歌获奖唐嫣激动

科技要闻

Meta低头,库克认错,XR设备还不相信高端

汽车要闻

小鹏MONA M03 7月3日首发 15万紧凑级

态度原创

亲子
健康
时尚
数码
游戏

亲子要闻

妈妈用玩具做的哄睡神器,拍的越重宝宝睡得越香

人类为何至今无法攻克渐冻症?

夏日牛仔裤的时尚魔法:简约不简单

数码要闻

全球首款支持 GPT-4o 的智能眼镜 Solos AirGo Vision 发布

《迷央十丁目》登陆Steam 类八番出口惊悚解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