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亲征高句丽之战,攻取辽东城被阻安市城,为何未能完成目标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没能把高句丽灭了,反而导致隋朝淹没在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中,隋炀帝本人被杀,隋朝也随之灭亡,唐朝建立后,与高句丽保持了数十年的和平,高句丽向唐朝称臣纳贡,唐朝册封高句丽王。

唐太宗贞观五年,唐灭东突厥,不久,高句丽遣使称臣,同时献上封域图,贞观六年,唐太宗派人到高句丽收埋隋朝阵亡士兵遗骸,并毁坏高句丽人所筑成的京观,贞治十六年,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发动政变,杀死高句丽荣留王及百名大臣,另立荣留王侄子高藏为王,渊盖苏文掌控高句丽朝政,高藏实为傀儡。

第二年,高句丽联合百济攻打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救,唐朝派出使者要求高句丽罢兵,高句丽不仅不听,反而扣押了唐朝使者,遂引发了唐太宗征伐高句丽之心,但这只是明面上的原因罢了,唐太宗攻打高句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维护唐朝领土的统一

唐太宗李世民

高句丽绝大多数领地都是曾经的汉晋故土,汉武帝当年在辽东及朝鲜半岛北部设置了汉四郡,东汉、曹魏、西晋继承了这一领土,只是到了西晋后期,中原内乱,无力控制边疆,才被高句丽占据,唐太宗相继扫平了周边的威胁势力后,理所当然要拿高句丽开刀。

唐太宗征伐高句丽的战略目标是:灭亡高句丽,收复汉晋故土。唐太宗采取的战略是:水陆并进,步步为营,声东击西,攻城为上

唐太宗以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总管水军,率领江淮、岭南兵卒4万、长安洛阳募兵3000、战舰500艘,从山东烟台出发,直捣高句丽都城平壤。以太子詹事、左卫率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江夏王李道宗为副总管,总管陆军,率领歩骑6万及兰州、河州胡人降卒往辽东进发,陆军中还有不少原本就生活在辽东地区的契丹、奚、靺鞨等族人。

唐朝用于攻打高句丽的军队总计十余万人,其中胡人仆从军就占了一部分,相比于隋炀帝动不动就百万大军来说,唐军可谓是精兵强将,名将有李世勣、李道宗、刘弘基、张士贵、尉迟敬德、执失思力、李思摩、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等等,要不是李靖生病,他也会来,可惜了。

高句丽位之

唐太宗留房玄龄守长安,萧瑀镇洛阳,宰相高士廉、刘洎、马周辅佐太子李治坐镇河北定州,负责后勤运输及物资补给,唐太宗李世民亲率长孙无忌、岑文本、杨师道等参谋随军出战,唐太宗同时是水陆两路大军的总指挥。

唐朝具体的军事部署是:以幽州(今北京大兴西南)、营州(今辽宁朝阳)为陆军基地,以莱州(今山东烟台掖县)为水军基地,同时诏令新罗、百济、奚、契丹等藩属国同时出击高句丽。

战况最激烈的地方就在辽东战场,为了应付唐军,高句丽人在辽东构筑了三条防线,分别是:辽东长城防线、辽水防线、辽东城防线。中原政权被胡族修建长城来防备,这还是首次,但这三道防线仍然没能防住唐军。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路线图

在战争开始前,唐军就派出无数斥候打探前线消息,唐军进攻的行踪飘忽不定,诡异多变,陆军总管李世勣佯装向怀远镇(今辽宁辽中)进发,暗地却从柳城(今辽宁朝阳)秘密北上,沿着当年隋军留下的甬道,经通定镇(今辽宁新民西北辽河西岸)迂回渡过辽水,高句丽大军集结在怀远镇对面,李世勣率领的唐军却到达了玄菟城(今辽宁沈阳东陵对河上柏官屯)。

高句丽军队准备从怀远镇往玄菟城救援,援军还没出发,几天以后,陆军副总管李道宗率领数千人杀到了玄菟城东北几十公里外的新城(今辽宁抚顺北),李道宗手下的折冲都尉曹三良率领十余骑兵就敢逼近城门,吓得高句丽守军紧闭城门,不敢出战。

当高句丽军把注意放在北线玄菟城及新城时,唐军前军总管张俭率领契丹、奚族骑兵偷偷翻越辽东长城,沿着南边的海岸线,在辽河西岸击败了高句丽的边防部队,来到了辽东半岛北端的建安城(今辽宁盖州),高句丽人出城迎战,唐军率领胡骑部队击败守军,斩首数千。

唐军声东击西

北线李世勣与李道宗在留下一部分军队包围玄菟城和新城之后,率领主力围攻与新城一河之隔的盖牟城(今辽宁抚顺南),10天之后,唐军攻破城池,俘虏了2万人口,缴获10万石粮食,这是唐军攻占的第一个城池,唐军在辽东也有了立足之地。

正当高句丽人以为唐军会从南线和北线两路进攻的时候,李世勣与李道宗突然率军迂回南下,到达并包围了辽东城(今辽宁辽阳),而唐太宗李世时此时正率领主力到达大辽泽的西岸,高句丽人苦心经营的三条防线面临唐军的前后夹击,犹如一道马其诺防线一样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此时高句丽人终于弄明白了唐军是北、中、南三条战线同时进军,但首要目标却是辽东城,于是防守三条防线的4万高句丽军回撤先救援辽东城,围攻李世勣与李道宗,此时唐军人数很少,只有数千人,因为要保持轻装上阵,迂回包抄,所以人不多。

高句丽人很长时间弄不清楚唐军主攻方向

别看唐军人数不多,但都是精锐,李世勣负责防备辽东城中的高句丽守军,李道宗率军迎战高句丽4万援军,唐军打仗历来都是以少胜多,李道宗手下的隋朝骁果军出身的都尉马文举率领一支骑兵冲向高句丽军阵,一下子冲散了阵形,但高句丽凭借人多势众,稳住阵型。

唐军行军总管张君义部与高句丽作战时被击败,张君义带头败退,导致唐军阵型出现松动,主将李道宗亲自组织唐军收拢兵马,重新冲锋,再一次冲散了高句丽军阵,此时李世勣也率领一支唐军杀了过来,高句丽军无力抵抗,全军溃退,唐军斩首千余人。

几天以后,唐太宗李世民率领唐军主力到达辽东城,唐军在攻城器械的支持下,开始全力攻城,仅20天时间,就攻破了辽东城,隋炀帝三征高句丽都没能攻下的辽东城,唐军20天就攻破了,这是隋军与唐军的区别,唐军斩杀高句丽军一万余人,俘虏士卒一万余人,百姓4万余人。

唐军攻克辽东城

第二天,唐军趁胜出击攻打白岩城(今辽宁辽阳东太子河北岸),突厥可汗李思摩率领突厥兵攻城,不幸中了流箭,唐太宗亲自帮他吮血,高句丽乌骨城(今辽宁凤城东南)派出万余援军支持白岩城,唐军铁勒族名将契苾何力率领800骁骑击败这支援军,斩首千余人,几天以后,白岩城主孙代音向唐军投降。

六月二十日,唐军进至安市城(今辽宁鞍山海城市营城村),随即包围了城池,几乎是同一时间,唐军水军总管张亮在五月初二攻占了辽东半岛南端的卑沙城(今辽宁金县东大黑山山城),与陆路唐军遥相呼应,此时唐军占据了辽东大部分城池,高句丽在辽东部署的防线全部失败。

当唐军包围安市城时,北部都督高延寿、南部都督高惠真率领15万高句丽、靺鞨联军前来救援安市城,此时包围安市城的唐军不过3万余人,既要面对城中的守军,又要面对敌人的援军,压力可想而知,但人数多从来就不是唐军考虑的问题,如何击败对方才是唐军考虑的问题。

安市城东南,唐军击溃高句丽军15万人

付费解锁全篇
¥3.00元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