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萎缩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疑难杂症,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在目前常见的治疗观点中,‘视神经一旦萎缩就无法逆转’,所以如果没有及时地介入有效的治疗方法,那么对于患上视神经萎缩的病人,失明只是时间问题。
目前常见的治疗方式,一般是以治疗原发病、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保护视神经纤维的举措为主,只能维持视力,预防进一步的下降。而这些方式一方面大多要终身治疗,另一方面又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所以逐渐地就有不少患者选择尝试中医来调理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在中医上的被称为‘青盲’,中医治疗视神经萎缩作为传统的治疗方式,在近年来已被证明具有理想的疗效,不止可以切实的帮助患者稳定病情的发展,一些患者还能通过服用中药使症状得到一些改善,切实的帮助患者改善了生活质量。
但是,这一切都是基于可以选择到适合的大夫,万一没有碰到适合的大夫,那服药后的效果八成就不理想了。而中医对于视神经萎缩的辨证与治疗中,这一点是不可忽略的。
中医辨证视神经萎缩的方向多种多样,而治疗视神经萎缩需要的关键在于针对性,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的本草明目汤,以独特的治疗理念:通玄应先调其本。有效地针对了视神经萎缩患者的发病原理。
通玄应先调其本,简单来讲就是诸葛亮曾说的:“当年我在隆中躬耕之时,每当遇到病重命危之人,总是教他家人先喂之以稀粥,服用些平和之药物。待致脏腑调和,形体渐渐好转,再用肉食补之,猛药攻之,则病根尽除!如若不然,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之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
通玄就是贯通玄府,贯通玄府之前需要先调久病的身体,只有先用轻药改善了虚弱的身体,那么才能承受住后续重药来开玄府。
那么治疗视神经萎缩为什么一定要开玄府呢?
追溯古今医家对于青盲的认识,都或多或少涉及到玄府理论,而“郁”是玄府学说的核心思想,金元时期名医刘完素指出“郁,怫郁也,结滞用色而气不通畅”,因此目中玄府闭塞则是青盲的病机关键,目中玄府闭塞,血中之精微物质不能上荣于目,则视力逐渐下降,甚至目无所见。
《证治准绳·七窍门上·目》中论青盲证:“目内外并无障翳气色等病,只自不见者是,乃玄府幽邃之源郁遏,不得发此灵明耳。”中提出了玄府郁遏,玄府作为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不通则气血津液不能上承于眼,则眼视物不明也。
清代黄庭镜所著《目经大成》书中也记录了青盲,云:“元府出入之路被邪遏抑,不得发此灵明,目虽有,若无矣。而且对玄府内涵作了初步探讨,指出:“元府者,河间谓十二经皆有之,乃神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
《眼科金镜》认为青盲的产生在于玄府郁遏,脏腑精华不能上归于目,目失所养而致。
玄府是什么?玄府,因其自身的微观性与广布性,是经络、脉络、三焦、腠理等各个气血津液通道的联络点与终末端。玄府之性,开为顺,闭为逆;塞则病,通则安。目中玄府因郁热被封闭了,津液传输不上去,目中失去供养,萎缩也是必然的。
而打开玄府后,使体内的气血津液重新充盈眼部,眼部的视神经有了足够的营养,使得还未萎缩的视神经可以得到补充;尚未完全萎缩的视神经可以得到补救;完全萎缩的视神经还能得到养分温养。
前者是为了避免症状加重;次之是为了恢复视力、视野;后者则是希望能使失去活性(或休眠)的视神经重新焕发新生。三者合一,才能全面地、有针对性的调理视神经萎缩。
本草明目汤医生组的大夫曾讲:“治疗青盲,需先辩证,玄府闭塞者,以开通玄府贯彻治疗始终,治疗要攻补兼施,起沉疴;标本同治,除诱因。”足以看出开通玄府的重要性。
点击关注作者,观看更多视神经萎缩相关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