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招生将大幅度向理工农医类倾斜,与之相对应的是压缩文科类招生专业和名额。3月15日,上海出台的相关的方案提出,到2026年,上海高校理工农医类专业招生占比进一步提高,同时严控过剩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
按照《上海市强化重点领域人才精准供给 动态调整高等学校招生结构规模实施方案》,预计到2026年,理工农医学科门类硕士研究生招生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理工农医专业门类本科生招生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
上海高校将对部分重点产业人才和急需紧缺领域人才扩大招生规模,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三大产业,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和时尚消费品等重点产业,元宇宙、绿色低碳、数字经济、智能终端新赛道产业,以及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等未来产业,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生物技术、新能源等紧缺领域,能源交通、公共卫生与医药、养老护理等社会需求强的领域。
统计数据显示,在2022年全国高校的本科招生中,理工农医类的招生比例已超过50%,在部分知名高校已超过70%;硕士生教育阶段理工农医类的招生规模接近60%;博士生教育阶段理工农医类的招生规模超过80%。
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高校理工农医类的招生比例就远超50%,“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为那个年代的口头禅。但从上世纪末开始,随着高校的合并以及大规模扩招,理工农医类的招生比例开始下降,甚至一度降到只占招生的30%左右。
在很多高校看来,要发展理工科难度很难,而文科建设相对容易一些,生源也不愁,很多高校对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发展不够重视;对考生来说,宁愿选择相对容易的历史、政治等学科,而选择放弃物理和化学。
以上海为例,2014年推行新高考模式,2017年迎来首届高三考生,这一年小三门中选物理学科的有19516人,选考占43.67%,但2018年物理选考人数降至14814人,仅占34.17%;2019年选考降低最低点,仅12106人,占27.54%;2020年由于采取相关措施考生物理选考者有所回升,为14442人,占比也只有29.64%。众所周知,如果考生不选物理学科,基本上和理工农医类专业无缘。
在1月23日教育部举行的相关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优化招生结构,引导高校加大理工科招生比例。行动最快的当属复旦大学,1月31日,复旦大学新成立的四大新工科创新学院亮相,分别是——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计算与智能、生物医药工程与技术、智能机器人与先进技术学院,将于2024年6月起招收本科生,这意味着复旦将大幅度扩大理工科招生比例。
其实,复旦大学理工科本科生比例并不低,但在很多人看来,复旦仍是文科见长的大学。复旦大学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本科在校生1.52万余人,其中理学门类学生达到26.96%,工学门类本科在校生占比约为19.41%,医学门类占比为18.64%,以上三大学科门类占在校生总数的65%以上。其它学科门类如文学占10.51%、经济学占8.1%、法学占6.85%、管理学占5.4%、历史学占2.28%、哲学占1.85%等。
如今,随着复旦四大新工科学院招生,未来复旦理工类本科招生占比将超过70%。上海交通大学瞄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大海洋等方向,或增设新专业,或加强原专业建设,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数理能力,最新的动作是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学院于3月14日正式成立。
在上海的高校中,上海科技大学以前沿基础科研和理工类著称,该校最新发布的2024年招生简章显示,今年新增的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但同样要求考生“理工科基础扎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必须选考物理和化学。
招生政策的调整和高校招生新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在读的高中生、初中生甚至是小学生,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和家长,除数学外,对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需要更加重视。有专家甚至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回到“数理化时代”。
对此,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