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其他环京津地区,燕郊这座以数十万北漂青年落脚地而闻名的河北小镇,正逐渐成为承接京籍老人养老之地。
记者 |田进
图源 |图虫创意
3月11日早上七点半,韩芙梅轻妆淡抹后,裹上黑色呢子大衣、围上大红花丝巾,和上千位同学一道,走进教学楼。
两周前的开学仪式上,学校提供了八大系四十几门课程供学生选择。通过身体评估后,她选修了三门课程以及两个兴趣社团,课不用签到,考试形式是一场友谊赛。
中午下课,从小火锅、西餐厅到为糖尿病人专设的自选餐厅,韩芙梅有十几个餐厅可选择。这个占地面积堪比一所大学的园区能同时容纳3000人就餐。
午休过后,是韩芙梅的兴趣爱好时间。室外门球、室内高尔夫、电影院、健身房、游泳馆等场馆设备一应俱全、免费使用。室外不到50米就有长椅,可以坐着晒太阳。当晚,跳完一场交谊舞后,她才回到住处,宣告充实一天的结束。
84岁的韩芙梅身处河北燕郊这座专为老年人养老打造的“健康城”——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以下简称“燕达养护中心”)。
这座城内共有四十余栋楼宇,目前已入住5000余名老人,平均年龄83岁,其中约95%为京籍老人。有众多像韩芙梅一样从体制内退休的老人,月收费标准根据老人护理等级在1万至2万元不等,可向活力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不同等级的护理服务。
燕达养护中心采用了半封闭式管理。为了满足老人的需求,这里建了两家银行、两家大型超市、一家老年人用品商城、一所老年大学等,同时配套了2000余位工作人员。
这个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养老项目,毗邻中国老年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北京。2021年北京迈入中度老龄化,预计到2035年,北京老年人口接近700万,进入重度老龄化。
燕达国际健康城副总裁李海燕说,燕达养护中心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是吸引北京老年人入住最重要的因素,机构也和100余个国家机关部委建立了合作关系。
如同其他环京津地区,燕郊这座以数十万北漂青年落脚地而闻名的河北小镇,正逐渐成为承接京籍老人养老之地。
北京统计局发布的《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系列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河北省养老机构收住京津户籍老人近5000人,到河北社区养老的京津户籍老人接近4万人。
为京籍老人量身打造
“真年轻呀!”3月11日15点,插画课上一位新学员介绍自己74岁时,好几位银发学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30多岁的老师补上一句:“大家掌声欢迎课堂最年轻的新同学”。
为防止老人忘记课程信息,每天早晨8点,燕达养护中心会通过老人房间内的对讲呼叫系统播报当天的课程表及授课地点。 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仅周一就有柔力球、俄文歌、青衣课、英语课等8门课程。包括课程设计在内,这座城专为高知退休老人量身打造。
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课程内容紧密衔接了入住老人退休前会热衷的文体活动。在这里,你能明显感觉到老人的精气神很不一样。就拿40分钟的柔力球课程来说,很多中年人恐怕都难以做到胯下抬腿,或在360度转体中保证球拍上的柔力球轻盈飞舞而不落地。”
这座城与北京隔潮白河相望,手机在园区内一些区域能接收到来自北京的信号。
自2006年的谋划阶段起,燕达养护中心就定位于服务北京。彼时,北京60岁以上户籍人口占比仅为16.9%,到2023年这一数据上升为29%。
在前期调研中,燕达养护中心管理层得到的两条重要判断是:国内缺乏高品质养老服务机构;高知人群在养老生活中十分注重医疗保障。
李海燕说:“一方面,鉴于北京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企业管理层预见到养老服务需求将迅猛增长;另一方面,我们发现许多的北京高知、高干和高收入老年群体对高端养老机构概念接受度更高。结合燕郊的区位优势,集团就决定在燕郊建一所医养结合的超大型养老服务机构。”
自2010年底开始运营后,燕达养护中心便给老人提供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日常慢性病管理由同楼层护士负责;养护中心内综合门诊提供老人所需的一般性疾病治疗及康复需求;与燕达养护中心一墙之隔的河北燕达医院能为机构内急危重症老人提供优先挂号、优先诊疗、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的“四优先”服务。
在入住燕达养护中心前,韩芙梅在家中度过了20余年的居家养老生活。她说,入住这里是因为能优先使用三甲医院的就医服务,这在北京很难实现。“丈夫手术后也需要有人监控身体状况,加上在家做饭不方便、小区楼下车来车往也不安全,所以决定和丈夫入住这家养老机构。”
入住的老人需要缴纳服务费、居所费与餐费三部分费用。服务费视老人自理能力,收费标准在2700元—10000元/月不等;居所费视老人选择的居所面积而定,一间70平米的两居室费用约为7000元/月;失能半失能老人餐费约为1200元/月,活力老人则自主选择每日餐食。
2016年9月,《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试点方案》提出将燕达养护中心等三家养老机构作为试点机构。自此,京籍老人入住燕达养护中心后也可享受北京的养老床位运营补贴。2017年1月,京籍老人在燕达医院就医开始可持北京医保卡实时结算。
2016年,燕达养护中心的二期项目启动建设,床位由2300张增长至10000张。
“乌托邦”
从空中向下俯瞰,相较于周边联排小区和工业区,被绵延数公里围墙团团围住的燕达养护中心看起来与众不同。
北国三月,占地60万平方米的燕达养护中心已经充满着各种绿色植物,直通各个楼栋的散步道能同时容纳两辆轮椅通过,且室外空间没有任何台阶。
为了保证老人安全及避免责任纠纷,燕达养护中心实行半封闭式管理,老人外出时需提前请假或报备,老人家属也需提前报备后才能进入探望。为方便老人往返北京和燕郊,燕达养护中心每天免费提供往返班车,车上也配备了护士与急救设备。
如何让这座相对独立的“老人城”有条不紊地运作,成为对管理者最大的考验。
从清晨开始,医生、护士、护理员、保洁员等岗位的工作人员陆续进场。随着老人们的苏醒,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开始运转。
韩芙梅说:“每天起床后在阳台向下看去,走廊、长椅永远是一尘不染。即使是在下雪季,去商场、食堂的散步道也早被清扫干净。”
这座城最核心的人员配备是规模庞大的养老服务团队。整个机构内,护理员人数仅次于老人,在食堂或老人大学课堂外,随时能看到负责一对一护理的中年护理员。
面对不同老人的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燕达养护中心设置了医生、护士、护理员、营养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岗位,整个机构共有健康保健、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等七大服务体系。
燕达养护中心专供老人入住的四十余栋楼分为家居式养护区和宾馆式养护区两种类型。前者主要适用于活力老人;后者则面向失能半失能老人,每天均有同楼层医生护士上门检查老人身体状况,同时护理员为老人提供助浴、翻身等服务。
从2010年开始营业至今,燕达养护中心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文件已更新至3.0版,其中包含63大类、263小项服务项目。
李海燕表示,这样庞大的生态系统必须实行标准化管理,避免因员工流动影响服务内容或品质。以应急管理预案为例,一旦发生老人跌倒、噎食、坠床或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必须在15分钟内将老人送至急诊室。“如果没有标准化流程,机构很难做到有条不紊地运行,燕达养护中心也是花费数年时间探索出这样标准化的体系。”
这些标准会准确覆盖到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上。例如,相比于护理床、紧急呼叫系统等常规养老机构配置,燕达养护中心会把每个房间的氧气孔隐藏在画框背后,既美观又实用。针对半失能老人,机构房间内安装了天轨移位系统,以方便老人日常移动。
燕达养护中心在便利老人的日常消费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将餐卡、门禁卡等多种功能整合在老人佩戴的一卡通内。同时,一卡通还具备提供紧急呼叫以及户外定位功能,确保老人的安全与健康。
在文娱活动方面,机构内老人可免费使用健身房、台球厅、麻将室等十余项设施,机构同时还聘请了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学指导。
一位工作人员说,燕达养护中心的核心宗旨是希望让老人感觉像在家养老,但又不需要处理各项生活琐事,且能得到品质化养老服务。很多老人也都把书房、钢琴搬进租住的房间。
自2022年入住后,除了节假日期间由家人接回北京,韩芙梅很少离开这座城。同样地,周边小商户也很难接到来自机构内老人的消费订单。她说:“从住进来到现在,园区能够满足老人所有需求。”
环京太阳城
前期调研过程中,燕达养护中心借鉴了美国太阳城养老模式。
作为世界著名的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模式典型代表,美国太阳城是一座拥有16万居民的“老人城”,太阳城中提供多种住宅类型以及医疗、护理、康养、健康管理等服务。近十年,泰康、中国太平等多家险企开始通过重资产投入自建CCRC养老社区。在美国等发达国家,CCRC模式运营较为成熟,仅美国CCRC就超过2100家。
李海燕说,如果投资人准备建一所CCRC养老社区,前期至少需要调研三方面内容,即当地老人的收入水平、养老观念以及支付意愿、当地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地政府部门在养老服务方面的规划。
李海燕测算,开设一家高端养老社区,至少需要65%的入住率才能实现盈亏平衡,此后入住的老人越多,养老机构的规模化优势将越加凸显。“机构投资人在前期需要做周密计算,否则就可能赔本赚吆喝。养老行业的特点是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盈利能力弱,投资人需要具备长期投资的勇气。”
公开资料显示,燕达集团成立于2000年,涉及高新建材、房地产开发、健康医疗和养老机构等,曾获河北省民营企业百强等称号。由燕达国际医院、燕达养护中心等五大板块组成的燕达健康城总投资约150亿元。
北京对这样太阳城的需求渐盛。截至2022年末,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 465.1万,占常住人口的21.3%,预计到“十五五”初期,北京市常住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超过25%,到“十六五”初期,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老年人口突破700万,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这些老年人群体,需要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方式,异地养老也是其中一种。
政策也正在通过提供异地就医实时报销、资金补贴等方式不断鼓励北京老人前往周边地区养老。
2023年3月,河北省就出台行动方案提出将在环京14个县(市、区)启动一批协同养老示范项目。到2027年,环京协同养老示范带形成规模效应,有效承接北京养老需求。2023年9月,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联合发布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政策方案,提出推动北京养老项目向河北省等环京周边地区延伸布局。
前来调研的政府部门和同行都问过这个问题:“既然项目运转这么好,能复制吗?”
时至今日,李海燕的答案是,仍然需要看养老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扶持力度以及企业资金投入力度等因素。“燕达养护中心发展至此,既有在恰当时间、恰当地点去投资的因素,自身也曾经过了一番摸爬滚打。”
燕达集团也在尝试通过养老服务来带动银发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李海燕将其形容为用养老服务为基础,延伸开展养老项目咨询、居家社区养老、老年用品、旅居养老业务。她说:“ 不管是老年用品还是旅居养老,未来我们希望通过燕达的品牌影响力,打造一个燕达甄选品牌,最终打通养老产业链上下游,构建一个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需求的生态体系。 ”
3月11日晚8点,在“城里”老人即将入睡之际,城外的青年们也陆续从北京各大商业楼中涌出,随后挤上公交车奔赴燕郊。在燕郊这座曾被冠以睡城的小镇里,房地产中介依旧喊着“向右转是北京”“30分钟到国贸”的口号。每天,十余条公交线路都会将北京与燕郊各个商业小区串联起来。对于这里的数十万北漂族来说,一天的悠闲生活才刚刚开始。
The END
微信号 |eeojjgcw
新浪微博 |@经济观察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