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谁拿到了德国总理访华团“登机牌”?

0
分享至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2日宣布:应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德国总理朔尔茨将于4月14日至16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将是朔尔茨自2021年12月就任德国总理以来第二次访问中国,也是今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

资料图:德国总理朔尔茨(图源:新华社记者 单宇琦摄)

朔尔茨任内首次对华正式访问是在2022年11月,彼时正值中德建交50周年,他成为中共二十大闭幕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国家领导人。在不到24小时“旋风式访问”中,中德为双边和中欧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此次再度访华前,朔尔茨入驻社交平台TikTok并发布视频,德国政府发言人将此称之为是个“好机会”。朔尔茨此访逢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报道称他将到访重庆、上海、北京,行程涵盖政经活动等多项内容。外界认为,此访是双方增进理解信任、深化务实合作的契机,在当前新形势下坚持正确认知、寻求更多共识是访问关键。

经贸合作是中德关系“压舱石”,去年中德贸易额出现一定波动。专家指出,面对双边合作中的新动态、新变化,中德应保持定力,在务实基础上拓展发展空间。

去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2531亿欧元,中国连续第八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与2022年相比,总额下降15.5%。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表示,贸易额回落与多方因素有关,如德国通胀压力上升等,中德贸易方式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虽然贸易额短期内波动,但中德贸易形势长期向好的前景不会改变。”陈凤英注意到,去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增长4.3%,达119亿欧元,创历史新高,朔尔茨此访有多位德国企业高管随行,凸显双边经贸关系重要性。

前不久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不少德企高管表达对中国市场的十足信心。据称,梅赛德斯-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就曾在年会上表示,未来数年在华有大量投资计划。外界期待通过此访,双方形成更多利好的发展预期。

据报道,朔尔茨访华团中还有来自环境、食品和农业、数字化和交通领域的三位部长,此举被外界解读为德国有意在这些领域扩大对华合作,打造新增长点。而随着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德有望进一步密切多领域合作。

目前,拿到此次访华“登机牌”的

德企“大咖”都有谁?

素材来源:路透社、法新社、德国默克集团官网等;飞机示意图为AI生成。文案:孔庆玲 张乃月 制图:姚岚 创意:孟湘君 谷丽萍

西门子首席执行官博乐仁

西门子公司(Siemens)表示,其首席执行官、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主席博乐仁在此次访华随行名单上。

资料图:西门子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乐仁(图源:德新社截图)

近年来,西门子不断“加码”在华投资。比如,新增11亿元人民币投资,扩建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在深圳建立运动控制业务研发创新中心和数字科技公司;在苏州成立西门子长三角人工智能共创实验室等。

“我们相信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西门子正确的技术部署,可以真正支持中国培育新质生产力。”博乐仁曾在采访中如是说。

拜耳集团首席执行官比尔·安德森

知情人士透露,拜耳集团首席执行官比尔·安德森可能也会跟随朔尔茨访华。  

资料图:拜耳集团首席执行官比尔·安德森(图源:拜耳中国官网)

比尔·安德森日前指出,中国具有优秀的教育体系,人才资源丰富,科创企业发展迅速,这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

据路透社报道,梅赛德斯-奔驰日前证实,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将随朔尔茨一同访华。

资料图: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 (图源: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视频截图)

梅赛德斯-奔驰是持续投资中国最大的德国企业之一。该公司最近已获欧盟委员会批准,与华晨宝马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运营超级充电网络。至2026年底,该合资公司计划在中国建设至少1000座具备先进技术的超级充电站,约7000根超充桩。

“中国的开放信号显著增强了国际投资者信心。”康林松近日表示,公司将坚定扩大对华投资。他表示,保护主义是错误的道路,市场开放带来良性竞争,将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奔驰愿与中国汽车产业加强合作,在推动减少贸易壁垒、维护公平竞争环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

据知情人士消息,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可能也会随团访华。

资料图: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 (图源: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视频截图)

2023年,齐普策一年内数次来到中国,宝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可见一斑。

宝马目前已宣布,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将从2026年起为中国客户生产新一代电动汽车,而非从德国进口。中国境内约430家供应商的零部件和材料将用于本地生产。此外,宝马还扩大了位于沈阳的研发中心规模,将在中国投资开发和生产新一代电动汽车使用的高压电池。

德国默克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贝伦•加里霍

德国知名医药化工企业默克集团日前也表示,其首席执行官贝伦•加里霍将随行访华。

德国默克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贝伦•加里霍(图源:默克集团官网)

默克集团创立于1668年,业务集中在制药、生命科学以及前沿功能材料技术等领域。

贝伦•加里霍对默克集团在中国的业绩和市场地位表示满意。她认为,中国市场将持续为企业带来发展机遇,默克愿继续在中国投资并拓展业务领域。

蒂森克虏伯首席执行官米格尔·洛佩兹

据外媒报道,德国工业集团蒂森克虏伯表示,其首席执行官米格尔·洛佩兹也将随行访华。

资料图:蒂森克虏伯首席执行官米格尔·洛佩兹(图源:蒂森克虏伯官网)

近30年来,米格尔•洛佩兹多次来访中国。“这些年来,我感受到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期待与中国客户携手,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和全球气候保护而共同努力。”洛佩兹2023年访华时曾如是说。

中德双方有强烈的合作意愿和需求

去年德国政府发布“中国战略”文件,文件鼓吹与中国“系统性竞争”等内容,一度为中德关系蒙上阴影。但实际上,中德关系整体稳定,即使在全球化遭遇逆风的背景下,双方仍有强烈的合作意愿和需求。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欧洲研究中心主任赵怀普指出,当前德国面临内外部诸多挑战,间隔不到两年,朔尔茨再度率团访华,料将以实际行动展现寻求共识的务实姿态。

事实证明,以“安全”和“去风险”为由阻挠合作无异于因噎废食。中国德国商会华东及华中地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成员马铭博指出,许多德企认为“最大的风险是因不在中国发展而失去全球竞争力”,在华德企与中国企业竞争优势互补,可为全球经济创造高附加值。

不可否认,当前欧洲内部也存在对华认知的错误倾向,给中欧关系发展带来了不必要的干扰和阻碍。专家认为,德国是欧盟内举足轻重的国家、欧洲经济的重要引擎,稳定和发展好中德关系,有助于推动欧洲一些人校正对华认知、回归理性务实。

谈及中德关系,毛宁12日表示,中德从彼此发展中获益,惠及两国人民,同时引领中欧关系行稳致远,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赵怀普说,在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节点上,通过高层面对面互动,有助于双方排除干扰、提供更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充实双边关系内涵,这对中欧关系乃至国际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外交部官网、中国新闻社(记者 邢翀)、央视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鲁中晨报 incentive-icons
鲁中晨报
鲁中地区影响最大新闻媒体
166383文章数 525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