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江苏省泰兴市宣堡镇北森庄村西森三组,在我小时候居住的老宅西边一百米处,是我家老邻居徐锦文、徐锦芝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用砖木砌成的七架梁老屋。
放眼望去,只见邻居家的老屋,外墙四周已用水泥混凝土粉饰一新,东西房间顶端各开一个小窗户,两扇对开大门半开半掩,我推门而入,仔细地打量起来。
老屋整体构造采用的是砖木混合结构,三间七架梁式,砌墙用的材料是青砖、红砖和白石灰,四周墙缝中嵌有Y形条状正方形水泥柱子,圆形木头镶嵌在水泥柱中间作为整个房屋的支撑点,为了节省成本,墙体中间砌的是空心墙,屋面采用木头梁条,在梁条上钉好木头椽子,把长方形薄片汪砖平铺在椽子上,最后用半圆形普通瓦片盖住,便形成了人字形屋顶,堂屋夹墙中间使用木板作为遮挡物,室内铺设的是泥土地面。
老屋的堂屋。在第二个木头梁条下方,安装一个“日光灯”和白炽电灯,在老屋中算是最为现代化的家电了。东侧堂屋中间摆放一个全木制成的“八仙桌”,桌子全身刷有紫红色的油漆,用于主人吃饭和会见宾客。在八仙桌的右侧上方,悬挂有三个主人的照片。西北边放有一个用毛竹编织的“碗橱”,用于摆放锅碗瓢盆等厨房用具。在碗橱的正前方,有一个用陶土制成的“水缸”,用于盛放井水煮饭、洗碗洗筷用。我依稀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里,家家户户的锅台旁边都有这个水缸。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农民经常用扁担、水钩、水桶,把吊桶放到水井里打水,最后,用扁担的两个钩子钩住水桶,将扁担放在肩膀上,将盛满水的水桶挑回家中,将水倒进水缸里,直至缸里的水满为止。为了储存生活用水,那时的农民吃了不少苦,与如今村民家中使用的自来水是无法比拟的。在堂屋的最北边,保留了几个较小的坛坛罐罐,那是用来腌制咸菜和存放米、面等粮食的。
老屋的西房间。最北边有一个使用年久的厨房灶台,邻居家主人的一日三餐,是通过此灶台来生火做饭的。最南边的地面铺设有青砖,从我小时侯在农村里的生活经历和此地的痕迹来看,此处应为当时的猪圈,由老屋的主人用来在家中圈养肥猪。
老屋的东房间。房间里摆放两个木制老式衣橱,用于存放穿着的衣服。房间最北边,是一个雕刻精致图案的“小辕门床”,床身紫红色的油漆光彩夺目。
老屋的东边。还有同样一个砖木混合结构三间七架梁式瓦房。所不同的是,此房内存放的主要物品是木料和杂物,在不起眼的墙角里,还存放有主人在做箍桶匠时,使用过的箍桶工具。
老屋的后面。隐藏有一幢在上世纪50年代用青砖砌成的二层楼房。楼房中的楼梯是用木头做成的,楼房中的第二层楼板是用木板铺就的,在我很小的时侯,此楼房在生产队里就小有名气了。另据本文作家老家邻居徐锦文家小儿子介绍:截止到目前为止,此楼房是江苏省农村地区仅存的一幢,堪称古董级的文物了。
老屋虽简陋,但居住在里面的邻居家人却不简单。老屋的主人是徐锦芝和徐锦文,他们兄弟俩为人厚道谦和,兄友弟恭,两个亲兄弟虽然都先后成了家,但是一辈子却从未分家,一直共同生活在这座老屋里,在我的老家被传为佳话。
他们两兄弟极为重视子女教育,弟弟徐锦文有6个子女,他的三个儿子,全是在这座老屋里奋发苦读,先后都考取了大学。另外,他的二个孙子和一个孙女也考取了中国的名牌重点大学,其中还有两个孙子继续求学,获得了国外顶尖名校的博士学位,令人羡慕不已,他们是我村里所有农家子弟学习的榜样!
如今,邻居家的老屋,虽然现在已无人居住,但是老屋主人家三个儿子发奋读书的励志故事,将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农家子弟寒窗苦读,金榜题名。
目前,在我的老家,像邻居家保存得如此好的老屋,已经很少见了。老屋处处透露着岁月的痕迹,它是农村房屋历史的见证者,并烙上了民居文化的印记,同时以一种独特方式记录着农村的沧桑变化。
责任编辑:丁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