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性悟道就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是什么?

分享至

有人跟我说不能明白一念不生,那么我在此借用净明山人与其弟子的对话,来进一步讲解。

问:老师你在网上说修行人要做到一念不生,这一念不生很难的。

师:这个不说难和容易,本来就是一念不生的,但一个人对于思想概念,对于种种的现相,如果有执着的话,他做不到一念不生。当他离外相,离内相,离分别的时候,就是一念不生。而且每个人每天也有一念不生的时候,比如睡醒的时候,不经意的时候,他都在一念不生当中,只是不能返照一鉴,不能再把一念不生的境界再脱落,他不知道再把它化掉。他会停留在这地方,或者再去寻找这个地方,第二念马上就起来了,很短暂的就跳过去了,是这样子,很多人会到这里。



我们很多人总是喜欢去思虑,我这个状态是不是一念不生的状态,当你再思虑时,其实就已经是起心动念了。

我们日常生活就有一念不生的时候,所以你说难也不难,自性的作用每个人都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同时大德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所以你虽然有这个作用,有一念不生的时候,但你往往不能回头一鉴,猛然精彩,从而分别拣择生出了第二念,然后无法见性,所以说见性容易其实也难。

庞居士说︰“难、难、难,十担麻油树上摊。”

然后庞婆又说︰“易、易、易,百草头上西来意!”

最后他们的女儿庞灵照又说︰“也不难,也不易,飢来吃饭睏来眠!”



你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念不生的时候,这样如何体会呢?

比如别人叫你名字时,你自然转头应诺回答,此时你心中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虽然什么都没有,你应然能听到别人叫你,你也能自然而然的转头回应别人,这个时候就是一念不生,了了分明。

你虽然回答了别人,但你不会认为我回答了别人,没有能回答的我,也没有所回答的人,能所双亡。

比如禅宗有一个公案,灵默禅师初参石头希迁禅师时,心中默默想着:“若你一言能契入我的心,我就跟随你学法,如果不能契入我就离去。”

石头禅师于是为他开示,灵默禅师不能领会石头禅师的开示,于是便准备起身离去。

石头禅师并未阻止,只是等到灵默禅师刚走几步,便听到石头禅师在背后叫他。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