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
每年春节都是回乡见闻创作的高发期,今年火出圈的当属B站某UP主,她讲述了北漂人是如何被江西小县城震惊的,视频最后,她放出极具杀伤力的一句话:能留在大城市不是本事 ,能在小地方每天吃车厘子,买一两千的衣服,那才是真牛X。施耐庵那句「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如今也被网友们翻出来反复讨论。冯叔认为,哪几类人在县城过得好?
冯仑:
回乡过年你发现,县城里的消费水平完全不比大城市低,很多同学、发小,喜气洋洋地穿着好衣服,于是你有了心理落差,似乎在县城里工作生活比大城市更好,甚至出现了一种幻觉,觉得县城更适合生活,而自己在大城市可能是个loser、失败者。
我不赞成这样的看法。在县城里大概有三类人活得好:
第一类是当地创业、做生意的人,这些人在过年时会比平时更多地表达出一年来收获的幸福。
第二类是从外地回到老家的部分人,为了面子工程,表现出自己在外边混得很好,把幸福放在大家看得见的地方。
第三类是人情关系网中属于生态链中上游的人,活得比较好。中国是五级政府管理体系,从中央、省级、地级、县级到乡镇级,越往下越是传统社会、人情社会,亲缘、血缘关系纠缠得非常复杂,比如,县城科级以上的公职人员,所谓有点实权的干部或相关人员,这部分人处在这个生态链里,活得相对比较好。
但如果你是相对偏远农村的普通农民,或者只是回到县城、乡镇做个普通的就业者,其实活得比在城市还辛苦。因为大城市还有相对公平竞争的机会,而在传统乡镇社会,这种公平的机会更少,除非你进入到刚才所说的生态链上游,相对可以横着走、坐着吃。
对照着看,去大城市工作,或者去欧美发达国家打工,看着很辛苦,但好好读书、努力工作,还是有平等竞争、垂直发展的机会。而传统的基层社会,天花板是封死的,你很难上去,进入不到权力关系的生态链。一旦上去了,能力是其次的,你只是在处理关系。
如果你想发展自己的事业,让个人更有成就,让下一代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还是要在大城市、超大城市工作生活;如果你在传统社会的权力关系网中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可能会自动放弃在大城市的挣扎,坐享权力关系带来的短暂的、似乎很荣耀的生活。这是两个不同的选择,我更建议选择大城市。
2
问:
最近有个大消息,香港楼市全面「撤辣」了!2月28日起,香港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这项政策放开也意味着,外国人、内地人赴港买房没有任何门槛了,只需要和本地人一样缴纳最基础的从价印花税。「撤辣」后首个周末成交量继续升温,吸引了不少内地投资者。您怎么看待「放松限购后首个周末,香港楼市爆了」这个现象?对大湾区、北上广深房地产市场有什么影响?
冯仑:
香港政府「撤辣」,等于购房没门槛了,包括内地人去香港买房也没有。香港特别期待能取得积极的政策效果,但从相对更长的周期来看,这个政策对大湾区的影响并不会很大。
香港的房价比较高,2023年均价在港币1.6万元/呎左右(按2023年平均汇率,约合人民币15.53万元/平方米),远远高于大湾区的市场价格,「撤辣」之后应该是本地需求带火了这一两个周末的销售井喷,这个过程很快会结束,然后回归正常的市场。也就是说,这个政策对香港本地的利好和刺激,远大于对其他周边市场的刺激。
大湾区平均房价在3万元左右,大部分购房者没有动力因为这个政策跑到香港置业,但内地会有一小部分人因为身份、就业的需求转移到香港,他们中的一些人会入市。所以,短期来看,这个政策会释放香港本地居民的购房需求,带来一波销售增长。
但从长远来看,政策带动市场需求的刺激作用不会有想象的这么大,因为大家买不买房,不完全取决于政策门槛降低带来的买房成本降低,更重要还是看就业机会、经济增长和收入变化。如果香港经济能保持持续健康增长,就业市场好,居民收入增长,房市政策就会有非常好的前景;如果政策发布了,但在经济、就业、收入方面没有太大变化,那么政策很快就会被消化掉,市场将回归政策前的常态,这是我的判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