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建华学校中学部 2024年春季空间课程启程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这里是明人汤显祖一生梦之所向。
这里,有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拥有徽商、徽文化、徽学显赫名片的古城徽州;有小桥流水、世外桃源之称的画里乡村宏村、蜀源村;有以奇松、怪石、云海、冬雪、温泉“五绝”著称的黄山;还有和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并列的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所在地之一的合肥。
这里,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历史与未来延续贯通,传统与科技巧妙交融。
这里,正是北京市丰台区建华学校中学部2024年春季自然-社会空间课程线路——安徽黄山-合肥线。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设计;多种体验式学习活动成为本次空间课程的显著特色。
01设计——我的课程我做主
课程开发在延续单元学习任务与小组合作探究的专题学习任务基础上,充分发挥同学们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学部首先发布课程线路,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提交意愿征集表,自主设计真实的探究学习任务,老师们根据同学们的意愿并结合本学科特点完成专题任务设计。
02研讨——小组合作共探究
课题宣讲,源于同学们主动参与的学习主题、丰富有趣的跨学科融合式学习内容,基于真实问题探究的项目式学习方式,9个课题小组迅速组建。
课程导师与小组同学行前开展多次课题研讨,细化主题,优化方案,制定计划,合理分工,积极进行行前资料收集与准备。
03准备——师生共聚话安全
行前田溪老师生动详细的课程线路介绍,激发了大家对本次空间课程的热情与向往。明确学习内容与任务要求,让学生的研学目标更清晰,学习更充实。
中学部宋瑜校长进行了《大美安徽,安全为基》的行前总动员,再次强调安全是一切的基础,并从组织管理、课程学习、违纪处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让安全为出行保驾护航。
根据学习任务清单,同学们积极收集专题学习资料;根据物品清单,自行收拾、打包行李。我们的空间课程,从自我管理开始。
04启程——梦里徽州初相识
阳春三月,晨曦微露,同学们期盼已久的空间课程,正式启程。
再抓紧时间预习下今天的课程,再讨论下小组专题的任务......六个小时的车程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飞逝而过。
梦里徽州——我们来了!
精彩的研学课程即将开启,敬请期待……
研学感受
马艺容:怀着期待已久的心,我们踏上了第二次社会空间课程,经过6个小时的高铁旅途,我们抵达了安徽。
安徽又称徽城,是个古色古香,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
我们到达了第一站,胡开文墨场。淡淡得墨香,辛勤劳动的叔叔阿姨,浓浓的文墨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我们在这里体验了“点字”和“描图”,活泼俏皮的鲫鱼,圆圆的月亮,拿到手满心欢喜。
接着我们到达了第二站徽州古城,热闹的商务街,充满灵韵的安徽特色古建筑,在这里,我们走进了陶行知的一生,他是一位尽职尽责的伟大的人民教师,他的事迹令我敬佩。美丽的后花园,满池的鲫鱼和荷花,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一地的小紫花,散发出浓郁的花香。
随着夜幕的降临,我心中浮现出即将抵达的满地金黄小麦的蜀源村,还有自己亲手动手做色香俱全农家饭,自己制造微景观世界园艺大赛。
聂高诗越:访胡开文墨厂,游览徽州古城
徽墨是中国特有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落纸如漆,万古存真。同学们参观了胡开文墨厂这一制作徽墨、歙砚的传统百年老店,观看了一道道工序,欣赏了精美的歙砚,还体验了描金,“鱼跃龙门”的字样也承载了对师生们的美好祝愿。感受了传统技艺“文房四宝”之一后,同学们又来到了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徽州古城。在这里,陶行知先生的精神感染着大家,徽派建筑的魅力紧紧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诲,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都是同学们丰富的精神食粮。
陈芊蔚: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踏上了第二次社会空间课程的旅途。经历了6个小时的火车,我终于到达了安徽。
第一站我们先去了胡开文墨场。在那里,我体验了“点字”和“描图”,这张实践活动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安徽独有的雕刻技术,尤其是那刻着蛟龙和中国地图的刻品,真是令人惊叹。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徽州古城。陶行知纪念馆
带我们走进了陶行知先生的一生。他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一直很敬重他,因为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位人民教师,希望我能追随他的脚步,也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
距离社会空间课程结束还有4天时间,我期待明天到宏村的旅途中,可以静心欣赏风景,写一写沿途游记。可我对去往黄山的旅程也有一丝紧张,我怕我的体力不足以支撑我爬完全程。但我一定会尽力做到最好,能爬多少是多少,突破自我!
白若彤:今天我们去了歙县和胡开文墨厂。俗语说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在这里我体会到江南的温柔,还有北方的豪迈。在歙县我们参观了中国四大古城,感受到中国古代古朴端庄的魅力,古代的城市规规整整,仿佛让人置身于平行时空,要不是有相机拍照的声音,我真要沉醉其中了,在胡开文墨场亲自体验描金,让我感受到中国传统文芳四宝的渊源文化,从导游口中得知一块儿墨要经过200多次捶打,也让我发自内心感叹匠人精神,在生产车间每个环节都需要手工来做,这就需要很多的人让这项记忆传承下去,回去后我也要让更多人认识,知道之前古老的技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