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后期,尤其是三大战役结束后,解放区日益壮大,尽快接管城市、恢复百姓正常的生活秩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在这种背景下,南下干部团成立。这些干部随军南下,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当中,为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南下干部中的一员,他的名字叫焦林义。随军南下后,焦林义陆续在湖北、湖南以及广东等地工作,担任了广东省委书记、湖南省委书记等职务。那么,焦林义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焦林义出生于1920年,河北平山人,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早年时期,焦林义主要在家乡接受教育,稍微长大后,他进入一家工厂当学徒,饱受资本家的剥削,对生活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国家与民族危急存亡的时刻,年仅17岁的焦林义投身革命,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也是抗战全面爆发的这一年,焦林义正式加入了我党。入党之后,焦林义主要活跃在晋察冀边区,期间,他多次率部前往敌占区,对敌人展开政治攻势,瓦解敌人心理,同时,焦林义也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打击敌人,在战火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战士。
太平洋战争后,日本侵略者加紧了对根据地的“扫荡”,根据地的形势变得越发艰难,但焦林义没有被困难吓倒,他活跃在北岳区,凭借顽强的意志英勇杀敌,同时,焦林义还广泛建立与恢复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加强边区经济建设,支援前线,从而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焦林义继续广泛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带领基层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反击反动派对根据地的进攻。解放战争后期,焦林义参加了南下干部团,随军到达湖北,期间,他一方面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一方面积极领导群众支援前线,源源不断地援助我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焦林义留在湖北工作,担任了宜昌地委组织部部长,1951年,焦林义又被调到广东省,此后他领导了当地的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反、三反五反等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在这之后,焦林义留在广东工作,投身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期间,他担任了广州市副市长、广州市委第二书记等职务。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焦林义也受到冲击,并“靠边站”,直到1968年才重新复出。
复出之后,焦林义被结合进入广东省革委会,担任了省革委会副主任以及广州市委第一书记等职务。1975年,55岁的焦林义又担任了广东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那段时期,因为“四人帮”的影响,国民经济遭到很大迫害,但焦林义顶住各方面压力,抓住一切机会促生产,发展国民经济,从而减小“四人帮”造成的损失。
1979年,59岁的焦林义被调到湖南,担任了湖南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到湖南后,焦林义主要分管宣传、文教、卫生、统战和落实政策等方面的工作,他严格落实中央的干部政策,帮助很多过去受迫害的干部恢复名誉,促使他们重新复出工作。另外,焦林义还切实关心群众生活,集中精力帮助群众解决了子女就学、学校危房、卫生等一系列问题,深受湖南人民爱戴。
1988年,焦林义重返广东,担任了广东省顾问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他也充分发挥老干部的积极作用,继续为广东省的改革开放建言献策。晚年的焦林义主要生活在广州,于2005年因病去世,享年85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