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歌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令,再过十几天,就是立夏,春季美味必须抓紧吃了。一转眼就要开吃夏季美味了。
无锡地处江南,江南四季分明,物产丰饶,为美食提供了丰富食材。
江南人享用美食有两大特点:不时不食,就地取材。这也形成了无锡美食的两大特点:节令性和家常性。这两大特点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根本之义:感时应物,尊重自然,这是农业文明的精粹。
节令性是指无锡美食在每一个不同的节令,都有不同的菜肴和小吃点心。家常性是指无锡美食不少出自百姓民众之家,即使后来被大厨小厨提升进入锡帮菜菜谱,却保留许多家常特色。这是无锡美食的重要的本土特色。
春季包含6个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历时为农历正月至三月,公历大致在2月中下旬至4月底5月初。
国家文旅部提出了跟着时令追寻美味旅游的概念。各地都在推出自家的时令美味和旅游美景。这里与各位分享一下无锡春季的家常美味。所谓家常,就是各家各户经常自己烹饪和料理的美味,如果不会做,那也可以很容易在街头巷尾的店铺叫外卖。
立春的美味
春卷。 春卷是经典的立春美食。 上得了宴席,下可做小吃。 古人有咬春习俗,春卷就是咬春美食。 无锡春卷有多种馅心,最主要的是肉馅,韭芽肉馅,菜猪油馅。 其中韭芽和菜猪油馅两种,都与春天气息相关。
爆腌青鱼块汆汤。 无锡人过年要吃大青鱼,是一种地方习俗。 爆腌青鱼切块,与笋片(立春前的笋为冬笋,立春后的笋为春笋)、开洋或干贝一起汆汤,还可以加入青鱼肉制成的鱼丸,起锅时加入绿叶菠菜或者青菜嫩芯,清澈的鱼汤里白玉与碧绿相间,与鱼肉和开洋的鲜味融和,犹如一锅春天的滋味。
雨水的美味
四色汤团。 雨水一般在元宵节前后,正是吃汤团的时段。 四色的汤团是无锡传统美食。 所谓四色,就是四种馅心的汤团,并非指汤团的色彩。 四种馅心分别是肉馅、萝卜油渣、菜猪油和细沙(豆沙),前两种是咸味,后两种是甜味。 肉馅汤团各地都有,菜猪油、细沙和萝卜油渣是无锡特色。
油焖春笋。 春雨飘然而来,周边山里的春笋就勃发了。 此时应该是第一茬春笋,嫩俏水灵,用来做油焖笋是绝佳的食材。 无锡人做的油焖笋,必须用重油煸炒,加入上好的酱油稍稍焖烧,有时会加入开洋吊鲜,最后还要加入适量白糖,这些调料与春笋融合,生成一种带甜的咸鲜。 品尝无锡的油焖笋,就如同品味春天的味道,清新,鲜美,爽口,满心回味。
惊蛰的美味
荠菜豆腐羹。 荠菜是最早报春的时 鲜野菜之一,是古代无锡老百姓三春度荒的恩物,现在依旧是无锡人的心头好。 无锡民间常用荠菜包馄饨、炒肉丝,做羹汤,荠菜豆腐羹是一道家常美食。 主食材是荠菜和嫩豆腐,根据各家各户不同口味和习惯,可以选配肉丝、肉末、鸡丝、火腿丝、鸭血、油豆腐、开洋、干贝、蛤蜊肉等食材,融合烧煮,五味调和,起锅前勾芡,打入鸡蛋花,淋入香油或猪油或鸡油。 这是一道咸鲜口味的菜肴。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荠菜还有一名曰“护生草”,不仅味美,还具有降压、止血、消炎等药用价值,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健康食材,尤其适合惊蛰时节享用。
鸡子大饼。 惊蛰时节各地习俗有炒豆、摊饼、吃鸡蛋。 无锡人爱吃的鸡子大饼正好应合了这个习俗。 鸡子大饼与烧饼完全不同,是一种油煎的面饼,油煎时可根据客人需求,打入鸡蛋并驼在饼上。 老无锡方言称鸡蛋为鸡子,且“驼”与“大”在无锡方言中是同音字,所以有人认为,鸡子大饼其实就是鸡子驼饼。 吃一个鸡子大饼,有饼也有蛋,切合时节。
春分的美味
炒韭菜。 韭菜是春天的美味。 江南新春的第一茬春韭,大约就在春分时节上市。 “雨夜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这是杜甫名诗《赠卫处士》,他在安史之乱的流离中,忽然遇二十年不见的老友卫处士,老友披着夜雨剪了春韭,烧了黄米饭招待他。 乾隆皇帝对春韭也非常欣赏,有诗为证: “七日为人日,三春物尽春。 盘蔬杂堆韭,屏胜细镂银”。
韭菜清炒就鲜美异常,而且它还是一种搭配非常容易的食材。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韭,荤物也。专取韭白,加虾米炒之便佳。或用鲜虾亦可,鳖亦可,肉亦可。”无锡人常用韭菜炒肉丝,韭菜炒猪肝,韭菜烧小虾,韭菜炒粉丝,韭菜炒百叶丝,韭菜炒绿豆芽,韭菜炒蛳螺。
清蒸刀鱼。 无锡人认为吃刀鱼最好是在清明之前,据说清明过后刀鱼骨头就硬了,增加了吃的难度。 刀鱼主要来自江阴,据说刀鱼洄游至江阴时体质最佳滋味最好,江阴的刀鱼因此是最好的。 长江已经禁捕好几年,目前市场供应的刀鱼都是捕自大海,俗称“海刀”,口味与“江刀”稍有差别。 据报道,无锡东乡谢埭荡人工养殖刀鱼已经成功,并已上市供应。 在现代养殖技术的助力下,刀鱼仍是无锡的美食品牌之一。
无锡人吃刀鱼主要是清蒸,把刀鱼洗净之后,数条并排放入盆中,加入本地黄酒,姜片,葱段,撒点细盐,再加一点猪油,放入蒸锅,大火烧开,七八分钟就可以起锅了。其中猪油是个关键,不加会缺了肥美的滋味。蒸煮时间也很重要,太久了刀鱼就会失却鲜嫩。这些年还有一种吃法流行起来,就是刀鱼馄饨,淘宝上卖刀鱼馄饨的店铺大都是江阴的。
清明的美味
麦青团子。 青团是江南一带普遍的美食,用艾草、麦青或其他绿色蔬菜汁染青,以豆沙、芝麻等为馅心,包入糯米粉内做成团子,蒸熟而食。 无锡人把煮熟带汤的称为汤团,而蒸熟的称为团子。 无锡人青团大都用麦叶挤出青汁染色,据说与泰伯有关。 泰伯奔吴,三让王位,令孔子惊叹为“至德矣! ”泰伯死后,勾吴故地人民清明时节祭奠泰伯,以青团为祭品,配以三种馅心,暗喻泰伯“三让”品德,至今梅里一带的青团习称“三让团子”。
爆炒蛳螺。 江南人都将这种水生食材称为螺蛳,唯有无锡人称之为“蛳螺”。 老无锡人常说: 清明丝螺赛过鹅。 蛳螺一年四季都有,但只有清明前的蛳螺最好吃,清明前后,春暖花开,大地复苏,潜伏在泥中休眠的蛳螺纷纷爬出泥土,此时螺肉肥美,是食用螺蛳的最佳时令。 过了清明,蛳螺就会怀有小蛳螺。 到了夏天,就会多臭蛳螺了。 无锡人把吃蛳螺叫做“吱蛳螺”。 每到吃蛳螺的时节,一家老小围坐在餐桌旁有滋有味地“吱蛳螺”,那是生活的滋味,那是无锡的老味道。
无锡人吃蛳螺最通常的烧法是爆炒。烧热油锅,爆香葱姜,加入蛳螺爆炒,加入料酒、酱油焖烧片刻,起锅时加入葱花、胡椒粉调味调香。蛳螺也可以清蒸,洗净后放入大碗,可加入咸肉或火腿片同蒸,也可加入黄鳝、鲫鱼同蒸。爆炒丝螺以重味为爆鲜长,清蒸丝螺以本色咸鲜为长。各有特点。
清蒸鳜鱼。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首诗的作者、唐人张志和隐居在太湖之滨的湖州,这是他描写的太湖之春及美食。 桃花盛开前后,正是江南人吃鳜鱼的时节。 苏州的松鼠鳜鱼和徽州的臭鳜鱼都是著名佳肴。 但无锡人却更愿意吃清蒸鳜鱼,重在享用其本色鲜美,而不会太过追求厨艺和多费其他功夫。 这是经典的无锡特色。 也有红烧鳜鱼,糖醋鳜鱼,相比于苏州和徽州的鳜鱼料理,还是朴实本味。
谷雨的美味
腌笃鲜。 腌笃鲜是江南春天的美食。 腌和鲜,是两种食材,咸肉和鲜肉及春笋。 笃,是指小火慢炖。 过了清明,春笋生长繁茂,大量上市,可以尽情享用。 而江南人家冬季都会腌制一些咸肉、咸鸡之类,腌笃鲜由此成为民间非常家常的美味。 春笋、咸肉、鲜肉汇聚一起,有的人家还会加入莴苣、百叶结,春笋清香,咸肉咸鲜,鲜肉新鲜,加上碧绿的莴苣相映,慢慢“笃笃”, 就“笃”出了一锅春日好滋味。
拌马兰。 “三月三,大蒜炒马兰,吃则游惠山”,马兰头也是无锡人每年春天必吃的一种野菜,农历三月三前后,惠风和畅,无锡乡间随处可见带着“斜凿”挑马兰的阿婆、婶娘,马兰头成了无锡人餐桌上的常客。 “大蒜炒马兰”,无锡人说的大蒜,不是蒜头,而是蒜茎、蒜叶。 大蒜辛香,马兰清凉,两样同炒,异常清爽。 “马兰头拌香干”是无锡人家常的做法,马兰焯后与豆腐干一起剁碎为末,加盐、糖、香油拌制,吃后颊齿留香。 袁枚《随园食单·马兰》记载: “马兰头菜,摘取嫩者,醋合笋拌食。 油腻后食之,可以醒脾。 ” 马兰有去火明目、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功效,今时今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为人必须不辜负大好春光,当然也不可以辜负了诸多美味。眼看着春季即将过去,照理应该认真吃一遍,不然,又要等到明年开春了。
美食是文史,也是习俗,更是节令,品味美食,当然也是在学习文史,体验习俗,穿越节令。
作者简介
吴歌,文史学者,品牌战略学者,资深媒体人,文化经济专业研究员,江大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首席策划,努力成为一名有文化有情怀的吃货和文史写手。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
吴歌文集40
江南视点123
吴歌文集 · 目录
上一篇吴歌 | 施仁政和施仁惠:慈善文化的两大层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