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此地原为西拉雅平埔族打狗社居住地,日据时期日本人把河洛语(打狗)改成与日语发音相近的─高雄(Taka),因此改称为高雄沿用至今。
楠梓区,旧名楠梓坑,因为楠木集散地得名。
左营区,一说是明郑在台湾的驻军分为前、后、左、右、中五路,其中左路设营于此地,故名「左营」;另一说法是清军在台分设南北两营,镇守台湾府左右两翼,其中南路营即驻防于凤山县(今左营区),故得名。
鼓山区,旧名「打鼓山」。早期因港口有巨石,水急船行危险,行船出入常打鼓以求神助,故称之为「打鼓山」。
三民区,本乡居民以布农族为主,并有少数曹族与排湾族的居民。在光复后,本地才设乡,由于境内有民权、民族、民生三村,皆冠有『民』字,寓有『三民主义』的政治理想,故将此地命名为『三民』乡。
盐埕区,有三山国王庙,俗称“盐埕庙”,创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间。得名于此。
前金区,一以该地西向鼓山,取“金”鼓相对,以地其名;另一是该地面山衿河,后人改称衿为金,且以南段号为前金,北段叫做后金,因区公所设于前金,故以此为区名。
新兴区,为“新兴”的商业精华区,故称之为新兴区。
苓雅区,三百多年前明郑万历年间汉人入垦,在本区的松树根上发现有球块状“茯苓仔”,汉人搭寮采集,故称“苓雅寮”,台湾光复后改为“苓雅”区。
前镇区,明郑时期实行屯田政策,本区属于“前镇”军营开垦区,故称前镇区。
旗津区,本区为长条形海岸外的隆起沙洲,有如一支“旗”子横在港外,“津”就是过渡陆地或港口必经的地方,故称“旗津”,北端形成高雄港,南端形成小港。
小港区,清末由于泥沙淤积,使当时的“凤山港”衰落成为小港叫作“港仔土干”,日据时期把“港仔土干”改称“小港”。
凤山区,旧称为『下坡头街』,后来称为『埤头街』。由于境内有一弧列状隆起的珊瑚礁台地,称为凤山,所以清代取山名为县名,称为凤山县。
大寮区,清廷曾将此地一带之荒埔,赐予平台有功的施琅将军,以为世袭业产。于是施家招来大批佃农入垦,可能初垦时曾筑有大型茅寮于此,所以得称。另有一说:本地在康熙时百姓聚集休息的场所可分为「溪埔寮」、「潮州寮」、「顶大寮」、「下大寮」等四座,日后,将四寮合而为一,改称「大寮」。
鸟松区,原名为「鸟松脚庄」,因昔日,鸟松国小附近,有一棵高大茂盛的鸟松古树,常被往返行人及商旅视为休息地点,故得名。后改为「鸟松乡」。
林园区,原称为『林子边』,因在今日林园、东林二村境内,曾是森林茂密之地,早期移民在其边缘处建村,所以得名。民国九年改称为林园,光复后沿用至今。
仁武区,本地在明郑时期实施屯田时,派驻仁武镇于此,因而得名。
大树区,旧称为大树脚,相传在明郑时期有一将领逐退原住民,屯垦于此,因为在大树之下建村庄,因而得名。
大社区,以前是平埔族西拉雅族马卡道支族阿加大社社址,明郑时期被郑氏屯兵所驱散,而迁往屏东林边乡。民国四十年由于本乡经济、文化、交通等均以大社为中心,故取名大社。
冈山区,清康熙年间,闽籍移民入垦于此,当时这一带为菅茅密生之地,故初垦时称为『竿蓁林街』。到了清乾隆年间重修府志时,记载有阿公店之名,皆认为有一老翁所开店铺,故得称。后来因境内有小冈山、大冈山二隆起之珊瑚礁地形,所以改称为冈山。
路竹区,原称为半路竹,因为以前此地居于大湖街(今湖内)与阿公店街(今冈山)之间交通必经地,地当半路上,又有茂盛的竹林,所以得称。
桥头区,在清康熙年间叫做『小店仔街』。后来乾隆时期修志,其中记载:『小店子桥,俗称桥子头』,便以『桥子头』取代原来『小店子街』的称呼。
梓官区,明郑成功渡台后,本地以王梓的势力最大,而昔日凡有权势声望的先民,均在其名后加一「官」字,以示尊敬。故居民尊敬王梓为「梓官」,故得名。
弥陀区,地名由来有二说:1.相传明郑时本地供奉「阿弥陀佛」,故得名2.古称「弥罗港」,据中研院研究,应为平埔族语言。
永安区,本乡旧称「永安仔」,乃因乡内原设有「新永安仔塭」及「旧永安仔塭」鱼塭,寓有永保平安之意,故建乡之时,地方士绅乃决定以「永安」为地名。
燕巢区,今燕巢内东燕、西燕二村旧称为『援巢中』,安招村为『援巢右』,是明郑时期援剿中镇与右镇屯田旧址,故原名「援剿」。燕巢为『援剿』之谐音字。日据时期,日人因同音异义,乃改「援剿」为「燕巢」,沿用至今。
田寮区,田寮一带曾是明郑时期援剿中镇屯垦地域。到了清乾隆末年更有移民入垦于此,因为在垦成之田中筑寮成庄,所以得称。
阿莲区,清康熙末至乾隆年间,有一杨姓垦首招募大批移民分地开垦,形成阿莲中路、冈山营等庄。其中『阿莲』可能出自平埔族西拉雅族社名之译音地名。另有一说:本乡古名「阿嗹」。民国三十五年时,杨玉山先生提议本乡为佛教圣地,而佛家认为阿莲是弥陀佛居住的净土,为配合地方特色,宜将地名的「嗹」字改为「莲」,经乡务会议通过,便正式定名。
茄萣区,本地因为在一大泻湖外侧砂嘴上,且为茄萣树茂生之地,因而得名。
湖内区,地名由来有二说:1.因为境内有一大湖沼,在湖岸内建庄而得名。2.地名由来是取长治(现大湖方面)、文贤(现围子方面)两地区名含义而定。
旗山区,原称蕃薯寮,因为初期移民筑寮于此,并从事种植蕃薯,所以称为『蕃薯寮』。民国九年,因其东北方有旗尾山,状似清代蛟龙旗,所以改称为旗山。
美浓区,旧称为『弥浓』,其地名之由来,有一说为,美浓地方过去的先住民是曹族四社之一『美垄族』的分布之地。或有可能取自平埔族『弥力社』与溪名『荖浓溪』,各取一字并成地名。清雍正十三年,有林姓兄弟来此开垦,筹建土地伯公庙,其开基碑文上有「弥浓」等字样,后定庄名为「弥浓」,意谓该地以水为源,汲用不息之意。甲午战后,在台日本人因怀念山明水秀的日本故乡美浓,遂将「弥浓」改称为「美浓」。
内门区,原为平埔族语译而成:罗汉门之『罗汉』是译自马卡道族之称呼乌山山脉以东至楠梓仙溪一带之地。清代在此地派兵驻守,乃为『门』之由来。罗汉门又以二仁、楠梓仙溪分水界上之大崎,分以东为罗汉外门里,以西为罗汉内门里,本乡名由此而得。
杉林区,旧称为山杉林,由来乃因为此地原始景观为山杉蓊蔚成林之地而得名。
甲仙区,旧称为甲仙埔,是阿里山四社番大武垄头社人所建。此一带先住民为傀儡番,甲仙埔似出自傀儡楠梓仙之埔地的缩读。
六龟区,旧称为六龟里,六龟里源自曹族四社番芒子芒番社名之译音。民国九年改称为六龟。
茂林区,原称『芒子社』(蚊子社),原义不明,后来可能以树林茂盛而借为地名。
桃源区,原名雅你乡(aini),布农族语为「广大」之意。民国四十六年,奉令改为桃源乡。寓世外桃园之雅称。
那玛夏区,2007年12月10日,该乡乡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采用“那玛夏乡”(源自Namasia,楠梓仙溪)为新乡名,辖下三村亦分别恢复旧名:“民族 → 南沙鲁”(Nangisalu)、“民权 → 玛雅”(Maya)、“民生 → 达卡努瓦”(Takanua)。
每天更新干货内容,文章原创、资料搜集不易,承爱打赏点赞收藏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