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饭店印象记
文/韩朝阳
位于广州东山口内,署前路1号公交车总站大圆盘,东山公园左拐向东的庙前直街,座落在中段,面南座北的北方饭店,楼高三层,东西横垣约五十米。是一家五十年代兴起的中型饭店。
北方饭店不大,却在东山区内大名顶顶,特别是在南下大军的北方人心中,是地道的北方客栈,无论菜肴、面食、饭点、甚至卖的咸菜,炸的花生,出品绝对是传统正宗的北方味道。
北方饭店何时盖起?老板是谁?难以考究……
北方饭店店面不大,却一年到头,人头熙攘,生意兴隆。帮衬的是军区、省委、铁路等党政军国企的北方人。在东山一带,北方饭店是北方人扎堆聚会的首选,是请客吃饭的好去处。
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妈妈和保姆带着我们几个孩子一起上东山去逛街买东西。大人边走边看边买;我们孩儿们边走边玩边吃(冰棍、汽水、糖果、咸酸-妈妈喜欢吃)。行走路线,通常是转个大圆圈。新河浦-恤孤院里-庙前直街-署前路-龟岗大马路-新河浦-美华路。
小时候就知道爸爸喜欢喝酒。通常爸爸下班感觉累了,或出差回来,节假日,就会喝上一盅几杯。每当爸爸背着手在厅里的玻璃酒柜前溜达转悠,瞅着看着拿着闻着摆在那儿的他珍爱的几瓶酒时,妈妈就会问:老韩,想喝两杯?爸爸笑咪咪地假谦答:看看而已。这时,阿姨就会麻利地为爸爸做一两道肉菜下酒,或将从北方饭店买回来的卤牛肉、酱猪肝、猪耳朵、猪肚,捣好蒜泥,将切好的葱花、麻油、老陈醋一拌,上桌开饭啦。爸爸在吃饭喝酒时,喜欢打开收音机,听着京剧、河南梆子,打着拍子,抿一口跟着哼两句,又滋溜一口,就着地道的北方卤菜酱菜,美滋滋的,喝得心情舒畅,红光满面,笑咪咪……
文革时期,我们七中主义兵分两波,总部和纠察队的驻扎在寺贝通津东山教堂,其他驻扎在学校音乐室小楼上的三楼。那时,七中正门正对庙前直街,我们常到北方饭店吃饭。北方饭店没有包间包房,如客有要求,就拉一道屏风与旁桌隔开。一楼木桌条凳,二三楼木桌靠背椅。领导、贵宾来了,一声吆喝:“楼上请 !”服务员领上楼,抹桌子,摆碗碟勺筷子,放下菜谱,沏一提壶的花茶香片分杯冲茶。
北方饭店采光很好,南北通气,一排大吊扇在头顶上呼拉拉地转悠,壁扇左晃右摇,居高临下地吹着油腻的风。讨厌的苍蝇像无人机似的飞来飞去。在点完菜肴等饭菜上桌的时候,肚子咕咕饿了,自然东张西望,透过玻璃钢窗,看看街上熙熙攘攘往来的人们。几个学校放学时,满大街都是学生,单车铃声,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落,好热闹。对面的华华照像馆时常看到门口长串排队的照像的人们。
那个年代,我总是感觉肚子饿,也许是肚子里有蛔虫,也许肠胃没油水,感觉北方饭店的出品什么都好吃,吃嘛嘛都香。
一次,几个同学约在北方饭店一楼吃饭,我跟着高年级的学生去蹭饭。席间,同学们起哄,非要一位能吃辣椒的,绰号叫二赖子的肖衡湘同学喝杯白酒,二赖子打死不喝,同学们大声起哄,二赖子没辙,只好说我以醋代酒!同学们嚷嚷着都不同意,二赖子赌气地大声地说:我一口一碗醋,喝三碗!同学们拍掌鼓噪。二赖子大声嚷嚷:“来,服务员拿醋来!”服务员递来一瓶老陈醋,二赖子接过来,张口就把瓶盖咬开,一连倒了三满碗。几个服务员背手叉腰,站在一旁围观热闹。二赖子站起来,一只手叉着腰说:“看着我!”端起碗,仰脖一大口一碗老陈醋,眼不斜气不喘,三大口倒进嘴里喝完。砰、砰、砰!三只碗分别拍在桌子上,碗里的老陈醋喝个精光!二赖子勾勾使,潇洒地用手背抹抹嘴角,大声地说:“我是湖北人,喝这几碗醋算个屁!”
同学们惊讶地看着二赖子,问:“你没事吧?”“哇哇!尼条靓仔好犀利!”围观的服务员们鼓掌大声叫好。霎那时,北方饭店的一楼饭厅空气中弥漫着酸溜溜的醋味。
二赖子趾高气扬地把自己当英雄了,我们一帮同学从此敬他为:牛逼哥……
有人说广东人不喜欢面食。NO!广东人吃饺子、食肉包子,吃北方菜,狼吞虎咽,比你吃的快,比你吃的多哈。
东山这家北方饭店,门面简单,出品却正宗地道,且菜式多样。肉菜包、饺子、老面馒头、花卷、荤素盒子、锅贴、发面葱油烧饼、油条、油饼,炸酱面打卤面条面片面疙瘩、豆粥汤面,应有尽有,不负盛名,北食齐全齐活。
父亲一辈子从事机要工作,口严少语,不喜欢热闹,从不愿意上(出)街吃饭。在记忆中,这一辈子请父亲去酒店、餐厅、饭馆吃饭的时候好像没有,依稀朦胧记得好像曾经跟父亲去北方饭店吃过一次饭,真是深感愧疚。
父母都是河北人,喜面食。记得父亲特爱吃汾酒酱牛肉、卤猪肝,因怕鱼刺,不爱吃鱼。妈妈或保姆,每周都在北方饭店或省委食堂买些酱卤味,给父亲改善伙食,佐酒餸饭。
饭店的出品是厨师的精心制作,招牌靠的是地道正宗,色香味俱全的厨艺。来的都是回头老客。
脑海里的大厨赵师傅,个子矮小,黑瘦黑瘦,人却精明。一口浓重的,分不清他说的是山东话还是河南话。赵师傅成天戴着顶厨师帽,吊着油乎乎的,被油酱染黄而显得斑驳的围裙。无论你是谁,他认不认识,都会态度和蔼,笑咪咪的轻声问你:“今天买什么?吃什么?”边说边掀开竹篾大蒸笼,伸手进热腾腾的笼屉里用木夹子麻利地夹出你要的包子馒头花卷。有时他感到个头小,又扔回去,再挑一个感觉大一点儿的给你。我每次去北方饭店吃饭时,都会问赵师傅在不在?每次去北方饭店,都会被他的善良和笑容而感动。几十年过去了,赵师傅的利索身影和亲切笑貌依然如故,北方饭店的味道依然停留在味蕾之中……
东山口,指的是过了中山二路,横跨东西的铁路,进到署前路邮局始的路段。
庙前直街上的北方饭店,店旗摇曳,生意兴隆。北方饭店她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适应了北方人与生俱来,娘胎里带出来的天生嗜好,给万里南征广东的大批北方人带来抚慰乡思,熟悉的家乡味道。
广东从不吃到爱吃,到喜欢面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秦国的赵佗到清朝的八旗子弟兵,河北燕赵武士,蒙古骠骑,腰背小米,怀揣窝头烧饼,啃一口咸菜,掬一捧溪水,喝一口高粱酒,杀气腾腾,马蹄嘚嘚,挥戈南粤;昺帝新会涯门跳海,文天祥们挡不住从南雄梅关锋涌南下的铁骑大军,岭南失手,南蛮溃败。
面食随军南下落地,杀驴宰羊,炊烟袅袅,北食飘香。
粤人“食”字永远摆在前,敢为天下先。试试,尝尝,口水淌下,原来几好食,梗好食?有句粤语俗话,意为北方人总吃面食,所以男人生得牛高马大,女人也皮肤白嫩、嘴红人靓!由此,南北融合,面食粤化,从此堂而皇之地进入茶楼饭店,与粤菜PK,分鼎天下……
——2024年4月18日修改
作者简介
韩朝阳,原广东省公安厅十一处侦察员、省侨办宣传处科员;后任广东省华侨影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广州市源侨影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侨阳影视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为白云学院、培正学院、广东商学院、解放军桂林陆军学院、广州军区陆海空各部队、多个单位多次讲课、授课;曾多次受邀带队参加执导拍摄广州军区、武警各类大中型军事演习演练,为多个部队执导拍摄宣传专题纪录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