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假烟的处罚标准,有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两种情况。
具体是:
一、行政处罚:
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草制品。
卖假烟,且违法行为尚达不到犯罪程度的,应当承担行政责任:
1.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草专卖品的,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2.没收违法所得;
3.处以违法销售总额20%以上50%以下的罚款;
4.并将非法销售的烟草专卖品公开销毁。
5.零售户一年内因违规经营被处罚两次以上,很可能被取消从事烟草专卖业务的资格。
二、刑事处罚:
卖假烟,销售数额达到立案标准的,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达到一定数额的,将会触犯《刑法》,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按以下方式论处:
1.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
2.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
3.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4.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
另外,单位也可以构成本罪。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销售伪劣产品罪:
是指以非法牟利为目的,在从事工商业活动中,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严重损害用户和消费者利益,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应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
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犯罪主体,依据刑法的规定,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
2.主观方面:
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为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对其生销售的伪劣商品在主观上必须是出于明知。
所谓明知,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已经确实知道销售的物品属于伪劣商品或者根据客观证据、情形证明行为人确实可能知道其所生产、销售的物品是伪劣商品而不是其他物品的情况。
根据本类犯罪的性质和实际生活中的发案情况,本类犯罪主体在主观上大都具有谋取非法经济利益之目的。过失不构成本类犯罪。如果行为人对其销售的伪劣商品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或者受他人欺骗等完全客观原因导致行为人对其销售的伪劣商品在主观上出于过失,而非出于故意的,则行为人不构成本类犯罪。
3.客体要件:
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客体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消费者的财产权。
4.客观方面:
销售伪劣商品罪在客观方面最显着的特征是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 行为。
所谓销售伪劣商品,就是指行为人故意在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情形。
【法律依据】
《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草专卖品的,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销售总额20%以上50%以下的罚款,并将非法销售的烟草专卖品公开销毁。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点击下方图片直接进入,咨询本地律师!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语音回复 15万律师为您免费在线解答
法妞问答∣3分钟100%解决法律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