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安徽青年报学生记者“上春山” “龙脊天路”感受乡村振兴

0
分享至

安青网讯 4月9日,淮北市第七中学11名安徽青年报学生记者来到有着“皖北川藏线”之称的“龙脊天路”,在这个春天“上春山”,欣赏春天美景的同时,感受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和乡村振兴成果。

航拍“龙脊天路”和左侧的“龙饮湖”

龙脊天路 淮北的璀璨明珠

淮北七中高一(2)班张紫怡

高一(10)赵恩慧

指导老师 梁甜 纪茹

皖北川藏线又称"龙脊天路",位于淮北市烈山区,龙脊天路全长42公里,是淮北市东部山区最美的一条山路,据了解,在没有修建龙脊天路之前,这片山区大多是荒山,村民交通非常不便,后来,为了解决出行问题,政府部门就修建了一段从南庄到榴园社区的森林防火通道,让进出南庄的车辆到榴园,拉开了”皖北川藏线" 建设序幕,这条通道连接了烈山区东部山区的最主要的山峰,把烈山东部的南庄野杏林、倒流河,榴园4A景区的石榴博物馆、明清石榴园,龙脊山自然风景区等景观串联起来形成一条蜿蜒盘旋的最美风景线,这样道路不但通了,而且百姓家的特产也流动起来了,不仅如此,龙脊天路不但解决了群众出行困难等问题,同时也带动了沿线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以烈山镇为试点的“皖北川藏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观光旅游,这条道路也从保障基本通行的农村道路变成了网红打卡的旅游线路。政府部门同时也采取招商引资的形式,沿"皖北川藏线"招引了卡丁车、动力乐园、帐篷营地、高空秋千、高空滑索、云端露营、滑雪场等十余个项目。这些活动项目也无不吸引众多游客, 截止日前,龙脊天路的总接客量已突破了100万人次,除淮北本土游客外,主要游客多来自于徐州、宿州等周边地区。

龙脊天路同时也是山顶保护的重要通道,以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依托龙脊山、四季榴园自然风景区的旅游资源优势,辐射带动其他村联动开发,共富共赢,逐步形成了"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乡村产业新局面,坚持为了保护而开发的理念,打开了纵深推进乡村振兴新模式。

皖北川藏线,不仅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还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美食特色,文化内涵丰富,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也满足了游客多元化需求,非常值得大家观赏,游玩。

在“红石榴”前留影

物博榴觞

淮北七中高一(9)班 姜偌琦

指导教师 李妍茹

人间最美四月天,2024年4月9日,我们十几位小记者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中国石榴博物馆。

中国石榴博物馆位于安徽省淮北市,在淮北市烈山区东部山区,有一条森林防火通道,这条通道连接了烈山区东部山区最主要的山峰,把烈山东部的南庄野杏林、倒流河,榴园4A景区,龙脊山自然风景区,及黄营枣园、军王磨旗山等景观串联起来。通道全长约89公里,因其蜿蜒盘旋的山路和绝美的景色酷似川藏线,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皖北川藏线”。

沿着川藏线一路向前,一路饱览连绵不断的原生态美景,顺着一条充满石榴风情的小路直走,便来到了中国石榴博物馆。

石榴博物馆是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四季榴园风景区东部,占地面积20.4亩,建筑面积4480多平方米,采用汉唐宫殿建筑风格,雄伟壮观。主展厅分为上中下三层,运用现代高科技声光电影技术展示石榴的起源、分布、栽培、贮藏、加工以及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展现世界石榴的生产和中国石榴文化的精深。馆内东侧有5D影视厅,西侧有书画艺术展厅,南侧有门楼展厅,院内有石榴盆景、奇石、根雕、绿竹等,相得益彰,四周长廊内有淮北自然山水风土人情图片,犹如壁画,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里可以观察到各地区的石榴发展,在国外的石榴示区中,令我印象极为深刻的就是供奉着石榴的祭坛,波斯记录石榴的古书以及红石榴摆件,这些展品无不展示了石榴在国外的重要地位。

走近中心展厅,便可以了解到石榴在国内的发展历史。

在隋唐期时期,南方丘陵长江流域的石榴种群在这一阶段大踏步推广种演进。石榴此时入宫成为御定贡品,人们对石榴到描述是皮薄色艳,犹如彩霞,果实硕大光洁,籽粒密软而味浓,有微香,余味悠长。而对石榴的阴柔取向的审美,在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上台后,达到了极致。武则天本人手书的诗歌:"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至今依然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著名的关于石榴的篇章。

待到现代时,石榴更是成为了一段外交佳话。20世纪,在一次纪念突民斯与中国建交的活动中,突尼斯向中国赠通送了六株石榴树苗,与中国本土绵延千余年的硬籽石榴不同,突尼斯石榴口感软糯,能直接嚼碎,它就是"软籽石榴"。软籽石榴为中华石榴版图上画补上了最后一块空缺,这是石榴传入中国千年后又一次新的飞跃。

此外,馆中还有更多的关于石榴到介绍、石榴的寓意、石榴饰品、石榴服饰等。

在榴园社区,我们全面了解了该村的石榴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情况。同时就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问题向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灵魂也是城市的灵魂,石榴博物馆让外来游客了解淮北的山水、自然、文人、风光及风土人情,品味石榴文化,成为淮北的一张精美、靓丽的名片。

龙脊天路实地采访

烈山新貌

淮北七中高一(2)班 谢特

指导老师 梁甜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迎着和煦的春风,温暖的阳光,伴着鲜花的芳香,我们经历一路的颠簸,来到了“皖北川藏线”,这是我们的第一站。

皖北川藏线全长约为八十九公里,别称"龙脊天路",它从南庄村出发,途经明清石榴园,最终到达淮北市烈山区龙脊山景区。我们从工作人员的口中得知,在这个景区里有云端露营的项目,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怀揣着想要亲自尝试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想法,不过由于在这里待了过长时间,天气有些炎热,导致我们有些许的疲惫,但是在皖北川藏线的边缘俯视底下的景物,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

开发皖北川藏线的目的是保护山林,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是主要目的,其次才是开发旅游项目,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当地的经济收入。但是,开发旅游业和保护生态环境又是相互矛盾的,如果开发旅游业导致游客大量流入,那就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如果不开发旅游业,就会导致这个地方经济贫乏,无法带动人们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才能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旅游业。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石榴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的周围,有许多卖石榴汁的摊位。进入石榴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张骞的雕塑,博物馆的一楼大多展示的都是关于石榴的历史文化遗迹,我认为当初建设这座博物馆的目的,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石榴的历史文化以及种植石榴对当地人民生活造成的良好影响。

进入二楼,我才领悟到石榴的象征意义,石榴籽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它象征着多子多福,被视为儿子孙满堂,家庭兴旺的象征。石榴籽的红色象征着生活的红火和事业的蒸蒸日上,同时也代表着平安和吉祥。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拜倒在石榴裙下”这一说法指对女性的倾慕和追求,寓意着良好的桃花运。总而言之,石榴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富含美好愿望和祝福的象征性物品。石榴的种植业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给人们创造了就业机会。

在博物馆的三楼,陈列着各种非遗文化传承的史实,如糖画,中药,茶馆等。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将非遗文化的精神传承下去,坚持对非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扬中华文化渊远流长,多元一体的特点。

参观过石榴博物馆后,我深刻领悟到了石榴所象征的团结精神,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墙上印刻的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一句话,“各民族应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国各民族人民应该团结起来,才能有效抵御外敌侵略,有效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统一,维护好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与和谐的关系,体现出中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烈山乡村振兴形象印章

扫一扫 看视频

手牵手心连心 共谋乡村振兴

淮北七中高一(10)班 朱铭昊

指导教师 万建英

“缘煤而建,因煤而兴”是我们讲到淮北时经常说的一句话,过去,由于大力开发煤炭资源导致它伤痕累累,现如今,它已实现从煤到美的完美蝶变。

皖北川藏线就是淮北近年来新打造的一条旅游线路,它的主要用途是森林防火通道,以保护山林为主,旅游观光为辅,用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站在皖北川藏线观景台上,游客们可以俯瞰脚下的苍茫大地,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了增添游玩的乐趣,当地景区部门积极打造了云端露营、泡泡屋等游玩项目,每逢节假日日均客流量可达到2至3万人。在众多的游玩项目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山顶处的云端露营,畅想着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静静地躺在帐篷前,沐浴着阳光,吹拂着微风,在悠然自得的氛围中体会大自然的亲切。

从皖北川藏线下来,不一会就到了中国石榴博物馆。双脚迈入大门后,讲解员便耐心的为我们介绍有关石榴的历史和文化。关于石榴的起源,传说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安息国带入到中国内地的,晋代张华《博物志》也曾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到了南北朝时期,石榴树的种植己遍及中国北方。石榴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也诞生了不少与它有关的成语,如多子多福、榴开百子、福寿三多等。现今,石榴又被赋予了新的象征——民族团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象描绘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各民族要做到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坚持党中央的领导,共同努力奋斗,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博物馆出来到榴园社区,你会看见路边的摊位上摆满了石榴汁和石榴酒。据当地村干部介绍,这些摊贩都是当地的村民,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由于旅游业的带动,在实现经济创收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榴园村居民靠着龙脊山和石榴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2023年,这里的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2.2万。当地石榴种植面积3万余亩,省级示范农业区占据5000亩,石榴年产量5万吨,其中15%在电商平台进行推广销售,35%是做成石榴汁、石榴酒、石榴醋等特色产品销售,剩下的50%则是村民们自己销售,同时,合作社企业加农户的增收模式,也延伸了产业链。

如今,以榴园社区为核心的四季榴园景区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淮北市也积极落实国家的“三农”政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了乡村振兴、产业转型的典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地区能够借鉴榴园村的经验,把握乡村振兴机遇,让我们的乡村焕发新的活力,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推动乡村振兴 构筑大美烈山

淮北七中高一(7)班 周欣怡

指导老师 李艳

淮北市烈山区,一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地方,如今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这里的乡村由昔日落后的面貌,转向富强,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同时,这里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一股坚实的力量。

历史悠久的烈山曾经是淮北市的煤炭重镇,然而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烈山的支柱也在不断动摇。为了重新树立起烈山稳固的根基,当地政府积极调整了产业结构--将煤炭业转型为旅游业。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皖北川藏线应运而生了。

皖北川藏线条是一条蜿蜒曲折的线路,串联起了许多美丽的乡村,也带动了周边地方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淮北市产业的转型。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当地政府一直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政策理念。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政府在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等,修复了许多古建筑,让这些历史遗迹又重新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同时,为了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政府还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一大批旅游企业,为乡村振兴的发安提供了有力支持,龙脊山榴园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晋代张协的《安石榴赋》“挥长枝以扬绿,披翠叶以吐丹”,唐代韩愈《题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石榴,作为一种富含营养和独特美味的水果,一直以来都在诗人笔下得到了广泛的赞美和描绘。榴园的石榴因其出色的品质和较高的营养价值,成为了当地的一张名片。

当地的村民以销售新鲜石榴给游客为主要收入来源。可石榴终究是季节性的,过了这旺季石榴又该如何保存?又该如何出售?聪明的村民想到了可以用石榴酒、石榴汁、石榴醋的方式来延长石榴的保质期。还可以通过电商的方式销售给外地客户。现如今当地村民的年人均收入可达2.2万元,这可观的数字的背后,是政府和人民的努力。这种产业转型不仅让当地村民实现了四季都有收入,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虽然乡村振兴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只有在挑战中才有新的机遇,我们才能从中看到未来和希望。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为了构筑大美烈山,让我们携手共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造旅游胜地 振兴乡村经济

淮北七中高一(7)班 翁子健

指导老师 李艳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为引导学生在与现实结合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安徽青年报》的小记者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皖北川藏线,欣赏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走进石榴博物馆,体会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旅游胜地——皖北川藏线

皖北川藏线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又被称为“淮北川藏线”。它蜿蜒曲折,像一条巨龙盘踞在龙脊山的山腰间,所以又被称为“龙脊天路”。皖北川藏线全程89公里,共有三条路线,因为其它的路线还在修建中,所以我们走的是川藏线南线,全程5公里。

我们开车从龙脊山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个赫然大字——皖北川藏线;接着是结实平坦的柏油路,并且一边还安装了绿色的护栏,路的两边或是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树,郁郁葱葱;或是长着青青的小草,点缀在山石间。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一路向前,来到了网红打卡地——观景台。

观景台是一个视野开阔的大平台,石板和木板相结合的路面,中间有一个造型独特的商店;左边用中英文写着:我爱烈山,火红的爱心特别醒目;右前方建了一条滑道,还有一座座球形的简易房,可以供游客休息、娱乐。观景台的边缘安装了围栏,我情不自禁的靠在围栏上,极目远眺,山峦叠翠,连绵不绝,皖北川藏线,就像一条蜿蜒的玉带,穿越在群山之间。俯视山下村落,位于青山绿树之间,宛如世外桃源。经讲解员介绍,皖北川藏线本来是一条森林防火通道,为了以路养路,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建设了一些娱乐设施,把它打造成了旅游胜地,游客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山水风光,体验到独特的乡村生活,从而真正做到了护林和旅游相结合,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沿途的村庄,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彰显出淮北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共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经济典范——石榴博物馆

我们沿着龙脊山川藏线一路向前,就会看到一座宏伟的建筑——石榴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图片、视频、陈列的实物,我们了解石榴的起源、历史、文化印记、外交意义等。石榴象征着团结,就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榴园的村民就以种植石榴为生。旅游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以销售新鲜石榴给游客为主要收入来源,而石榴汁、石榴酒和石榴醋等产品,通过电商方式销售给外地客户。每年的秋季,石榴成熟时,村民们便忙碌起来,采摘、挑选、包装,销售,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还给村民带来了很高的收入,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把生态保护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好”,让我们携手共进,打造旅游胜地,振兴乡村经济,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农旅融合 推动乡村振兴

淮北七中高一(11)班 赵欣缘

指导老师 刘颖

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么神奇梦幻的地方在现实中真实存在,它就是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皖北川藏线,也被称为“淮北川藏线”、“龙脊天路”。

皖北川藏线龙脊山,背后还有一个感人的传说,在王母娘娘的寿宴上,九龙子犯了错,东海龙王爱子心切,伏地叩饶,愿替子受过,长跪不起,已是忠效,它摇身一变,龙头着地,脊背朝天,龙尾盘卧,化成一座青山,守在瑶池前,即龙脊山。

据管理员赵先生介绍,皖北川藏线原本是森林防火通道,当地政府响应习总书记“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的号召,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了旅游业。为了促进游客消费,依山势而设置了动力亲子乐园、泡泡屋、滑雪场,露营帐篷基地等设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特别是节假日,一天的人流量能达到二三万人。除了旅游业,当地还发展农业,种植了许多石榴,榨汁、酿酒进行售卖,味道酸甜可口。

川藏线上最出名的景点,当然少不了石榴博物馆。

石榴博物馆位于烈山区4A风景区内,总占地20.4亩。博物馆内设有石榴科普展廊,让我们了解了石榴的变种、分布以及石榴的根、茎、枝、叶、花等知识。博物馆内还以多媒体、置景、实物陈列等方式介绍了石榴的起源、历史、文化和寓意,它原产于波斯(令伊朗)一带,象征着家庭团圆、吉祥美满、多子多福;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等寓意。

我国古代第一位女皇武则天便是在唐太宗李世明周年祭日,靠着石榴裙成功复位,改变了历史。

1964年周恩来同志访问突尼斯,为发展中国人民与非洲和阿拉伯人的传统友谊奠定了基础工作,这虽然是中国外交中普通的一页,但对中国的石榴来说是重大的。在一次纪念两国的建交中,突尼斯向中国赠送了六株石榴树苗,与中国的硬籽石榴不同,突尼斯石榴种子口感软糯,能直接嚼碎,它就是“软籽石榴”。通过我国的不断研究和培育,它成为我国人民最喜欢的石榴品种之一。

石榴种类的增多对龙脊山旅游业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了资金就能更好的保护龙脊山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农业和旅游业的相结合,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从而践行了习总书记生态文明的思想。

推动乡村振兴 助力脱贫攻坚

淮北七中高一(11)班 朱惠婷

指导老师 刘颖

我的家乡淮北是一座因煤炭而兴起的神奇的城市。这里不仅山青水秀,风景宜人,而且传说也十分吸引人,就拿当地的旅游胜地——皖北川藏线来举例吧!

今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们《安徽青年报》的小记者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皖北川藏线。皖北川藏线的前身是古老的茶马古道,它见证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条古道逐渐成为了一条重要的公路线路,为沿途的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皖北川藏线位于龙脊山上,龙脊山重峦叠嶂,三山错落延绵起伏,变幻神奇。龙脊山是龙,而又称为“龙脊天路”的川藏线宛如龙脉盘旋于群山之间,转瞬间峰回路转,沿途的野吉林,倒流河,灵枣园串联成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皖北川藏线又称为“淮北川藏线”,全长89公里,最高达300多米,起初它是作为森林防火通道,后因为要保护山林,所以发展旅游业,以此有资金来进行山林的维护,但观念是以保护为主,发展为辅。在这里有很多旅游项目,如滑雪场,在冬季有人工造雪,可以尽享滑雪的乐趣;在春季和夏季被改为滑草场,又带来别样的乐趣。还有娱乐项目,如悬崖秋千、高空索道、无动力乐园,甚至还有一家露营帐篷基地,晚上可以赏景、休息。这些众多设施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特别是节假日,一天的游客量可达到二三万人次,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保护森林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真正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在保护的前提下,让老百姓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收入”。

在川藏线的旁边,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石榴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以石榴为主的博物馆,占地20.4亩,石榴是在张骞出使西域从安石国带来的种子流传到了中国,从而进行了普遍种植。石榴博物馆以“石榴的溯源与传播”、“璀璨的石榴文化”、“非遗文化展”为三大主线,设置了起源之谜、传布路线、上苑贡品、遍植全国、外交佳话、圣果轶事、书画诗词、风俗节庆、名著里的石榴、建筑里的石榴、非遗老街、花鼓戏韵等26个展区。习总书记说过“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所以石榴象征着爱情、友情、亲情、多子多福,团圆和幸福。

博物馆的周围有很多当地的居民在卖鲜榨石榴汁,石榴酒,味道酸酸甜甜,喝一口就让人流连忘返。据石榴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石榴产业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开始,最早的一颗石榴树也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当地的农户们在政府的帮助下,建立了销售渠道,除了直接销售,还通过电商的方式来销售,使个人平均年收入达到了2.2万元,最高可达到20多万元。

振兴乡村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我相信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把乡村建设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

党建引领“石榴果”变“致富果”

淮北七中高一10班 赵恩慧

指导教师 纪茹

石榴火红多籽,是多子多福的象征;石榴的朱砂色有驱邪纳样之意,故民间有“榴花瘟剪五青”之说。因此,石榴也是辟邪趋恶的象征,在医药、食品、园林等领域均有利用,在《名医别录》《齐民要术》《图经本草》《本草纲木》中记载药用价值,在中国古代就是重要的庭院树种,也是重要的观光和花果树种。

今天我们带着好奇心来到了全国六大石榴基地之一。—烈山镇榴园社区的中国软籽石榴基地。在这座榴园中,石榴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对石瘤的记载,清代又以珍奇果品进贡朝延,在榴园村数万亩万榴园内,至今仍保有明清时期的古石榴树千余亩,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石榴文化和旅游资源。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片土地还是穷乡僻壤的荒凉景象,因位于塔山深处,交通不便,种植土壤贫瘠,思想封闭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党带领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坚持发展,在新中国成立时期,这里还是荒山野岭,水资源缺乏,党带领人们开始打井、建水库,解决了水的问题。到1992年时,实行退耕还林,开始大面积种植石榴。

近年来,安徽准北烈山镇榴园社区坚持以觉建为引领,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增收模式,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之策,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上通过发展壮石榴产业,盘活景区闲置资源,拓宽多元增收途经等一系列措施,推动集体经济多点开花,壮大提升,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富民强村之路。

石榴社区拥有20000亩的石榴种植面积,人均种植面积达7.7亩,同时也有现代农业示范区占地5000亩。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在这里进行了整体参观。通过了解,园内的主要设施有石榴种植示范基地、石榴粮种繁育基地、石榴酒加工厂,安民田间学校等。这里所用到的石榴种子选用的大多数是优质品种,本地种子只占少量部分、种植出来的石榴会加工成石榴酒、石榴汁、石榴醋等特色农产品进行售卖,热量大增。“石榴红了”乡村振兴馆也在十一期间接客五千余人。因附近塔山而著名的“塔山石榴”更是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远销京户苏等十全省,南方占比较多,因石榴的错季销售,使总产值突破了1.2亿万,平均人收入2.2万,拥有大量士地的居民一年可收入20万左右,在经济增长上起到重要作用。同时,镇党委把远程教育教学与农业基地相结合,通过现场观摩、教学实践、示范劳动、技术推广等方面充分发示范引领作用,帮助农民提升致富本领,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榴园社区为积极做好节奏文章,大力举办地锯鸡美食文化节,石榴文化旅游节,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吸引了游客消费,增加收入,目前,村集体已经连续两年分红26万元。

经过几年的发展,榴园村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榴文化,走出了一条极具皖北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突践路径,在全市成功打造了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文明富裕功能配套完善的美丽乡村建没示范村,如今的榴园村,放眼望去,一排排的白墙红瓦的居民错落有致,房前屋后,院内院外都被石榴环绕,古桥、古井、古巷等景点点缀其中,一派如诗如画的景象,别有韵味。

石榴村以石榴产业为龙头,带动同类及相关产业集聚延伸,已成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希望在未来的时间中,石榴村的产业能够越来越繁荣,让更多的人尝到香甜可口的石榴饮品。

游皖北川藏线 观美丽乡村

淮北七中高一(6)班 张思妍

指导教师 万建英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们又一次踏上了研学之旅。

我们坐在汽车上,静观沿途的秀丽风景,草绵绵,风轻轻,让人不由自主的放松了起来。沿着皖北川藏线的山路,我们来到了山顶,当手搭在栏栅上,放眼望去,山路蜿蜒曲折,像飘在绿色山间的丝带;五彩的花海随风摇曳,令人心旷神怡;头顶的白云在蓝天上自由驰骋,不时躲避着太阳耀眼的光芒。

站在皖北川藏线观景台,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经景区导游介绍,我才知道关于龙脊山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传说龙王带着它的儿子去天庭给仙人祝寿,因它的儿子犯了错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不悦便要降罪于它的儿子。龙王爱子心切甘愿替子受罚,便去了凡间一跪不起。它头朝地,弓着身子,便演变成了现在的龙脊山!眺望着薄雾笼罩下的龙脊山,我的内心感慨万千,想世间生灵至爱莫过于父母之爱吧!皖北川藏线,又称龙脊天路,是淮北市新打造的旅游风景廊道,已成为外地游客畅游淮北的网红打卡点。据介绍,它的基本功用是山地森林防火,依托消防通道,配套建设了观景平台、观景亭、生态停车场、旅游驿站等旅游服务设施,开发了云端露营、泡泡屋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皖北川藏线把淮北烈山东部的南庄野杏林、榴园4A景区的石榴博物馆、明清石榴园、龙脊山自然风景区等景观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蜿蜒盘旋的最美风景线。旅游业的发展为皖北川藏线带来了更加充足的资金,从而能够有更多的投入去保护山林,形成了完美的良性循环。

从皖北川藏线下来,我们来到了中国石榴博物馆。跟随着导游的讲解,我们看到了与石榴相关的铜器、石器、陶器和漆木器等文物,还有相关的书籍、书画、民俗用品等。通过实物场景、体验装置、声光科技等形式,让我们生动立体地感受石榴的历史、文化、品种科学分类系统和石榴的实用价值。

关于石榴,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如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安石国遇到一棵石榴树,并与其结下不解之缘;唐明皇为了博得杨贵妃一笑,在华清池命人种满石榴,大臣“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等等,石榴的魅力源远流长,从古至今都是个“宝物”。榴园村的居民因石榴而得福,通过对石榴进行鲜果售卖、深加工销售等方式,使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2.2万元。加入石榴生产合作社,社员们还可得到多次分红。就业机会的增加,收入的增长使得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减少,居民在家安居乐业,实现了一、二、三产业一体化,是乡村振兴的典范。

品尝着现榨石榴汁,感受着生活的美好,我想,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就是对朴实的榴园居民最好的生活写照吧。

石榴,在古代意味着幸福美满,多子多福;而现在则代表着民族团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象描绘了中华民族大团结,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的内在结构、亲密关系和发展态势。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石榴籽”之间更加和谐圆融、心心相印,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长盛不衰。

点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你们这次特殊的采风之旅——走进乡村,探寻乡村振兴的足迹与希望。我深感欣慰和骄傲,因为你们正成为乡村振兴事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乡村,是我们国家的根基,是我们文化的源泉。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乡村正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希望你们能够用心去感受乡村的变化,用眼睛去发现乡村的美丽,用耳朵去聆听乡村的故事。同时,你们也将看到乡村振兴给乡村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这些都将成为你们宝贵的财富和难忘的回忆。

希望你们能够珍惜这次机会,将所学所见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要积极传播乡村振兴的理念,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你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成为校园新闻界的佼佼者。加油,期待你们写出更多深入人心的报道,为学校的宣传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淮北市烈山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淮北七中党总支书记 李明

通讯员 万建英 李永刚 汪水生,本网全媒体记者 傅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安青传媒 incentive-icons
安青传媒
安徽青年报新媒体中心
58983文章数 57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