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静见习记者刘志坤
订立遗嘱,白纸黑字,成了中青年人的一件大事。
3月21日,中华遗嘱库发布2023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遗嘱咨询数量达478850人次,遗嘱登记保管数量达311868份。
这些数字中有哪些新趋势?数字背后又折射出立遗嘱者怎样的生死观?清明节之际,记者与立遗嘱者和订立遗嘱从业者聊了聊。
中青年立遗嘱比例增加
“近年来,订立遗嘱人群年轻化趋势更加明显,平均年龄下降了近10岁。”中华遗嘱库济南中心副主任张建茜说。
根据今年公布的白皮书数据,遗嘱人平均年龄已经从2018年所统计的77.43岁降低至2023年所统计的67.82岁。
从2017年至2023年间,“80后”“9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人数上涨。此外,“0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根据白皮书统计,2023年共有167名“0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相较于2020年时,增长率达到了24.62%。
张建茜
张建茜以旁观者的视角观察这些年轻人身上的故事。“谈及生死,大家过去好像都很忌讳,但现在很多人都看淡了。来不及的时候,是最难过的。”她说,很多人认为年轻人考虑立遗嘱未免有些过早,实际上这部分群体意识到提前立遗嘱的重要性,可以防患于未然。也许这些安排不是他们的最终决定,他们还会修改,但是至少成为生命阶段性的总结。
此外,张建茜还发现,订立遗嘱的年轻人中未婚女性比例增多。“她们有工作能力,有生存能力,自己打拼很不容易,所以想提前安排好财产。”立遗嘱时,她们考虑的财产有房产、商铺、车位等,大多数的选择是留给父母。
虚拟财产被写进遗嘱
年轻人遗嘱中的财产类型更加多元化,对虚拟财产的安排成为新现象。
记者查询白皮书发现,从2017年至2023年,中华遗嘱库一共收到488份涉及虚拟财产的遗嘱。其中,北京、上海、广东三地数量最多,分别达到了162份、147份、129份,占到总数89%以上。
张建茜告诉记者,很多年轻人把自己的微信账号、QQ、支付宝、游戏账号等作为虚拟财产写进遗嘱中,希望未来有人帮他们来运营。
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账号中留存着他们的生活痕迹,甚至寄托。张建茜接触的订立遗嘱者大多数选择将自己的虚拟财产交由好友运营,部分价值留给父母。
“这一代年轻人更现实一些,考虑问题也比较超前。”张建茜说,“这样能够有价值上的维持,也能维持亲情,让亲人不会因为自己突发意外过多悲伤,而是往前看,好好生存。”
中年人立遗嘱考虑排序
王小雨认为,“中年人立遗嘱其实挺残酷的。四五十岁的人,很小心很谨慎。”她接触过很多立遗嘱的中年人,女性大多是遭遇婚姻变故,男性大多是拥有资产量较大。“女性主要是保全自己,男性主要是防范别人。他们都有这样的需求,不想把麻烦和琐碎留到后面。”遗嘱中,也体现出他们心目中的排序。
2022年,何丽丽打算订立遗嘱。父辈对财产问题没有处理好,兄弟姐妹为此打得不可开交。再加上,父母曾患过大病,她担心自己难免有家族遗传。“如果女性先离开,大多数男性可能会选择再婚,到时候孩子的权益就很难保障了。”这些都是何丽丽的顾虑。
对于何丽丽来说,下决心立遗嘱并不难。“考虑到以后的未知性,我就觉得不该回避立遗嘱,也不该回避生死问题。”
准备过程大约有半年时间,真正在立遗嘱时,何丽丽拿到文件,情绪还是难免有所波动。签字按手印时,何丽丽感慨,订立遗嘱就像一场面对死亡的预演。
何丽丽决定将房产、理财等都留给孩子,这些并没有对丈夫隐瞒。相比自己,她更佩服立遗嘱的老年人。“距离死亡越来越近,老年人去立遗嘱才是真正的豁达。”她不觉得自己立遗嘱的想法前卫,也不需要别人理解,只是未雨绸缪罢了。
当遗嘱封存,何丽丽松了一口气,觉得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
(应受访者要求,何丽丽、王小雨为化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