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芬
1993年出生于广东,2017年大学毕业后来到西藏,成为一名乡镇公务员,6年来扎根基层,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
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有一朵扎根雪域高原的“格桑花”。广东姑娘黄海芬放弃了大都市的稳定生活,乘上通往祖国西部的列车,去追逐星辰大海、诗和远方。
“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是新时代青年的选择。从来林芝的那一刻起,我就准备在这里长期干下去!”黄海芬这样说。6年来,她脚踏实地扎根基层,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
工作之外,汉族姑娘黄海芬也逐渐走近了西藏文化。刚到林芝时,她曾因汉藏之间的文化差异闹过笑话。“我在办公室打扫完卫生,就直接把扫把递给了同事。后来我才知道,在藏文化里,直接递扫把是一种禁忌。应该先由传递方把扫把放地上,再由对方自己拾起。”
如今黄海芬早已融入西藏的生活。她聊起高原景色时说:“这里太美了,我真是怎么都看不够。”收集各式各样的美丽藏装更成为她工作之余的兴趣爱好之一,“我来到西藏6年,已经有了10多套藏装啦!”
一腔热血
黄海芬出生于1993年,是土生土长的广东姑娘。在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读书期间,她被评为校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并连续两年获校级奖学金,是工商管理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干部。
2017年,刚毕业的黄海芬找到了一份在中国银行广州南沙分行的工作。即将入职时,她收到大学老师的通知,得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正在引进人才。黄海芬一听就心动了,“当时没想那么多,瞒着家人偷偷报了名。”
“相比于广州,像西藏这样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更缺人。我希望我能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作用。”黄海芬说。
黄海芬一路“过关斩将”通过了笔试与面试,直到离开前夕,实在瞒不住了才向家人“坦白”,自己想去西藏工作。女儿要放弃稳定的工作,还要离开家乡,父母最初坚决不同意。
从小听话的黄海芬这次叛逆了一回。她下定决心要干好这份在雪域高原的工作,“虽然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挑战,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坐上了前往林芝的列车”。
黄海芬成了一名乡镇公务员,最初被分配到巴宜区委组织部跟班学习,主要负责信息网宣工作。刚入职时,她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写作。黄海芬跟记者回忆道:“写作是机关工作的基本功,但我之前没干过,一切都要从头学。我通过学习“西藏组工”“林芝组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掌握了信息写作的基本要领;又通过学习共产党员网、中国组织人事报及各省市党建网,不断拓宽了写作视野。”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海芬慢慢从一个“信息小白”成长为一名“写作能手”。她撰写的稿件先后被中国组织人事报、人民网、西藏日报、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及林芝市委组织部等媒体和单位采用。参加工作以来,黄海芬先后获评优秀信息员、宣传思想先进个人、2020年自治区组织系统信息工作先进个人、中国组织人事报优秀通讯员等。
“红旅绿游”
在组织部的案头工作帮助黄海芬打下了扎实的写作基础。她真正走进基层则是在2021年4月来到嘎拉村后。
嘎拉村是林芝市的一个自然村,共有33户152人。这里的桃花树高花繁,开得狂野,远近闻名。黄海芬回忆刚到嘎拉村的所见所闻:“那时正好是嘎拉村一年一度的桃花文化旅游节,漫山遍野的桃花,美极了。”
桃花文化旅游节是林芝地区的一张名片。2002年,第一届桃花文化旅游节在嘎拉村拉开帷幕,往后每年3、4月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这些年来,嘎拉村打造桃花源景区,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成效十分显著。这座小村庄不仅每年都有一笔可观的门票收入,村民们还在各自的庭院种植起果蔬,办起了庭院采摘,有的还卖起了生态农牧产品。
黄海芬(左)入户走访嘎拉村群众多吉次仁。
黄海芬驻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跟着村干部来到几户村民家中。“我跟着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参观了村民们的庭院。他们夏天种樱桃,冬天种苹果,一年四季都有游客来体验采摘。还有3户人家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办起了精品民宿。这些与桃花文化旅游节搭配的项目与设施,为村民们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收入。”
“嘎拉村以前的村道,可以说‘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到处是牛粪、猪粪的味道,现在到了3、4月份,干净整洁的村子里弥漫着桃花的香味。经济越来越好,群众参与村庄建设的热情也更高了。”黄海芬笑着说。
为了办好每年的桃花文化旅游节,黄海芬想到了“打造桃花文创产品”的办法。“我们推出桃花胸针、桃花书签、桃花口罩等文创产品,进一步推动了嘎拉村的‘桃花经济’。”
因为花期有限,一年一度的桃花文化旅游节每到5月就闭幕了。桃花凋零后嘎拉村怎么办?几经思考后,黄海芬与村干部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开始谋划起了“红旅绿游”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1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嘎拉村。不久后,巴宜区委强化顶层设计,投入1658万元,分别在老林芝县委旧址、林芝镇立定村、八一镇巴吉村、林芝镇嘎拉村打造了以“英雄颂、解放颂、振兴颂、团结颂”为主题的各具鲜明特色又相互联系的4个红色研学主题教育联展馆。
2022年4月,嘎拉村红色研学主题教育展览馆率先开馆。展览馆高度还原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嘎拉村考察调研的相关情景,综合采用老照片修复、老物件展陈、多媒体视频展播系统、电子立体沙盘、红外线感应灯罩等方式,讲好村里人的故事、办好老百姓的展览。
黄海芬告诉记者,总书记的到访,不仅带来了党中央的特殊关怀,更拓宽了嘎拉村的产业发展道路。如今的嘎拉村既注重绿水青山,搞生态旅游,也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的桃花文化旅游节,嘎拉村推出了“桃花源景区+红色展览馆”旅游套票,帮助村里增收110万元。
今非昔比
黄海芬寻访嘎拉村旧址途中。
在嘎拉村红色研学主题教育展览馆内,陈设着嘎拉村的文化历史。
西藏民主改革前,嘎拉村坐落于半山坡,交通不便,喝水困难,最远的一户人家从山脚到家里要爬坡半个小时。由于水源地在半山腰,一路渗下来,到了村子里,水也就所剩无几了。西藏民主改革后,依靠党的好政策,嘎拉村才由半山腰搬到了公路边。
在展览馆的一面老照片墙上,展示了一名来自安徽萧县的师范毕业生的故事。这人名叫张勇兴,上世纪60年代,张勇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林芝种畜场工作,为林芝的建设贡献了青春,挥洒了汗水。后来他与嘎拉村藏族姑娘白玛相识相恋,成就了一段民族团结的美好姻缘。
在另一面墙上,嘎拉村村民则写下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普巴拉姆希望当一名医生,普布次仁希望当一名短跑运动员……
“嘎拉村如今的的确确不一样了。”黄海芬说,“在嘎拉村,仅桃花源景区创造的经济收入就从2013年的5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460万元。”
为了让村民过得更好,村里还修建了服务中心、卫生室等便民设施。村子里时常举办工布响箭、抱石头、米纳羌姆等特色文化活动,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村集体经济人人参与,发展成果人人共享。新时代的嘎拉村以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为目标,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根据我们的统计,村里大学生就有30多名,80岁以上的老人有9位,群众现在的人均预期寿命比西藏和平解放前的35.5岁提高了整整一倍。”黄海芬说。
在发展的同时,嘎拉村时刻紧绷一根“生态弦”。谈到嘎拉村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的亮点,黄海芬提到了“绿色银行”。“作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良好的生态环境特别重要。嘎拉村创办了‘绿色银行’,主要是通过‘垃圾兑换积分,积分兑换商品’的形式,提高群众生态环保意识。”黄海芬兴奋地说,“嘎拉村要让群众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
黄海芬(右)、邹济民(中)与当地群众交流。
在嘎拉村,黄海芬是乡村振兴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2021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林芝考察调研,来到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看望慰问这里的干部群众。
总书记走进村便民服务中心,正在这里忙碌的黄海芬激动得心怦怦跳。她向总书记汇报说:“我是大学生村官,四年前从广东财经大学毕业,一直想为边疆做些事,就来到林芝工作。”
“将来留在这里吗?”总书记问。
她腼腆地笑了:“留下!安家啦,爱人在隔壁村,也是一起来西藏的。”
总书记勉励她:“从沿海到高原,这里需要人啊,你在这边好好干。”
殷殷话语,如春风拂过心田。黄海芬频频点头,眼里泛起幸福的泪花。
来源:环球人物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