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暖心提醒,音乐相伴更有感觉~
秦文昊
我们医院消化内科的协理医师需要负责急诊内镜诊疗、院内会诊及其他事务性工作,同时还需兼顾管理住院患者和日常内镜操作,任务多而繁杂,随叫随到,全年无休。这看似有些“痛苦”的经历,却是每名临床医生成长的必经之路,是磨炼技术、提升能力的绝佳机会。
过去的一年,我共计完成200余次急诊内镜诊疗、450余次院内会诊。除夕夜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我在台上与化脓性胆管炎斗智斗勇;正月十五还没来得及品尝元宵的甜蜜,我就被叫回医院。同事调侃我“既没躲过初一,也没躲过十五”。我的生活似乎都是由病例标记的。
医生既渺小,又顽强
有些时候,可以力挽狂澜,有些时候,却又无能为力;既要拯救生命,又要敬畏自然规律。医生需要在生与死的宏大背景下成长,活得既渺小,又顽强。
9月中下旬的一天,正在小区里陪儿子玩耍的我接到急诊电话:一名年轻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需要做急诊内镜检查。等我挂断电话,儿子颇有经验地开口问道:“爸爸,是急诊吗?”我无奈地点头,看着不情不愿的小人儿进了家门后,匆忙赶往医院。躺在病床上的患者看起来精神尚可。“今年多大?”我试图通过聊天缓解他紧张的情绪。“34岁。”他的语气透着无可奈何。“这么巧,我也是。”我说。
术前谈话照常开始,干了大半年急诊的我似乎已经轻车熟路。然而,这一次我无法像以往那样,念说明书一样地交代休克、误吸、止血不成功等一系列风险,因为,谈话对象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和4岁的男孩。冰冷的专业术语只会加重他们的恐慌和无奈。在疾病面前,很多患者和家属都是被动的,虽说可以选择不做,但作为患者妻子的她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呢?最终,年轻的母亲哽咽着签下名字。
我走进操作室,对患者说:“刚才看到你儿子了,很可爱,跟我儿子差不多大,正是好玩的时候。”“过会儿你睡一觉就好了,不要紧张。”我对自己说,一定要成功。过去这大半年,近百例成功止血的经验给了我足够的信心。
拿起胃镜,检查透明帽,试气试水,进镜,在250瓦氙灯冷光源照射下,往日无声流淌的食管静脉变得扭曲而狰狞,满目都是红色血液。冲洗,继续进镜,下段可以看到由于患者会咽反射而翻涌的红色浪潮,仿佛要将所有人吞没。可以预见,患者胃里还有大量血液。
我希望出血部位位于食管,因为这样操作会相对简单。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患者胃底大弯侧曲张静脉出血,靠近后壁,出血点完全淹没在大量的血凝块和食物中,角度刁钻无法套扎,内镜的吸引速度甚至跟不上出血的速度。每次看到出血的地方总有种错觉,觉得这是一根细细的红线或者红色的棒状异物横亘在那里,不似动脉出血的喷薄躁动,它无声无息,让人想起电影中狙击枪激光瞄准器发出的红外线,静谧而致命,随之而来的,往往都是死亡。
清理血块,寻找视野,花费了我大量的时间,我清楚地知道,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失血性休克已经迫在眉睫,并发症的风险也将急剧上升,可我还是心存一丝侥幸。直到勉强向出血处注射了一次硬化剂和栓塞剂,看到很多本该堵住血管的栓塞剂逸散到了外面,我瞄了眼血压,70/40毫米汞柱,我知道,内镜下暂时没有机会了。“只能这样了。”我无奈地对助手说。
理性不代表冷漠
我向家属进一步交代病情的时候,小男孩天真好奇的眼神比年轻母亲失望的神情更令我痛苦。“还有希望,尽快做一次介入栓塞治疗。”这与其说是我的建议,不如说它更像是一种恳请,毕竟,医生也是需要希望的。“谢谢您,辛苦了。”家属临走之前表达了谢意,这句话对我来说更像一种安慰。
虽然这位患者最终通过其他的手段成功止血,但过程非常凶险。这个病例让我反复自省了两个问题:
医生到底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术前谈话?空洞的说明和高高在上的告诫不可取,抛开现实风险一味去安慰和“诱导”更不可行。致命的疾病对任何家庭都是毁灭性的打击,我的责任是让对方真正理解并尽可能接受患病的前因后果,将猝不及防的恐慌无助,变为权衡利弊后的主动选择。
医疗的边界在哪里,医生该于何时停止?如果我不过分执着而更早终止操作,是否能够让后续的治疗过程更加从容。这种执着来源于对患者及家属的共情,也有一些与自己较劲的成分。这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可以改善医患关系,但有时会干扰医生的理性判断,某些情况下的适时停止,可能更符合不伤害原则。
可以共情,但要避免丧失理性;力求客观,但也绝不该冷漠。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担任协理这一年中,还有很多患者让我记忆犹新。
一位十多岁的少年,被病痛长久困扰,他性格乖戾,暴躁易怒,父亲已弃他而去,只有一位沉默寡言的母亲日夜陪护。少年弥留之际,他的妈妈抱着他,一边痛哭,一边不断重复说着:“对不起,孩子,对不起,这样再也不难受了,妈妈下辈子还做你的妈妈。”让人不禁感慨生死无常,医生此时能做的唯有安慰。
一位胆管恶性肿瘤终末期的老先生,病中仍纵情山水间,还不无得意地跟我说:“我现在到旅游景点都不用排队,没想到吧!”他最后一次来医院之前还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他积极乐观的心态值得我们钦佩。
见天地,见众生,最终还是要见自己。小医生妄谈天地众生,不免贻笑大方,但我确实似乎从这些经历中,从人来人往的情感纽带中,找到了自己更准确的定位,并继续坚定地前行。
想起作家史铁生的经典语句:“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惨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文: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秦文昊
编辑:张昊华 管仲瑶
校对:李诗尧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