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历史古装剧的都知道“丹书铁券”这个东西,它不仅是荣誉的象征,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关键时刻可以保命。
在历史上,“丹书铁券”真的有这个功能吗?
根据记载,“丹书铁券”始于汉朝,汉高祖刘邦做上皇帝后,为了笼络人心,对有功之臣颁发了“丹书铁券”,即以铁为契,以丹书之。
铁券通常会刻着具体的赐券时间和赐予对象姓名,所立的功劳,御赐的特权,以及皇帝的誓言等信息。
因为最早使用丹沙填字,所以也称“丹书铁契”,后来也有用金银填字,故也称“金券”或“银券”。
至此,“丹书铁券”一直延续了下来。到了唐代,朝廷专门出台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铁券制度。此后,帝王向有功之臣颁发“丹书铁券”成为了常态,甚至连宫中受到帝王喜爱的太监都有机会获得。
另外,最早的“丹书铁券”并没有免死权限,只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同时,为防止出现伪造的情况,还将铁券一分为二,一半赐予功臣,一半留在皇宫。
“丹书铁券”最早出现免死权限是在南北朝时期,例如,帝王要安抚一些降将,为表示诚意,会赐予“丹书铁券”,但免死的次数是有限的,基本不超过三次。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丹书铁券”免死的次数越来越多,甚至连子孙都能获得一定的免死次数。
当年赵匡胤坐上皇位后,也对柴氏子孙颁发了“丹书铁券”,在水浒传中,柴进家的那块“丹书铁券”也不是空穴来风。
到了明朝,朱元璋再次对铁券制度进行了调整,将其分成了七个等级,并规定“丹书铁券”并非什么罪都能免死。比如造反的罪名是不可能被赦免的,而且只限本人使用,子孙不能享受“丹书铁券”的任何特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目前没有热门跟贴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