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达摩财经
3月27日晚,光大银行(601818.SH)公布2023年业绩报告显示,该行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456.85亿元,同比下降3.92%;归母净利润为407.92亿元,同比下降8.96%,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62.24%。
3月28日开盘后,光大银行AH股双双大幅低开,港股盘中最大跌幅达到13.57%。截至收盘,光大银行A股下跌7.14%,股价报收于3.12元/股。
3月28日上午,光大银行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光大银行行长王志恒就股市表现进行了回复。
王志恒表示,“我早上看到资本市场对光大银行的反馈,我想跟大家讲,我们的经营基本面是稳定的,也没有应该披露而没有披露的重大风险事件,请大家放心。对光大银行的未来我们是充满信心的,我想大家对此也不必过度担心、过度解读。”
在已披露2023年财报的股份行中,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虽然营业收入均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但都保证了净利润的增长,光大银行成了已披露2023年年报的4家股份行中唯一一家净利润同比下跌的银行。
回看银行业近几年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增量上行的环境下,大多数银行净利润都能保持稳定的增长。现如今,银行已经明确进入存量争夺市场,只有提高优质客户的保有量才能够对业绩的提升起到实质的推进,市场竞争激烈度明显提升。
在同业竞争愈加严重的情况下,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或多或少还可以通过过往积攒的对公业务能力和零售业务能力在擅长领域保有一席之地。而诸如光大银行等同质化严重的银行则面临更多的市场份额流失风险,其内在投资价值或也或将被重新审视。
净息差跌破“警戒线”
2023年,光大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双双同比下降。其中,利息净收入1074.80亿元,同比减少61.75亿元,下降5.43%;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36.98亿元,同比减少30.46亿元,下降11.39%。
实际上,从2019年开始,光大银行就已经显露出增长乏力的态势。2019年,光大银行的营业收入还出现了20%的增长,之后其营收增速一直下降。2022年和2023年,更是出现了同比下滑的迹象,压力更加凸显。
并且,光大银行的净利润增长动能亦显出疲态。2014年-2020年,公司净利润增速大多低于营收,低个位数增长已经是常态。
逐年下滑的净息差,无疑是造成光大银行增长乏力的主因。近年来随着净息差的不断下滑,规模对利息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小。且光大银行也没有通过加快贷款规模投放来抵消净利息收入的下降。
2019年-2023年上半年,光大银行净息差从2.31%一路下降到1.82%,同期资产规模增速自2020年达到13.41%后便不断下降,到2023年上半年仅7.26%。
年报显示,受贷款利率重定价、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存量房贷款利率调整等因素影响,光大银行2023年净利差1.68%,同比下降25个BPs;净息差从上半年的1.82%再下降至1.74%,同比下降27个BPs,已低于1.8%的“警戒线”。
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方面,2023年,光大银行各类手续费收入均呈下行态势。其中,银行卡服务手续费收入为112.15亿元,同比减少18.52亿元,降幅为14.17%,是整个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的重头。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银行并没有像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一样,通过减少计提减值准备从而增加利润总额。反而信用减值拨备增加,也成为净利润大幅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年报显示,2023年,光大银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21.05亿元,同比增长2.96%。王志恒也在业绩会上表示,光大银行去年四季度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全年信用减值的拨备增加了16.77亿元。因此第四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大降62.24%也在情理之中。
零售转型难成抓手
从光大银行的年报上不难看出,其零售金融业务仍稍显不足,对整体业绩难以形成有效的支撑。
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光大银行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7869.5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46.78亿元,增长6.01%。从项目上看,本年新增贷款基本都来自于企业贷款,截至2023年末,光大银行零售贷款规模15126亿元,同比微降65.03亿元。
2023年,光大银行四类零售贷款中仅个人经营贷款实现规模增长。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规模分别同比减少56.59亿元、127.63亿元和301.82亿元,较上年末降幅分别为0.96%、6.1%和6.5%。
从利润的贡献上看,零售金融业务的利润贡献则更显不容乐观。
2023年,光大银行公司业务的贷款收益率为4.19%,低于零售业务的5.72%。在零售业务收入规模较高的情况下,其产生的利润却反而比公司业务要低许多。
年报显示,2023年,光大银行的零售金融业务收入649.49亿元,远远高于公司金融业务的539.16亿元。但是,零售金融业务所贡献的利润却只有67.41亿元,占公司利润总额比重只有13.5%,仅为公司业务239.99亿元利润的28%。
与光大银行零售贷款规模下降形成反差对比的,还有其走高的零售不良贷款。
截至2023年末,光大银行零售贷款不良余额206.27亿元,同比增长40.52亿元、增幅24.45%,对应不良率由1.09%增至1.36%。对公不良贷款方面,据披露,与2022年末数据相比,2023年光大银行在房地产业、采矿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的不良贷款也有显著增长。其中,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为88.33亿元,同比增长18.81亿元。
光大银行这样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零售转型的成效不佳。
内控问题的“困扰”
光大银行不仅在业务增长上动力不足,其内控也是长久以来最被关注的问题之一。
2024年开年不久,光大银行就收到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首张大额罚单,处罚金额高达420万元。
仅1月4日一天,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吉林监管局就对光大银行开出了9张罚单,处罚对象涉及光大银行长春分行以及多位支行行长。光大银行的此次违法违规涉及“贷款支付管理不合规、违规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承兑”等事项。
2014年1-2月,光大银行共计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处罚911万元,处罚金额排在上市股份行中首位。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光大银行及其分行或相关负责人涉及的罚单共有38张,合计被处罚金额为905.5万元。其中,19张处罚当事人为单位,合计被罚金额862.5万元。
光大银行的投诉量也居高不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披露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光大银行的投诉量为3045件,占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10.5%,在股份制银行中位列第3。其中信用卡业务的相关投诉为2312件,占比超75%。
自2021年以来,光大集团已有十余位高管涉嫌贪腐被依法处理,光大银行也成为金融反腐的中心,原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张华宇,南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周江涛,交易银行部原总经理夏伟等纷纷落马。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系的反腐余波仍未结束。2023年8月11日,光大银行原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张华宇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案公开宣判,其利用职权安排数十名亲属到光大工作,未来光大还会爆出多少涉案人员仍是个未知数。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