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戈资料图。本文来源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伍戈经济笔记
伍戈:高储蓄背后的价格因素
“超额储蓄”能否转化为消费?
研究居民消费行为和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时,到底是用货币存款来定义储蓄,还是以宏观经济恒等式把储蓄定义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减消费,其实是有所争议的。简单来说就是,如果老百姓不愿意消费,储蓄自然就增多。这个高储蓄可以转化为消费,但如果中间没有激励机制,就缺少转化动能,就会出现超额储蓄问题。超额储蓄转化为消费在部分海外经济体比较通畅,但在中国不是特别突出。个人理解,存在差别的原因在于经济整体所处的状况存在差别。当我们讨论消费、货币、储蓄等问题时,本质上就是宏观问题。如果名义GDP处于明显上升的区间,相关指标都会上升。
为何要关注高储蓄问题背后的价格因素?
去年我们成功实现了5%左右的经济增速,这个增速是实际GDP增速而不是名义GDP增速。实际GDP和名义GDP之间差一个价格指标。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提到价格,说未来的货币、信贷调控不光要与经济增速相关联,还要关注价格。一方面关注实际GDP的增长,另一方面在货币信贷等调控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价格。
价格负增长的环境可能使得老百姓推迟消费。微观层面上,老百姓的直观感觉是,如果一个商品今天是1元,明天是0.9元,后天可能是0.8元。理性的消费下,居民可能就会推迟可选消费。这不仅体现在消费领域,在投资领域也一样。如果企业家看到生产一个产品,今天卖出是1元,明天是0.9元,后天是0.8元,那么这个企业未来扩大再生产可能会有顾虑。所以,价格的环境非常重要。在我们考虑宏观经济目标时,不仅要看实际值,也要关注价格,价格与企业的盈利等息息相关。
预见经济:肆月
变化的季节,不变的底色。
内需方面,住房“以旧换新”、限购放松等举措不断。但历史来看,若总量政策温和,地产难有显著改变。房企的债务展期似有加快,但不良信贷抬升。PMI从业人员分项处于历史同期低位,劳动力市场仍将掣肘居民消费。设备更新改造或对经济形成部分支撑。
海外方面,美国经济数据明显好于预期,市场交易甚至开始由降息转向“再通胀”。随着主要央行政策前期转“鸽”等滞后影响,全球制造业PMI已现扩张且有望持续,有利于我国外需改善。值得一提的是,美欧等贸易政策调整更频繁,“出海”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价格方面,国内定价为主的黑色系价格,与海外定价为主的有色价格持续背离,折射出内外需的分化。地缘政治风险叠加大选年份往往推升避险情绪对金价的支撑。国内PPI改善有待实物工作量落地。随着春节脉冲效应褪去,CPI短期再度向零增速左右回落。
政策方面,近期国常会提出房地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后续动向值得观察。“两会”既定的政策将陆续落地,但年初经济数据高开叠加外需回暖,总量性增量工具出台概率不大。“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预期”等表态预示政策利率仍趋稳定,信贷增速将继续下行。■
入群即可参加全年至少12场精彩闭门研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