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精神科杂志》2024年第2期发表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牛晓玉等的《网络游戏障碍患者大脑内在神经活动动态模式改变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一文。作者通过研究发现,网络游戏障碍(IGD)患者在与奖励处理和认知控制功能相关的关键区域(额叶-纹状体-丘脑回路)表现出广泛的内在神经活动的动态模式异常,为IGD的潜在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该研究对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的IGD患者33例(IGD组)和通过网络平台招募的健康志愿者40名(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并计算动态区域一致性(dReHo)值。dReHo表征了在相对较短的时间窗口内某个体素与其相邻体素之间自发神经元活动一致性的时间动态模式,可以反映大脑神经活动的时间变异性。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IGD组右侧丘脑、右侧尾状核、左侧壳核、双侧额上回内侧、双侧辅助运动区、双侧额上回dReHo值增加。IGD组右侧额上回内侧dReHo值与网络成瘾测试评分呈正相关。结果表明,IGD患者在与奖励处理和认知控制功能相关的关键区域(额叶-纹状体-丘脑回路)表现出广泛的内在神经活动的动态模式异常。
IGD是一种行为成瘾,通常以执行控制受损、过度寻求奖励和持续的渴求为特征,即在知道负面后果的情况下仍过度沉迷网络游戏。近年来,大量的fMRI研究致力于揭示IGD的神经病理机制。本研究中,IGD患者部分大脑区域神经活动的时间变异性增加提示额叶-纹状体-丘脑回路功能异常,这表明不受控制的游戏行为可能与执行控制和奖励处理之间的不平衡有关,这些发现为IGD的潜在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