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记者 王敏悦
在历史文化名城苏州,“苏州制造”和“江南文化”是两块金字招牌。
桑田岛边,吴淞江南,苏州国际科技园(SISPARK)旗下载体——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从园区出发,融入长三角,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交出了一份以AI赋能传统文化发展的精彩答卷。
前不久,一场备受瞩目的“人机大战”在苏州落下帷幕。这场以“智在江南”为名的首届人机智能挑战赛,历时一年多,参与者众,影响力从苏州辐射至全国。这边厢,从全国各地选拔而来的人类选手摩拳擦掌;那边厢,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多家顶尖企业积极参与,组成AI战队。尤其是从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走出的AI战队主力——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小冰公司以及思必驰公司,在大赛中表现亮眼,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由这一场大赛,由这些苏州人工智能产业的代表性企业,由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我们看到了“苏州制造”与“江南文化”双剑合璧的无限可能。在人工智能的“苏式高地”,AI的触角正努力触及风雅江南的梦境深处。
一场人机“诗词大会”,AI选手以假乱真
“这次诗歌赛道的20首诗,初读起来真的分不清哪首是人类、哪首是机器人写的,特别是刚刚那首《游子归》,居然是AI选手创作的,令人意想不到。”近日,在首届“智在江南”人机智能挑战赛的决赛现场,担任评委的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市诗词协会会长周秦如是说。
这场人类与AI的“缠斗”,以“chat 江南 chat more”(始于江南,畅聊更多)为主题,于2023年3月初启动,共计收到人类及AI作品投稿逾千件,经由网友票选及专家打分,古典诗词及苏州方言两个赛道各有20件作品进入决赛。
决赛的评审过程出人意表,十分有趣。人类与AI选手“隐姓埋名”,“藏”在作品的背后。整个过程,均系“盲评”。众人看到的,仅是大屏幕上的一张张诗词卡牌,以及现场播放的一段段苏州方言语音。当评审工作告一段落,猜测诗词或语段背后藏的是人类还是AI,成了大众评审团乐此不疲的“小游戏”。
一首名为《游子归》的七言诗,末尾两联“自从一别旧山远,不觉经年在路泥”,情真意切,读来颇有离乡背井的酸楚之感,大众评审猜测该诗应为人类选手所作,然而,卡牌翻转,赫然显示其作者竟是AI选手!全场为之哗然。而这首诗的作者,正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作诗“特长生”小冰公司。
尽管在苏州方言赛道的比拼中,AI选手因过于精准的发音及平稳的咬字,在语调软糯的人类选手面前有些露怯,然而,仍有两件AI作品在决赛中有所斩获。这两件作品,一件是获二等奖的《读书乐》,一件则是获三等奖的《运河美》,它们的背后,指向同一家科技公司——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
而纵观此次大赛的获奖名单,两个赛道共计20件获奖作品中,AI选手占据6个席位。除小冰公司及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外,思必驰公司在诗歌赛道的表现亦十分亮眼,有2首诗歌跻身诗歌赛道终极十强。
一方“江南文化”沃土,孕育未来的智慧诗篇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苏州正积极行动。在科技与生活高度勾连的今天,人类与人工智能正共同编写着“苏州制造”与“江南文化”的美丽和弦。
一场人机智能挑战赛,向人类提供了极大的信息量:AI能讲吴侬软语;AI能写诗作对;AI能用画笔细细描摹江南好景……AI将与未来的江南生活密切相关。其背后,是怎样的技术为其提供强力支撑呢?
不妨将目光投向苏州工业园区。自2021年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简称“苏州试验区”)以来,苏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苏州实际推出了《苏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明确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区,充分发挥苏州工业园区的区域核心竞争优势,瞄准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条,着力打造覆盖全市的“AI+”应用创新示范区。
对于AI而言,舞文弄墨只是“雕虫小技”,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愿景,在这里正逐步化为现实。“AI+制造”“AI+医药”“AI+金融”“AI+文旅”……围绕这些重点领域,过去一年,苏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已累计发布应用场景清单103项,举办应用场景对接系列活动32场,举办新品发布、走进大企业等产业赋能创新生态活动超300场,助推帕金森病远程AI辅助测评、智能防干扰银行柜台对讲系统等49个应用场景对接落地。
街边随处可见的无人驾驶清扫车,扑屏而来的3D超写实AI数字人主播,农业生产领域应用越发频繁的“遥感+AI+互联网”技术……蓝图铺开,苏州AI看园区的格局越发清晰。
苏州AI看园区,园区“智慧”则可一窥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小冰公司和思必驰科技共同的聚集地——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这里人才会聚,活力奔涌,集聚了科大讯飞、思必驰、知行科技、九识智能等行业头部企业,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苏州智能计算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苏州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苏州研究院等多家“国字号”科研机构,以及微软和华为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围绕着工业软件、智能网联、集成电路设计、生物计算和大数据等关键领域,全力打造一个人工智能的“苏式高地”。
早在2018年,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在园区落地之时,就将苏州的发展与“江南文化”的生发作为公司的重点关注领域。多年来,讯飞苏州不断寻找方言的全新应用场景,助力苏州方言文化推广。2021年起,讯飞苏州陆续打造出AI方言配音系列风物短片《姑苏琐记》三部曲,全网曝光量累计超1.3亿次,证实了通过智能语音创新方言保护形式的可能性。此外,还携手苏州博物馆发起“用姑苏软语传承千年文化”活动,“云赏”珍贵馆藏,用AI吴语讲述文物故事;与苏州市非遗办联合打造“百件非遗精品数字化”项目,为苏州市民提供非遗作品的方言讲解。
用鲜明的文化标识,在科技浪潮中突围
越是具有鲜明文化标识的,越是能在浪潮中突围。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AI+江南文化”的生动实践,印证了这一点。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张峰说:“在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技术(AIGC)出现爆发式增长的今天,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阵地,我们也在认真思考,如何用AI技术守护和弘扬江南文化,让江南文化在AI的加持下更加贴近时代、贴近人民、贴近生活,绽放出夺目光彩。”
2023年,苏州在全省率先出台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立足苏州文化资源,全面开展苏州戏曲、文物、古籍、丝绸纹样、吴方言等地方特色文化数据库建设。国内专业的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型企业——思必驰科技,联合其他单位共同推进吴方言数字化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完成建立吴方言数字化标准、建立吴方言数据库、打造方言数字化应用平台、构筑数据安全“堤坝”4项重点任务。
“我们也积极尝试AI在媒体、文旅、教育、数字家庭等场景的应用,并取得了若干成效。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的责任担当,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推进吴方言多场景应用,实现吴方言传播和科技深度融合,传播力和影响力快速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传统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的态势。”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总监绪鑫告诉记者。
微软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独立产品研发团队小冰公司,在AI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领域深耕多年。小冰公司数字员工商业化业务总监杨伟明介绍:“我们有一个AI画家,叫夏语冰。2019年,她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她也是学习了历史上很多人类的优秀画作,逐渐拥有自己的风格。她最擅长的就是中国传统的水墨技法,她的画《山水精神》曾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展出。我们把同样的技术赋能进生产环节中,比如和万事利丝绸合作,让AI设计师结合当季流行趋势和自身的30万个美学花型数据库,一秒生成大量均值以上的作品,为人类设计师提供灵感。”
近年来,小冰框架已孵化出数以千万计的人工智能数字人类(AI Beings),既有广为人知的超级数字人类,如少女小冰、世博会参展画家夏语冰,也有数千万个各不相同、陪伴在普通用户身边的大众数字人类,比如小冰岛上的岛民、智能终端里的AI亲友;还有许多在垂直场景里默默工作的职业数字人类,如招商局集团首位数字员工招小影、金融摘要撰稿人万小冰等。
在江南的春风中,“AI+”如雨后春笋般在苏州涌现。带着满腔的诗情,这座城市正以AI灵敏的触角,触及江南如梦似幻的更深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